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会(五)(1 / 1)

汉明 八无和尚 1143 字 9个月前

吴争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这下,满殿哗然。

连冒襄、马士英都张大了嘴巴。

一直不作声的夏完淳,差点按捺不住,想冲出来揪吴争的胸口了。

好在,他还有些理智,记得军人不得干政的铁律。

朱辰妤也有些懵了,她惊讶地看着吴争,心想难道哥哥是有什么把柄落在莫执念手里……被莫执念威胁到了?

莫执念也诧异,他差点相信自己误会了吴争,吴争是打算按双方心知肚明的默契,推举他继任首辅之职的。

面对着满殿的窃窃私语,吴争似乎没有看见冒襄等人欲喷火的目光,平静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再次闭目养神起来。

莫执念看不懂吴争了,很显然,吴争绝非是向自己抛出善意,不象有妥协的打算。

否则,吴争应该趁这个机会,向皇帝举荐自己为首辅,这才是今日大朝会真正的目的嘛。

但莫执念没有“趁胜追击”,他反而是“见好就收”,慢慢地右转,回归队列之中。

莫执念的见好就收,却无法让他阵营中的官员同样保持沉默。

也对,权力的倾轧,本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此大好的机会,岂可轻易放过,有道是趁他病要他命,就算干不倒吴王,那也得趁机将冒襄、马士英等打趴下了,这几个位置,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好缺啊。

“启奏陛下,微臣有事奏。”

从文官队列的后排处,走出一人来。

朱辰妤微微皱眉。

冒襄看了吴争一眼,开口轻喝道:“张王治,有何要事上奏……若是不急,可以奏疏上达天听!”

张王治,不过是个区区工科给事中,从七品,按官阶说,这等官位根本就进不了这殿,不过,言官嘛,官小权大,可闻风而奏,就是说,可以捕风捉影,没有证据也能参劾。

当然了,没有哪个傻子,事不关己会去得罪面前这些重臣,因为万一弹劾不成,遭到的报复,那也是致命的。

“臣要弹劾礼部尚书马士英,马士英在前朝任首辅间,以为执政,犹沐猴而冠也,他党同伐异、残害忠良、贪脏枉法、卖官鬻爵,无所不用其极……更可恨的是,清军破城之际,他竟挟持太后南逃,勾结外敌……!”

张王治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按理说,马士英得议政王不计后恶屡加器重,竟至礼部尚书之高位,当知恩图报,为陛下、为朝廷效死忠才是……然,臣前些日闻听,马士英竟以权谋私,将朝廷官位私相授受,是可忍孰不可忍矣!”

冒襄打断道:“你当殿指证马相,可有凭据?”

张王治冲到马士英面前,骈指指着马士英道:“马士英有二子,长子马銮,次子马锡……如今,马銮沽名钓誉却官居五品,为翰林学士,次子马锡不学无术,却官居正六品,为国子监司业……首辅若不信,可派人查证!”

说到这,不待冒襄作出反应,张王治回到中间,下跪拜伏,向皇帝奏道:“臣恳请陛下将马士英定罪,以正视听!”

马士英一脸苍白色,他颤抖着嘴唇,指着张王治大骂道:“你……你血口喷人……!”

马士英急步上前,走到吴争身后,急辩道:“王爷,您不能信……他是诬陷……!”

吴争双目依旧紧闭,甚至没有回头看马士英一眼。

马士英愣了好一会,背后满殿的窃窃私语声,让他再也站不住了,他曲膝跪倒在地,“臣……冤枉啊!”

见吴争不肯表态,朱辰妤这下为难了。

许多事,不说出来,就可以捂着,可如果公之于众了,那如果不整明白,皇权的威严何在?

可问题是,谁都知道马士英是吴王的人,吴王不发话,能动吗?

莫执念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倒不是说莫执念认可张王治的这般做法,恰恰相反,虽然张王治确实是莫执念的人,可今日张王治这般作为,还真不是莫执念授意的。

张王治只是个区区从七品言官,对于普通官员而言,确实须敬而无之,可到了象莫执念这层级的,张王治这种官,已经毫无威胁可言。

张王治亲眼目睹今日承天门外那一幕,这给了张王治一个机会,他显然是想在莫执念面前展露“才华”,立个奇功,也好在日后做为一个晋升之阶。

张王治甚至心中没有任何心理阴影,言官嘛,闻风而奏是特权,至于最后能不能扳倒马士英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殿弹劾马士英,就等于在打吴王的脸,就等于是给莫相出气,就算最后没弹劾成功,也就是吃个瓜落,最多罢官就是,挨廷杖,张王刺客还不够格,用区区一个从七品的官位,哪能与即将接任首辅之位的莫执念莫阁老青睐来得重要?

莫执念不想管,也不想掺和。

在他心里,张王治就是一蠢物,见过鸡蛋硬碰石头吗,张王治就是。

吴王就算要收拾马士英,那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打自己的脸不是?

但莫执念更不想制止,因为,从某方面来说,张王治确实做了自己想做,又不能、不敢做的事,等于是在为自己出口恶气了。

对于张王治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局,莫执念难得管,无心管。

或许上天也在帮张王治,瞧,贵为议政王的吴王殿下,竟也沉默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议政王也看不顺眼马士英了,欲割席、除之而后快了。

张王治胆儿迅速壮了,他“呯呯”磕头道:“臣羞于……与此獠同朝为臣……请陛下降罪于马士英,以平臣民心头之愤!”

朝堂,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这话,绝对是正确的。

无论是同一个阵营也好,不是同一个阵营也罢,真要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什么同仇敌忾、什么抱团取暖,全都是狗屁。

临阵倒戈、背后冷箭等等龌龊事,在这殿中,时常有之。

见到议政王的不作为,殿中群臣的风向,有了一丝诡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