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英伦地区,不仅仅冷,而且还阴雨天气比较多,而且还经常刮风……怎么说呢,一天到晚都是阴沉沉的寒风刺骨。
哪怕是温度实际上并不是很低,南部等地区冬天里还能有零度以上的温度,但是阴雨刮风之下,体感就会显得更冷。
而中北部则是下雪天气也多。
这种天气说实话让登陆作战的楚军一万多士兵不太习惯!
要是单纯的冬季作战,哪怕是在雪天里作战其实对于专的接受过冬季训练作战,同时后勤保障很充分的部分主力部队而言,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之前在法国打仗的时候,就是在冬天打的,不少地方都下雪了,但是依旧没能影响楚军正规军的行动,倒是仆从军那边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不过因为战事烈度整体偏低,因此实际影响也不大。
但是这一次三十六师以及印度第三师登陆英国作战的时候,尽管也有充分的准备,之前的第三十六师也有过在本土东北地区部署的经历,对低纬度地区的冬季作战是有充分经验的。
但是到了英国后依旧显得不太习惯……这破地方的冬天下雨太频繁了,而且还动不动就起风。
冬天里刮风下雨……这就导致了三十六师的将士们有点受不住了,哪怕是身上穿的棉袄再厚实,也有雨衣等防雨装备,但是怎么说呢……空气那么潮湿阴冷,厚实的棉袄哪怕没有淋雨,但是也感觉潮潮的。
前期在英国南部地区行动作战的时候,因为当地的温度还稍微高一些,所以情况还算好。
但是等楚军向北挺进,进入了英国中部靠南地区的时候,随着当地的温度持续下降,偏偏还阴冷无比的时候,三十六师的将士们不得不大幅度减少作战行动。
潮湿阴冷的天气里,实在不适合进行行军作战,要不然的话很容易让将士们感冒病倒。
这年头的感冒可不是那么好治疗的,哪怕大楚帝国的医疗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各国土著,放在原时空里也能够达到十九世纪末期的水准了,也有不少的现代药物被研发了出来,但是对感冒这种看似很寻常的小病实际上依旧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大多采取的还是缓和症状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靠着病人自己的体抗力扛过去……比如发烧了就退烧,咳嗽了就用止咳平喘的药物,拉肚子就止泻补水,但是对于真正引起疾病的细菌或病毒,基本束手无策。
因为大楚帝国的医疗研发机构,目前依旧没能够把抗生素给搞出来,更别说抗病毒药物了……
尽管皇家理工学院医学系里,已经在实验中证明了部分微生物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但是这些实验室里的科研发现实际上很难直接应用到治疗当中。
因为一种药物要用于治疗疾病,你得知道为什么治疗,是什么成分或微生物起到了作用,然后还有更加重要的两点那就是:量产以及副作用。
毕竟药物是给人用的,在杀病菌的同时总不能把人也给杀死了啊……或者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啊,所以有时候哪怕发现了某种东西可以杀死细菌,但是人们也不能直接当药吃。
比如大楚帝国的科学家们,二十几年前就在实验室里发现,一定比例的酒精是可以杀死部分的细菌病毒的,这个发现也让他们搞清楚了为什么酒精用于消毒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降低外部感染。
但是……酒精这玩意只能外用啊,你不能直接喝高纯度的酒精用来灭杀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非但不能灭杀细菌和病毒,喝多了这种高纯度酒精分分钟肝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而酒也是酒精饮料,所以日常不要喝那么多酒,尤其是高度数的酒,不然日积月累的情况下肝是会出毛病的,什么肝硬化之类的分分钟就来了。
酒精外用可以杀菌灭毒,但是却不能直接喝用来杀死体内的细菌和病毒。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用来直接治病的。
或者用更简单粗暴的例子,一百度的沸腾开水,能灭杀绝大部分细菌和病毒……但是人能喝一百度的开水?找死呢!
还不如直接扔进焚化炉里呢,焚化炉里的高温之下,几乎所有的细菌病毒都能给你烧成灰!
