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威尔士危机(1 / 1)

对于威尔士王室成员的到来,安通宣倒是比较意外,因为他并没有邀请他们。

但是也只是一些小意外而已,你要说多惊讶乃至惊慌之类的就扯淡了,这威尔士王室,说是一国王室,但实际上在安通宣这样的实力商人看来,其实也就那样。

因为威尔士的国王和欧洲地区里的绝大部分藩属国的国王一样,都是楚国扶持起来的代理人。

仔细问了后,才知道这几个威尔士王室的人过来,是想要和安威矿务公司达成进一步的合作,想要出售几个矿区的勘测以及开采权并获得比常规出售矿区更多的收益。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试图通过这种利益转让,想要让安通宣帮忙疏通关系,进而会见英伦地区藩务总领事。

他们之所以想要迫切的见到这个英伦地区藩务总领事,那是因为他们威尔士王国申请采购了一大批军事物资,其中包括了一批火帽击发枪。

大楚帝国唯一负责海外地区的武器贸易公司,即五大武器公司联合投资持股的大楚帝国武器贸易公司,最近终于获得了高层批准,准许对各藩属国出售火帽击发枪。

火帽击发枪,这也是土著国家目前为止,能够从大楚帝国手里获得的最先进的单兵武器。

不过火帽击发枪虽然获准出口了,但是前期出口的话限制还是比较大,也不是所有藩属国都能获准采购的。

威尔士王国几个月前就已经提交了采购申请,但是目前依旧未能获得批准……他们自己也打听了一下,这个采购申请已经递交到驻扎多佛尔的英伦地区藩务总领事那边……但是却被卡住了,这既不批准也不拒绝。

通过官方渠道询问只是说还在研究当中……并没有给出任何有意义的正面答复……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走私底下的渠道去打听情况再想办法了。

所以他们就打算找一些有实力有威望的人,帮他们牵线搭桥,疏通多佛尔那边的英伦藩务总领事的关系,再不济也要知道这到底是批准还是不批准,如果不批准的话为什么不批准啊……总不能这么一直拖下去。

帮忙牵线搭桥这不算什么大事……安通宣的安威矿务公司也算是在英伦地区里的大型矿务公司了,和多佛尔那边的英伦藩务总领事也是有所联系的。

不过安通宣得搞清楚事情原委啊,不能傻乎乎的就帮忙牵线搭桥的……这旁敲侧击,同时又向几个合作伙伴的威尔士大贵族套话后才知道,这个威尔士王国最近又和南边的英格兰王国发生了边境武装冲突,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对两国关系破坏的很严重,一个搞不好,恐怕就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怪不得要采购新式武器,原来是面临战争威胁了!

这土著之间,哪怕是藩属国之间打仗,除非是要搞彻底灭国那种,不然寻常战争,些许割让领土之类的,楚国人根本不搭理……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楚国人连调停的兴趣都欠缺,反而是兴致勃勃的在一旁摆了摊子,准备大规模倾销各种武器装备以及其他消耗性物资。

土著之间打仗,就是楚国人发财的时候。

所以,基本别指望楚国人会出手去调停。

哪怕如今的威尔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实际上都是楚国人扶持起来的代理人国家。

这威尔士国王,就是典型的大楚帝国代理人,他不过是一个威尔士地区里的一个普通贵族而已,后来楚国人杀到了英格兰地区,在战争过程以及后续的持续清剿当中,把英伦地区里的大贵族们杀了个遍……

楚国人到欧洲开疆扩土,搞殖民扩张……可不在乎欧洲人里那些什么贵族血统家族之类的,更不会只杀当事人,然后还把家族给你留着……楚国人在搞灭国战争的时候,一向来讲究斩草除根,往往会把原来的王室以及抵抗的大贵族,乃至那些想要玩什么中立的大贵族之类都一股脑清洗掉,斩草除根的那种清洗。

