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莲壁顿了顿,轻叹道:“按年纪,朕得尊吴王为兄长……此时就咱们二人,有什么话,不能明讲呢?”
吴争往后退了一步,正色道:“陛下是君,我是臣……君臣之义止于礼,还请陛下慎言!”
朱莲壁笑道:“吴王误会朕了,朕说这事,出自真心……想太祖皇帝也是起于草莽,驱逐外虏时同为吴王……如今,吴王更是力挽狂澜,救天下于倒悬,理应受天下万民……。”
“陛下!”吴争毫不迟疑地打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陛下姓朱,臣姓吴……如今天下初显中兴迹象,若此时为一些不必要的事,引发天下动荡,实为不智……陛下试想,若永历帝听闻臣窃居大位,会作何反应?”
朱莲壁笑意更浓,“要照吴王这话……确实有理,倒是朕轻率了,不过……。”
“敢问陛下明示。”
“朕这些日子在担心,照眼下局势而言,北伐大业功成应该是不远了,可西南永历朝大军正在北向,若真让他们得了河南,到时……啧啧,朕不敢想啊,天下黎民刚结束倒悬,又置入一场不该有的内战,无数生灵涂炭……朕是真不忍心啊。”
这话让吴争心中一亮,原来如此。
敢情,所有的一切,都是朱莲壁为此事做的铺垫。
这么一想,思路顺了,朱莲壁担心大西军继续北进,最后形成占据西、南半壁江山? 与东南分庭抗礼的格局? 这才有了以退为进,迫吴争作出应对和反应? 为他扩编锦衣卫埋下伏笔。
想通了这些? 吴争就坦然了。
“臣正要向陛下进言……臣有意往西一行,与永历晋王李定国一晤? 说服大西军暂时休战。”
朱莲壁脸色一喜,“若是吴王亲自前往? 想来李定国一定不会拒绝。”
说到这? 朱莲壁脸色一黯,“只是京城这五、六万新兵……。”
“那陛下心里可有对策?”装傻,谁不会?
果然,朱莲壁忧郁地声音响起? “当初吴王上书谏言对清廷宣战? 朕是力排众议,坚定站吴王这边……可吴王也知道,宣战诏一下,朝廷就开始征兵,如今新征兵员有五、六万之数? 可战事突然结束,这……这就难办了。”
说到此处? 朱莲壁看着吴争。
吴争微笑道:“陛下说得对,毕竟不是五、六百人? 如此人数怕是得吃空了国库……不过,据臣了解? 廖将军的左营、卫国公的建阳卫在此战中皆有伤亡? 完全可以补充他们啊。”
朱莲壁摇摇头道:“二者伤亡加起来? 只不过三、四千人,而新兵有五、六万人哪……哎,这去处让朕已经数日夜不能寐了。”
瞧瞧,多好的明君啊。
吴争一副沉思状,抬头道:“要不……散了吧,再有几个月,便是春耕,让新人归田,也能保证来年丰收……只要分发些银两,想来不会引起民怨……再不济,臣来负担遣散银子。”
朱莲壁眨巴了几下眼睛,道:“吴王就没想过,朝廷再组建一支劲旅?虽说眼下吴王与清廷谈妥了停战,可咱们心里都明白,迟早要继续北伐……在这休战期间,再训练一支精兵,岂不更好?”
吴争疑惑地看着朱莲壁,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有意扩编锦衣卫,只是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吴争一副莫名其妙地模样,“臣虽为大将军,可锦衣卫隶属内廷……这事陛下尽可乾纲独断就是。”
朱莲壁面色有些古怪地看着吴争,“话虽这么说,可……如此数量的新兵,须耗费一笔天大的银子……咳,吴王知道,如今朝廷由内阁管着国库,而朕的内帑……咳。”
吴争明白了,笑道:“不就是银子嘛,臣的府内倒是有不少官员们送来的银子,陛下若使得上,尽可取去。”
朱莲壁脸色一红,忙摇手道:“吴王有大功于朝,朕还没赏赐呢,怎好要吴王的银子……朕的意思是……请吴王说服黄相。”
吴争一口答应,“臣愿为陛下分忧……黄相那,臣去说就是了。”
朱莲壁闻听大喜,“吴王果然是朝廷忠臣……!”
吴争摇摇手道:“敢问陛下召见臣,还有别的事吗……若没有了,臣这就替陛下去劝说黄相。”
话一说完,吴争拔腿要走。
朱莲壁急道:“吴王留步。”
“陛下还有何事示下?”
“唔……是这样,黄相之前告诉朕,说朝廷应该令廖仲平左营接管庐州、安庆、凤阳、徐州四府……可朕不同意,这四府都是吴王北伐军收复的,怎么着也该先知会吴王一声之后,再派驻流官不是?”
吴争一愣,心里有匹草原神兽飞驰而过。
“陛下多虑了。”吴争笑道,“臣是建新朝的吴王,辖下之地,那也是建新朝的土地。”
朱莲壁大笑起来,击掌道:“朕就说吴王是忠臣嘛……本来朕打算将这四府充作吴王藩地,可吴王知道,国库拘紧,再加上如今又有这么多新兵需要朝廷安置……哎,朕也难啊……吴王认为,朕这么从吴王手里拿了四府之地,会不会让人觉得,朕……不通情理?”
“当然不会。”吴争道,“不过……请陛下恕罪,徐州……怕是例外。”
“哦……是何缘故?”
“徐州民乱未息,虽说这与我军收复徐州无关,但总归是场骚乱,一旦处置不当,恐怕后果难料……再有,兖州多尔博手中尚有数万大军,臣担心廖将军兵力不足……。”
吴争没有对朱莲壁说出与济尔哈朗的私下交易。
朱莲壁听了,沉默了一会,笑道:“吴王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朕就让黄相接手庐州、安庆、凤阳三府事宜了?”
“理当如此!”吴争施礼道,“臣有一事,还望陛下成全。”
“吴王但说无妨。”
“之前,原杭州卫副千户沈致远奉臣之命,与钱翘恭卧底敌营,如今安东卫之战,沈致远率部归投,且立下大功……臣想为他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