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受到了孙家的触动,亦或者太子位置的动人,朱谊汐到底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
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抽出一个下午时间出来,与几个儿子们交流活动。
关心学业,身体,以及打猎,练字,蹴鞠等事,也算是父子亲情的一种维护吧,有多少算多少。
不过,权力动人心,小的时候管用,等大了那就是天家无父子了!
聊胜于无吧!
朱谊汐将目光投向了朝廷,整个内阁却忙做一团。
追封爵位,辽东战事后的赏赐,以及对宗室的处理……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费大力气的活。
不过皇帝却着实不想在紫禁城待了,七初就直接搬到了玉泉山庄避暑。
这时候,两大高原活坲也从漠南回来了,完成了赐福大业。
皇帝也大加奖赏,赏赐了大量的佛经。
对于漠南地区的寺庙,察哈尔、绥化二地,也各规划了一座规模超前的大寺庙,预计同时能够容纳五百名僧侣。
仅仅是造价,每座就超过了十万块,户部饶出一半钱来,另一半则是蒙古贵族们募捐而来。
两位大弟子自然得坐镇两地,看着寺庙修建好,然后塑造黄教的统治地位,体系也就完成了。
不过,最大的惊喜,则是漠北的年轻活坲,他仰慕高僧之名,南下追随去高原学习。
由此,甚至有意愿从觉囊派改为黄教。
紧随其后的,则是喀尔喀蒙古的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的使臣。
他们愿意与大明联系,保持中立。
“中立,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朱谊汐冷笑一声,等把科尔沁打服了,就去动喀尔喀三部。
察哈尔、科尔沁左右夹击,喀尔喀怎么能逃?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回味之前的文殊菩萨大皇帝尊号。
等打服了蒙古,我也要上个尊贵无比的尊号。
到时候,草原、中原、高原,三大尊号到手,别提多威风了。
不过,畅想之余,皇帝也带着众皇子,来到马场,为其精心准备了礼物。
大皇子朱存槺、次子朱存枫,三子朱存渠,四子朱存桦。
三棵树,一个渠,一目了然,朱谊汐感觉自己根本不需要封个王。
其中老三、老四都是六岁,老大和老二都是八岁。
几个小家伙亦步亦趋地跟着父皇,来到了一排马厩旁。
皇帝一示意,立马就牵出来四头母马,以及热衷于吃奶的小马驹。
没断奶的马驹,只是比狗大一些,看上去蛮可爱的。
几个皇子立马惊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马驹,然后又转到皇帝脸上,眼眸中满是好奇与喜悦。
“没错,这是送给你们的礼物。”
朱谊汐摸了摸几人的脑袋,幸亏手长才雨露均沾。
“文武齐全,才会是好汉,这段时间你们要天天来,看人家怎么喂马养马的,等马驹断奶后,可得是你们照顾了。”
“父皇您放心——”长子朱存槺拍着小胸脯,自信满满。
皇三子朱存渠则喜形于色,满口答应。
言罢,几个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走上去,好奇宝宝一般东摸摸,西瞅瞅,别说是马了,就算是朱谊汐也忍不住想要踢一脚。
不过,父子关系突飞猛进。
“陛下,成了!”
这时,军马场派人传来消息,经过多年来的引进和培养,骆驼已经达到了三千峰,足以组织一支骑兵了。
“不急。”
皇帝保持淡定,满清都灭了,骆驼的重要程度直线下降。
“启禀陛下,玉米成了。”
这一声汇报,彻底让朱谊汐惊喜了。
皇帝连忙出了山庄,来到了实验田。
只见在一处平缓的坡地上,一大片绿泱泱的玉米地,正结满了饱和的果实,果穗变成了金黄色,黄绿相间,显得颇为好看。
附近约莫百亩地,都是特地划出来的试验田,培育优良种子的地方。
“产量多少?”
朱谊汐不顾地面的尘土,迫不及待地来到跟前,惊喜地抚摸着割手的大片叶。
“陛,陛下……”
“前两年刚播种时,亩产不过两百来斤,而且其果还没拳头大,又小又瘪,对于咱们北方来说很不适应。”
一旁照顾此地的农夫,颤抖地蹦出几个字,负责此次的宦官就忍不住插嘴,条理清晰地吐露出来:
“如今这几年不断地选种,亩产能超四百斤了……”
皇帝闻言,轻轻点头。
所谓的优选,就是人为改良,把那些产量高的种子留下,一季季的筛选,让高产量的自然授粉,从而留下优良基因。
这就跟养马一样,简单又笨拙的筛选。
在玉米和番薯传入后,朱谊汐一开始热衷的是番薯,后来更喜欢玉米。
番薯虽然产量高,但吃起来没营养,而且太损耗地了,种一茬得养一年,不然没几下就废了。
而玉米不一样,不择贫瘠,耐储存,且产量稳定,更适合北方生长。
尤其是辽东收复后,他更关心的是长期的占据下来,而粮食问题则至关重要。
在之前锦衣卫的报告中,朱谊汐突然意识到,此时的辽东竟然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而不是后世习以为常的稻米和玉米。
这也就难怪明军不乐意北上,占据整个东北,实在是打下来也种不了小麦,气候太不适宜,拿下来只能挨饿。
满清也没意识到这点,所以这些年只是不断地掠夺更多的奴隶,开垦更多的荒地来种田,结果却饱受小冰河困扰,事倍功半。
朱谊汐则以超越时人的眼光,一下就瞄到了关键——粮种。
“只要让东北种上大豆、玉米、水稻,那就不缺粮食。”
压制住心中的喜悦,皇帝继续道:“玉米不适应咱们北方,你们继续培育,再接再厉。”
言罢,他再道:“把这四百斤的种子都尽可能的培育,也能勉强将就用下。”
相较于番薯,玉米的种类太多,必须优选配种,才能弄出适合北方的种类。
不过目前的产量已经足够在东北普及了,比起脆弱的小麦,玉米更适合在辽东做农作物。
到了那个时候,偌大的东北,才适合大规模的迁徙,充实户口。
了一桩心事,皇帝兴高采烈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