至于那些早早投靠楚国人的当地贵族,才会获得保存,甚至更进一步成为大贵族乃还国王之类的。

威尔士国王,原本不过是当地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贵族而已,只是因为投靠楚国人早,后续又带着家族私军给楚军打下手作战。

战后,楚国人为了后续整个英伦地区的稳固殖民统治,把英伦地区划分为五个王国。

这弄出来了五个王国之后,自然要扶持五个国王出来。

所以就从早早投靠,立有不小功劳的五个英伦地区的贵族里,选择了五个人成为新的国王。

威尔士国王,就是这么突然变成威尔士国王的。

说白了,这人其实也就是楚国人扶持的代理人,威尔士王国里的所有大政策名义上是国王做出来的,但实际上都是背后的大楚帝国驻威尔士王国藩务领事做出的,尤其是外交,军事,财政这三大项事务,威尔士王国其实没什么自主权。

当然,楚国人来到英伦地区,也不是为了统治当地那些土著而来的,所以楚国人对他们的诸多内政事务其实没啥兴趣,关注的重点只有商业利益。

甚至这些藩属国之间爆发战争,只要不影响到楚国人的利益,那么大楚帝国方面也不会管。

楚国人扶持了威尔士国王之后,就开始在威尔士地区开始进行经济殖民,安通宣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威尔士王国,继而以非常廉价的方式获得了威尔士王国南部地区的矿产勘测,开发权以及筑路权,并购买了加的夫这个港口小城作为公司领地的。

安威矿务公司的这些举动,如果是放在一个正常一些的土著国家里,其实都不可能实现的……你要去勘测开发矿产可以,但是伱不可能每年给个几百楚元租金就把人家给打发了啊!

但是在如今的欧洲地区里却是很正常!

因为当代欧洲地区里几乎所有土著国家,都是大楚帝国的藩属国,这些土著国家的统治者都是楚国人的代理人……之所以扶持这些代理人,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又不愿意承担殖民成本而已。

毕竟维持殖民的统治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维持殖民统治的成本并不小,部分情况下甚至得不偿失。

殖民地里的统治官员以及军人们,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需要资金的……

同时自己直接搞殖民统治的话,就需要直接面临殖民地人的反抗……可别以为你国力强悍,然后殖民地里的人就不反抗了……殖民统治本质上就是经济掠夺,人家殖民地里的土著日子过不下去了,或者土著里的原有利益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了,自然是会反抗的。

大规模的军事反抗不敢,但是小打小闹的各种零星袭击却是非常容易的。

为了保障殖民地里的安稳,为了避免零星商人,殖民者不可避免的要加大军事投入,增加驻军数量,修建各种各样的堡垒之类的。

这样一来,军事成本就会长期居高不下。

对此,楚国人是深有体会……毕竟大楚帝国在对外扩张的时候,可以说是各种扩张方式都有,传统的这种殖民自然也有,而且规模不小……各种的行政领地,其实就是这种传统殖民方式。

而这种传统殖民地里,在部分地区里的殖民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军事投入非常高,而且时不时给你来点零星的伤亡,这就很恶心人。

要不然,大楚帝国为什么搞出来了各种各样的仆从军,光是印度仆从军就陆续组建了二十几个师,如今的欧洲仆从军也陆续组建了十多个师。

就是为了降低殖民地军事成本,减少正规军伤亡啊。

同时,这也是楚国人后续在非洲以及欧洲,西亚等地区开始搞大规模的代理人的缘故……就是因为大楚帝国发现,自己直接统治殖民地的话,成本比较高,而且有时候做起事情来缩手缩脚,还不如扶持代理人,自己稳坐钓鱼台只掠夺经济利益来的简单干脆。

因此,到了现在的大楚帝国,在海外统治上,已经开始逐步缩小行政领地的规模,开始把部分行政领地变成直辖领地或者是藩属国。

这其实也就是目前的欧洲模式!