很多看似能够灭杀细菌和病毒的方式,它却不适于人体,更别说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了。
而什么成分能够有效的治病?能灭杀细菌或病毒,或解决病人的其他疾病……这些都是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摸索研究,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研究,最终找出来一种适合的成分作为药物使用。
找到了还不算,然后还要考虑如何获得这种药物,最后还要考虑大规模量产。
而这些东西,都是没办法走捷径的,需要众多科研人员持续的研究,不断的寻找路子进步。
其中的典型就是大楚帝国医疗体系里的重要里程碑药物阿司匹林,这玩意从科研人员最早在柳树皮上提取到水杨酸,并确认水杨酸具备了止痛退烧效果之后,科研人员对水杨酸的研究真正持续了二十几年……经过无数次的试错,最后才确定了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后,可以获得一种乙酰化的水杨酸,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可以让人们服用,获得止痛退烧的药物。
但是这个时候,实际上这种药物依旧没有真正的推向市场,很多年里都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高价供应给权贵富商的阶段里。
因为早期的制备方法非常复杂,产量也低,属于典型的实验室生产,价格极为昂贵。
一直等到皇家理工学院医学系里的研究人员,在尝试了无数种组合,解决了诸多生产工艺后,最终才搞定了新的量产化合成方法。
如此,这种药物才算是真正有了大规模生产,并向普罗大众供应的可能性。
承顺三十七年,大楚帝国最大的药物研发以及生产企业,金陵药物公司获得了这种药物的专利授权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划时代的退烧止痛药物,而皇家理工学院方面也从中获得了高昂的一次性专利授权金之外,还能持续不断的获得专利授权金,获得了充足的经费保障用来后续的各种医学研究。
阿司匹林的研发生产,前后延续二十几年,花费了皇家理工学院众多研究人员大量的精力。
由此可见一种药物想要真正搞出来并不容易。
这都还不算各种临床试验了……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在大楚帝国范围内依旧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只不过因为效果太好,而且前面的几期临床试验没有发现什么明显,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因此虽然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不过已经处获得了特批上市,限定情况下可以开处方使用的阶段。
毕竟这玩意实在太好用,而且在很多时候对于当代的楚国人而言是属于救命药……
当病人发烧到四十度甚至十一二度的时候,别说没什么明显太大副作用的阿司匹林了,就算是严重刺激肠胃,吃都很难吃下去的水杨酸;或者干脆是柳树皮煮水都会直接服用。
毕竟救命要紧!
登陆英国的作战部队,自然也配发了阿司匹林这种新药……但是即便如此,将士们还是不敢轻易感冒。
感冒了可不是说退烧了就行……这万一运气要是不咋地,病菌侵袭下呼吸道甚至肺部,那么就会变成肺部感染了……一旦肺部感染,身体抵抗力差一些的人恐怕都会扛不住。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非战斗伤亡,登陆英国的远征军在登陆一个月后,就正式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三十六师的几千人主力部队,以各自步兵营为核心分别驻防在伦敦、伯明翰等南部地区的几个比较大,战略地位也比较重要的城市里。
他们短时间内不会主动对外大规模出击了,准备先熬过这个阴冷潮湿的冬天再说。
当然了,几千名正规军虽然停止大规模行动了,然而楚军的军事行动步兵没有完全停下来,只不过是交给了仆从军去执行而已。
印度第三师又从西班牙调来了一个步兵团,让印度第三师在英国的总兵力达到了七千多人,这七千多人的印度军团士兵们,将会实际承担起来众多的作战任务。
毕竟大楚帝国还和英国人打着呢,战争可不会因为第三十六师的将士们不出击了就停下来。
所以这个冬天,英国人老惨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个阴雨不断的潮湿寒冷的冬天里死去!
