第八百六十五章 普通人听音乐该有的姿势(1 / 1)

叶更一只当灰原哀是在旁敲侧击地了解自己彻夜未归的动向,以及对堂本音乐学院爆炸案的调查进度。

快斗和明美的事情自然不能暴露。

因此叶更一在有选择的表达了自己不想去音乐厅做无意义的事情后,就准备挂断电话返回米花町。

结果就听灰原哀继续说道:

“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去一下。”

“哦?理由呢?”叶更一问。

“因为江户川也会去,昨天他又来找博士偷偷商量了……”

灰原哀突然压低了声音:

“他好像是想要找到一位拥有绝对音感的人,帮忙听那个按键音的样子……而且说到邀请,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打这通电话给你啊?”

“你继续。”叶更一还真有些没听懂。

这丫头能去参观彩排,不也是以客人的身份吗, 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会拥有拉人的权利吧?

“据说好像是打算作为惊喜的,不过工藤因为不能来的关系和他家的那位吵架了,所以铃木财团的大小姐直接被拉着去打了一下午的网球,由于累到手臂都抬不起来的关系,导致原本想要逐个和大家打电话进行邀请的计划泡汤, 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拜托给博士来做了。”

灰原哀尽量用总结的话语,将事情的大致经过复述了一遍。

“哦?这么精彩?”

叶更一随口附和了一句, 思绪也是快速流转。

如果是以客人的身份去,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切换成技协专家的身份,反而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嗯,反正也该回米花町了……按键音什么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有柯南在的地方肯定会发生案件,如果能抓住机会或许还可以测试一下手心的印记……

“知道了,待会儿到。”

灰原哀:“……”

是错觉吗,怎么感觉这人像是来听八卦的?

……

离开了黑羽快斗的家,从江古田乘车返回米花町,时间也是来到了上午的10点钟。

堂本音乐厅。

穿过宽敞的走廊,叶更一的眼前映入了这幢坐北朝南,传统欧式风格的椭圆形建筑。

从高空俯瞰。

正中央的音乐厅,大约占据了整个建筑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积。

除了可以从主门进入外,东、西、北三侧同样也开辟出了三条类似的走廊。

这就是所谓的对称美学吗?

叶更一控制无人机降落在草丛中,将其回收后这才迈步来到了那扇厚实的木门前。

轻轻推开然后关闭,外界的噪音也是在这一瞬间被尽数隔绝开来。

厅内的装潢依旧古典。

天花板垂下一只仿照藤蔓与花瓣外形铸造的吊灯,巧妙而精致的设计给人以华丽但却不突兀的印象。

大理石的地板上被铺上了深红色的地毯, 鞋底踩在上面十分的柔软, 不会发出多余的杂音。

只有呼吸声和心跳声的房间,倒是意外地令人感到平静。

叶更一继续往里面走,又穿过了两间隔音室,推门来到音乐会的主厅后,这一印象也是被管风琴那音量宏大,音色饱满的声音给打破了。

果然我不喜欢这种场合……

叶更一揉了揉眉心,让小白修改隐藏式耳机的设定,将厅内的音轨有选择地进行抽离后,径直来到了主角团座位的旁边坐下。

由于堂本一辉正在演奏乐曲关系,双方都没有开口说话。

用眼神打完了招呼后。

叶更一又将目光落在了主厅西侧,目暮十三一行人所在的位置。

看吧……连坐都不能坐,查案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有人闯进来行凶。

最为悲哀的是,你想守护的人背靠在资本和权力的大树下,根本就不会给你好脸色。

不过也没差了,既然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那么这些人在自己的‘测试’中不小心失去了生命,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才对……

想着。

叶更一开始打量舞台, 以及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演出人员。

总共有四男三女七个人。

秋庭怜子、千草拉拉、山根紫音……

除了堂本一辉外, 叶更一只认得当中的三名女性。

秋庭怜子是因为名气足够大,至于剩下的两位他从白鸟任三郎传过来的资料中看过照片。

和堂本一辉一样, 这两个人都有着给堂本学院练习室安装炸弹的嫌疑。

那么所谓的媒介,该不会又是那把斯特拉迪瓦里琴吧?

叶更一的目光环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山根紫音以及她手中的那把小提琴上。

正当他考虑该怎样才能接近那把琴的时候。

堂本一辉的演奏也是刚好结束。

第一排的观众席中,响起一片掌声。

当中,一位谢顶留着半头棕色的短发,大腹便便的欧洲人,说着不亚于茱蒂·斯泰琳的蹩脚口音,一边鼓掌一边朝着台上走去:

“太棒了,简直太棒了,堂本先生!”

“没错,不愧是管风琴跟钢琴有着截然不同的魅力。”另一名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的老者也是附和着跟了上去。

“哎呀,真不愧是堂本一辉,好精彩的演奏……”

中排的座位席这边,毛利小五郎不禁赞了一句后,转而朝没什么表示的叶更一问道:

“诶,更一,你肯定知道些什么对吧……”

“哦?”叶更一侧头望来,“毛利先生你是问《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吗?”

“啊?卡塔什么格?”

毛利小五郎怔住。

……他原本是想要问关于堂本音乐学院爆炸的事情,因为印象中叶更一在设乐家的时候和目暮十三提到过河边奏子这个名字。

“更一哥哥说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就是刚刚堂本先生用管风琴弹奏的曲子啦……”

柯南忍不住从旁科普道:

“那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特点是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对乐器演奏者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呃……”毛利小五郎尴尬脸,“原来是那么厉害的曲子吗?我就只是觉得很好听……”

“已经足够了。”

叶更一阐述着自己的见解道:

“不管是殿堂级的音乐,还是随意哼唱的旋律小调,对于大多数听众而言,只要没有乐谱做参考,就算中间弹错几个音阶也不会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