大楚帝国在欧洲地区里的统治模式,主要是一些小面积,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关键的直辖领地,然后再加上大量的藩属国所组成,行政领地虽然也有,但是面积都不大。

就算是行政领地的统治上,也开始减少正规军的军事投入,而是使用大量的外籍军团,即以往的仆从军。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成本低廉,异地招募、使用的外籍军团非常好用。

大楚帝国目前,组织并保有总数一百多万人的外籍军团,兵员主要来自于印度,西亚,北非以及欧洲地区。

这一百多万人仆从军,指的是大楚帝国正式招募并组织训练,编练成军,挂着楚军名头,由楚军军官担任中高级指挥官的外籍军团。

并不包括大楚帝国统治下的各藩属国拥有,但是也听从楚国人号令的藩属国军队……这部分数量可就更多了。

所以当代大楚帝国在海外地区里的军事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自家的军事力量就有三大军种的正规军,也就是陆军,海军,近卫军,此外还有一个不是军队,但实际上战斗力不弱于正规军的武装税警。

海外地区里的陆军,有充当主要机动兵力的甲等战备师,乙等常备师,此外还有各守备司令部所辖的地方守备部队,即各地丙等守备团,营,此外还有大量的民兵!

然后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的体系里,还存在着一支不算是军队,但实际上具备战斗能力的准军事组织,即武装巡警,各地巡警局根据自身情况组建这些武装巡警,装备轻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暴力犯罪。

而在海外地区里的武装巡警,往往还承担着一定的军事任务职能……必要时候都可以当正规军用。

上述都是楚国人为兵员的正规军以及民兵。

不算民兵以及武装巡警的话,只计算正规军,总数量大概在两百五十万人,其中陆军是大头,差不多有两百万左右。

不过两百万陆军里,相当多都是低成本,看似装备了不少重武器,但实际上维持成本却比较低廉的丙等守备部队以及乙等常备师。

军队的成本,主要是人员成本,骡马成本,武器采购成本,武器消耗成本……但是没有经过动员加强的乙等常备师,他们虽然也会装备大量的重武器,各种火炮什么的,但是却不会配给大量的骡马……同时日常训练也比较少。

同时人员配给上,只保留作战兵力以及辅助骨干人员!一个甲等战备师的兵力可以达到一万六千多甚至一万八千人,但是乙等常备师的话,则是只有一万人左右……这可是少了足足八千多人呢。

当前情况下,楚国的一个乙等师如果要被派到海外驻防执行作战任务,那么至少要补充六千多人,再补充大量的牲口以及马车,必要时候还需要补充一部分新式武器。

而丙等守备部队则是成本更低了,他们往往以团或营甚至连的方式存在,分散驻扎在各地,主要装备轻武器以及少量重武器……这些丙等守备部队基本不具备机动作战能力以及攻坚能力。

陆军里平日能够抽调,随时调动随时能打的机动兵力,其实也不多,只有一些甲等师以及在海外执勤,经过动员加强的乙等师,总人数也就五十多万。

但是这五十万多人除了在本土保留一定兵力外,剩下的兵力需要被派遣全球各地驻防……所以这几十万人看似很多,然而具体分到某一地方的话就很少了。

比如英伦地区这地方,整个英伦地区里的楚军正规军陆军兵力,只有区区可怜的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驻扎在英吉利海峡边上的直辖领地多佛尔。

这一千多正规军,就是大楚帝国陆军威震整个英伦地区的正规军了。

而且这一千多正规军,必要时候他们还得作为战略预备队,欧洲大陆那边出现啥问题的话,这个混成营就能通过海运快速调动到欧洲大陆登陆作战。

而威尔士王国这边,一支正规军都没有……只有在威尔士王国的首都伯明翰有一个外籍军团的步兵营。

而整个英伦地区,也就只有一个师的外籍军团而已,即最近从印度调过来的印度第三十一师。

这个师的主要兵员,按照传统依旧是印度里的贱民为主……而这些贱民们在印度当地,那可是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一旦被成功入选外籍军团,在经过一番外籍军团特有的洗脑教育后,后续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对土著表现的非常凶残……尤其是在针对印度本地人执行任务的时候,动不动就玩屠杀!