可别以为远道而来的第三十六师将士们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就觉得当地的英国人可以光着膀子到处在冬天里刮风下雨的天气里自由奔跑了……相反,缺乏保暖衣服和防水工具的当地英国土著们,在这一场战争里同样饱受这种鬼天气的影响,非战斗伤亡极大。
楚国人固然不适应当地的冬天气候,但是楚国人不缺后勤保障啊……众多的庞大蒸汽运输舰,远远不断的从国内运来大量的军需物资,被服这些东西更是不会缺乏。
毕竟被服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消耗量太大的东西,给士兵们发的棉袄,只要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这棉袄能用一整个冬天呢。
不像是子弹炮弹一样,打出去也就打出去了……前头打出去多少就得补充多少。
别说棉袄了,实际上楚军的后方机构,为欧洲远征军里的正规军们,所准备的军服从夏装到秋装,再到冬装,各种防晒,防御之类的都有。
只要提前准备好了,供应这些被服物资并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楚国的正规军后勤保障,一向来都是非常充足的……哪怕是印度军团虽然待遇差很多,但是其后勤待遇也不是那些土著军队能够相提并论的。
印度军团这种仆从军,在楚军体系里就是个打下手,承担次要战事,也就是零星小规模战事的炮灰……但是真拉出来和那些土著军队对比,依旧是清一色的吊打各国土著。
所以别看大楚帝国是把印度军团,北非军团,扶桑军团等仆从军当炮灰,打杂的用,但实际上人家战斗力还是蛮不错的,至少在欧洲地区里对上西班牙,法国人以及现在的英国人都打的挺不错的。
所以当印度军团第三师开始接手英国地区的主要战事,并在大冬天持续向北发起进攻的时候,对面的英国人依旧非常难受……
虽然对面的印度军团和他们英国人一样都是线列部队,但是依旧打不过啊。
不过好说好歹,总不会是和之前遇上楚国人的正规军那么绝望了……好歹现在打仗的时候还能看见那些印度人的身影不是,偶尔还能列个步兵线列阵型和对方打的有来有回。
但换成和楚军正规军交战……绝大部分情况下连楚军的大规模步兵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莫名其妙的挨炸。
少数情况下固然看见了楚军的步兵,但是一般都是刚碰面,在几百米左右的距离己方的士兵就被对方的子弹成片成片的击倒。
双方的战争模式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英国人是用着线列战争模式,而大楚帝国用的却是散兵战争模式,都不是同一个套路,所以就会出现很夸张,甚至让人无法相信的例子。
如此情况下,英国人自然更愿意面对印度仆从军,而不是楚国人的正规军。
只是哪怕如此,英国人也挡不住印度军团第三师的持续进攻,没多久就拿下了中部地区的几个重要城镇,包括谢菲尔德,曼切斯特等城镇。
其中的曼切斯特乃是当代英国地区的重要纺织城市,主要生产呢绒、毡帽和粗棉布等纺织品,不仅仅用来供应英国本地,还销往欧洲地区。
当然了,英国人的这个所谓的纺织城市依旧还停留在非常落后的手工纺织时代,之前就已经在楚国纺织产业的持续冲击下不断的衰败了。
那个时候,欧洲各国包括英国在内,可没有面向楚国全面开放市场,楚国的纺织产品虽然也能进入欧洲地区,但是各种成本,尤其是关税成本比较高,同时还面临着强力的地方保护主义的打压。
比如在英国这地方,楚国的纺织品之前就很大规模进来,英国进口的楚国纺织品,基本都是一些高端纺织品,但是普通,尤其是低端的纺织品则是很难进入。
类似的情况还停留在其他诸多行业里。
毕竟人家欧洲人,包括英国人都不傻,可不会轻易放开市场让伱进来,然后把自家的手工产业以及相关联的产业也给搞死了。
但是他们低估了楚国人想要获得市场的决心,为了打开欧洲市场,他们不惜发动了欧洲贸易自由计划,从承顺三十七年开始筹划行动,打到了现在的承顺四十年……而且看这局势,后续几年还会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整个欧洲市场拿下为止。
之前是打北非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法国
现在轮到了英国。
而按照楚军的行动时间以及计划,如果不是英国地区的冬天太让人难受,楚军为了避免大量的非战斗伤亡而主动禁止在冬天里继续进攻的话,估计英国人都挺不过这个冬天。
但也仅仅是这个冬天。
等到春天后天气稍微缓和后,楚军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这一次直接一口气打到了苏格兰最北边,顺便把一直顽抗的英国王室还有那些贵族们一股脑抓了咔嚓掉……
期间还顺便登陆了旁边的爱尔兰岛,轻易的击溃了当地守军的抵抗……值得注意的是,爱尔兰当地的不少当地贵族们,在楚军登陆横扫爱尔兰岛期间,直接当了带路党…这些人也不满英国人的统治,想要独立来着。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也不可能……但是与其给英国人当殖民地,那不如给楚国人当殖民地啊!
