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明遭拒(1 / 1)

逆天铁骑 铁血坦克兵 1324 字 9个月前

紫禁城,崇祯皇帝接到了捷报:“塞外汉人马贼李老二乃流落塞外明人,心向大明,历经千辛万苦,只盼早日回归大明。建奴入寇劫掠,犯大明天威,李老二认大明为君父,自然视建奴为辱父仇敌,十日之前,李老二率部奇袭为建奴所占的大安口,斩杀建奴千余,斩获首级七百,阵斩虏酋莽古尔泰。李老二想借此功劳归顺大明,为朝廷效忠。”

斩首七百余级,斩杀莽古尔泰,这一系列大捷,对于这位深受内忧外患之扰的少年天子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喜事啊!

崇祯皇帝紧锁了多日的愁眉总算是舒展了,看着兵部送上来的捷报,崇祯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说起来,这崇祯皇帝从登基那一天起,就一直愁眉不展。刚刚登基时,阉党未除,崇祯皇帝每日提心吊胆,生怕有人给自己下毒。之后扳倒了阉党,崇祯皇帝还未从扳倒阉党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陕西又起民变,已经变成了大规模叛乱。民变未平,建奴又入寇劫掠。前几日听说大安口失守的消息,崇祯皇帝已经是几天没有睡好觉了。

次日一早,崇祯照例在奉天门召开朝会,群臣们立于台阶下的广场两边。

“昨日兵部送来大捷,各位爱卿可有耳闻?”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环视一圈,首先开口扯到这个话题。

昨日孙承宗送来大捷的消息,兵部早已在京城内张榜告示,京城内一片欢腾,就连市民百姓都知道这个消息了,若是朝臣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虽然这个大捷不是明军取得的,而是塞外汉人所得,但也是大明对建奴的一场大胜啊!只要是建奴倒霉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欢庆。

首辅韩爌上前道:“建奴入寇劫掠,有塞外明人尾随袭击建奴,斩杀数百建奴,并阵斩虏酋莽古尔泰,此乃天佑我大明也!此等对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塞外明人,朝廷当予重赏!千万不可寒了天下义士的心。”

左都御史曹于汴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人可重赏,但万万不可令其入明。”

“曹爱卿何出此言?”崇祯皇帝不解的问道。

“此人乃白莲教余孽之后!当年白莲教匪叛乱,逃出塞外,便已是目无君父,早已弃我大明于不顾。当年出塞的白莲教匪甚至引蒙古鞑子入寇劫掠,替蒙古鞑子刺探大明军情,犯下累累罪行!此人虽然立下功劳,但毕竟是余孽之后,朝廷可以重赏,但万万不可招安令其入明!”曹于汴奏报道。

“敢问曹都堂,斩杀虏酋莽古尔泰,如此旷世奇功,尚不能抵消他祖辈的罪行?”没有任何党派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标站出来反问道。

曹于汴正气凛然的奏报道:“以他立下的功劳,可以赎清祖辈犯下的罪行,但各位可听说过一句话没?入蛮夷则蛮夷之!此人久居关外,早已与蛮夷无异,难保此人无二心!所以臣请陛下,绝不能重用此人。”

王在晋虽然同孙承宗有矛盾,这次捷报是孙承宗送来的,但李老二的功劳可以让王在晋免去一场灾难,于是王在晋站出来质问曹于汴:“敢问曹贞予,此人能以少胜多,奇袭建奴,阵斩虏酋,乃是难得的将才,若为我大明所用,必可抵挡建奴,曹都宪为何要把此等人才拒之门外?敢问你有何居心?”

这时候,翰林院掌院陈演站了出来:“臣听闻这李老二在关外滥杀无辜!杀害了张家口不少无辜汉人,此人虽立下大功,但也犯下滔天大罪!朝廷不将此人押回京城处斩,令其功过相抵,已经是宽厚了,岂可令此人入关?”

王在晋冷笑道:“张家口无辜汉人?不过一群贩运茶叶换取马匹的奸商罢了!此等奸商死得再多,又能比得上此人斩杀一名建奴贝勒的旷世奇功?”

曹于汴掷地有声道:“此人若是留在关外,更有利于我大明!此人周旋于蒙古人和建奴之间,能在塞外草原上存活下来,想必他能利用好蒙古人与建奴的矛盾。微臣曾听过一件事,建奴入寇之前,此人曾同林丹汗交涉,说服林丹汗攻打被建奴收买的土默特部,斩杀了出使土默特的建奴!由此事来看,此人若是回到关内,只能是普通的一员武将,还不如把他留在关外,朝廷给他一个名分,让他利用好蒙古人同建奴的矛盾。”

“臣附议!”

“臣附议!”

除了首辅韩爌之外,几乎所有的东林党人都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让李老二回明。

韩爌虽也是东林党人,但他做事情还算是比较公正,所以他没有反对让李老二回明。可是那么多东林党人都站出来反对,韩爌也不好发话。

王在晋问道:“但此人斩杀莽古尔泰,已经同建奴结下死仇!倘若我大明放弃了他,一旦建奴围攻此人,他能逃过建奴围剿?”

曹于汴冷笑一声:“草原上除了有建奴,还有林丹汗,若是他不懂得利用好这般干系,在建奴的围剿之下尚且不懂得自保,此等无用之人,我朝廷还要他何干?”

崇祯皇帝原本因为斩杀莽古尔泰的好心情,都被那一群东林党人破坏了,自从崇祯皇帝扳倒了阉党,又自削了厂卫之后,逐渐的他发现,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好像都是专门和他对着干似的,只要崇祯皇帝说要往左,那些东林党大臣偏偏说要往右;崇祯皇帝想要向右,那些大臣就偏偏说要向左,反正每次都给崇祯皇帝添堵。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冷哼一声,站了起来:“既然如此,此事交由内阁票拟!”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王承恩拉扯开嗓门大喊道。

三日之后,内阁票拟的结果出来了,虽然首辅韩爌主张招安李老二,可是大部分的内阁次辅都反对,最终的结果是:先让李老二跟着孙承宗共同驻守通州,听候孙承宗调遣。待到建奴出关,朝廷给李老二一个守备的虚职,再给他斩杀建奴的赏赐,礼送出境,送李老二回关外,至于白莲教余孽之后一事,朝廷不再追究。

内阁票拟的结果出来,再由崇祯皇帝根据内阁的票拟方案起草了圣旨,再送内阁,由内阁和六部郎通过,再交由司礼监盖印批红,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圣旨。

一队人马出了京城,向通州疾驰而来。

站在城头的李老二见到从西面京城方向来了一队人马,尚在纳闷之中,却听尤岱道:“恭喜李壮士,这是朝廷的圣旨到了,我们快开城门迎接。”

城门打开,前来宣旨的高起潜带着一群侍卫走进了通州城。

孙承宗令人摆上香案,高起潜宣了圣旨,圣旨的内容是对孙承宗、尤岱等人招募了斩杀建奴的关外义士李老二一事进行了嘉奖,斩杀莽古尔泰,斩杀建奴七百的功劳,孙承宗和尤岱也分到一点,后面是对李老二进行了嘉奖,根据一颗首级二十两白银,莽古尔泰的首级六千两白银的封赏,赏赐李老二等关外义士二万两银子,并宣了李老二为大东峪守备,协助孙承宗共同驻守通州,待到击退建奴,带上本部兵马,仍回关外大东峪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