为什么?

你想啊,昔日他不过是一个人人喊打,连踩着别人影子都会被挨打的贱民……突然,有一天楚国人来到了他的村庄,然后把他招募进去当一个外籍士兵。

一开始,他因为常年的贱民生活,依旧会表现的非常拘谨甚至害怕,但是在经过诸多洗脑教育后,他们会逐步打破这种害怕心理……

尤其是带着他们去执行任务,这些贱民士兵们看见昔日高高在上的高种姓人,在他们的枪口下慑慑发抖……甚至都不敢阻挡那些老油条贱民士兵对他们的女眷进行各种侵犯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往往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而且很关键的是,因为这些人往往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文化教育,没有文化的他们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人性道德观念。

然后慢慢的,一头没有任何道德观念约束的恶魔就出笼了!

大楚帝国搞了这么多年的外籍军团,各种土著都尝试过招募,但是说实话……还很没哪个群体会和这些贱民一样,一旦翻身,在经过洗脑后就会变得如此的残暴的……

所以楚军里的印度外籍军团,战斗力可能不咋地……外籍军团里不少地区的外籍军团,战斗力都强过他们,比如尼泊尔人为组成的外籍军团,战斗力就很强悍,在山地以及近距离作战上战斗力非常不错。

还有其他的部分外籍军团,有些战斗力也挺不错的……印度外籍军团,虽然人数最多,一共都有二十多个师……但是要说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

但是说起残暴乃至变态程度,印度外籍军团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尼玛,这些贱民士兵发起狠了,连鳄鱼都敢强行上……猪、牛、马、羊之类的更不在话下。

就问你怕不怕?

而这也是楚国人喜欢长期招募这些贱民的缘故……威慑力很不错的。

往一个地方里部署一支印度贱民组成的外籍军团,不用几个月当地的土著们就会老老实实了!

要不然,他们家的母猪都得贞洁不保!

所以别看大楚帝国在英伦地区部署的兵力不多,正规军不过一千多,外籍军团不过万人,但是威慑力却是杠杠的,足以保护大楚帝国在英伦三岛的利益了,甚至都有兵力富裕,可以随时抽调兵力前往欧洲大陆,充当欧洲地区的战略预备队。

不过楚国人在英伦地区的兵力虽然不少,威慑力也足够强悍……但还是那句话,楚国人几乎不插手土著之间的事情。

哪怕是威尔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之间因为边境问题逐步矛盾升级,现在都演变为要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楚国人依旧选择旁观。

只不过这种旁观也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干……实际上楚国人虽然大多情况下不会直接出手进行干涉,但是往往却会通过军售,商贸等诸多方式去影响土著国家之间的战争走向和结果。

比如最新式的火帽击发枪的采购……两国都提交了采购申请,但凡楚国人在其中有倾向性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两者的单兵装备水平失衡!

而这,也是威尔士王室派遣诸多使者,前往多佛尔、马恩岛乃至加的夫这种地方活动的缘故,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助力,确保大楚帝国针对两国的军事贸易不会出现倾向英格兰王国的情况。

最好是能够让大楚帝国的军事贸易倾向于威尔士王国。

安通宣在了解到了这些基本情况后,稍微琢磨了一番就接受了威尔士王国方面的提议。

帮忙牵线搭桥联系多佛尔那边的英伦总藩务领事,也就搭个话而已不用付出什么东西,甚至他都不用参与后续的谈判。

他就只当个中介……

而威尔士王国拿出来的矿区的确不错,正所谓有钱不赚王八蛋,甭管后续威尔士王国和英伦总领事那边谈得如何,威尔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之间会不会爆发战争,未来的威尔士王国的命运如何,这其实都和安通宣没啥关系。

但是……这矿区落到了他安通宣的手里,就不可能再吐出来,哪怕以后英格兰王国吞并了威尔士王国,它也得承认安威矿务公司对这些矿区的所有权。

所以,甭管以后如何,先把矿区拿下来总没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