英伦地区的军事问题差不多解决后,大楚帝国的远征军们也是心满意足,并把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寄回国,然后就盘踞在几个重要战略要地,尤其是港口城市里待着开始休假,恢复日常训练了……
至于广大英国地区内部的零星战事,比如驻防各城市,清剿残余叛军,日常巡逻之类的则是由印度第三师这个仆从军来负责。
至于正规军的任务,已经算是结束,开始休整了并等待下一次的作战任务了。
军事问题大概解决后,英伦地区的后续处理也很快被敲定了下来,楚国人可没惯着那些顽抗的英国国王或贵族们,抓到后直接给咔嚓了,后续还会进行抄家灭族。
走完这一套流程后,发现当地的贵族只剩下三成不到了,都是战争时期主动或被动归顺投靠楚国人的当地贵族。
所以就从这些贵族里挑选了几家各自势力的领头羊出来,分别授予国王称号,之所以是几个国王,那是因为楚国把英国直接给切分了。
英国南部地区成立了一个王国,中部一个王国,北部一个王国,爱尔兰中部以及南部成立一个王国,然后爱尔兰的北部以及英国中部的部分西部地区一起合并为一个王国,最后折腾出来了四个小王国。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国王都和他们的统治区里的主要群体或利益群体并不一致,比如说南部新成立的王国,这地方的土著大部分都是新教,但是国王却是个天主教的……北方的苏格兰地区,大部分人都是天主教的,但是国王却是个新教的。
甚至还有个国王,本来就是个小贵族而已,也就是趁乱才气势然后被楚国人看重,但是威望以及本身实力很一般……所属的王国里下头有不少的大贵族。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是楚国人故意的,在殖民地里玩分而治之,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等各种殖民手段,楚国人现在已经玩的很顺溜了。
其中最为典型的楚国人在印度地区普遍选用贱民阶层从军甚至当殖民地的低级官员……用在当地里社会地位低下,人数也少的贱民阶层,充当印度殖民地里的新统治阶层。
统治效果可以说相当之好,偶尔还能够看见一些戏剧化效果非常棒的娱乐节目演出,比如某个食不果腹,大字不识的印度贱民,有一天就被路过的楚国人随手赏了个官帽子,成为了当地的殖民地土著低级官员。
于是乎这个一朝得势的贱民,就开始疯狂的报复昔日欺压他的当地中高种姓的人……
娱乐效果杠杠的,堪称现实上演的剧情大片。
现在印度那边,很流行这种现实剧情大片,不少犯错被发配到殖民地任职,这辈子都别指望调回本土的殖民地官员在无聊之余,都会搞点这些娱乐节目打发枯燥无味,且毫无希望的时间。
现在嘛,刚被从印度调来英国任职,仕途已经无望,打算彻底摆烂的徐嘉良,就饶有兴趣的玩这种游戏,随手提拔了几个饱受欺压的英国最底层的贱民,还给了他们不少权柄……然后就开始嗑着瓜子看戏了!
这已经是他被发配到这英伦地区这破地方,为数不多的人生乐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