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巴掌(1 / 1)

唐俭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

如果说,唐俭出发之时,李靖其实还没有想出这样的计划,那么他实际上就没有机会预先通知唐俭。如此一来,之后他想出这个计划时,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冒着计划暴露的风险派人去通知唐俭。

推论下来,李靖在道德上就没有什么被指摘的理由。哪怕唐俭和安修仁出了什么意外,李靖也无需为此负责——总不可能为了几个人的性命,而放弃打赢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的机会吧?

再加上如今眼看着偷袭战术取得这么好的战果,唐俭完全可以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类的似通非通的理由搪塞一下自己。

毕竟,在外打仗的人都知道,一刻战机价值千金,谁也贻误不得。他唐俭一条命,哪怕再算上安修仁的一条,也比不上一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李靖的回答却分明在说:那天唐俭从唐军大营出发的时候,李靖就已经想好了要用唐俭稳住突厥,自己派兵偷袭突厥大营的计划,完全没有想过要顾忌唐俭和安修仁的死活。

这就让人心情很糟糕了。

也就是说,当时目送唐俭和安修仁离开的李靖,分明就知道他们是半只脚踏上了鬼门关,却为了计划的成功而没有透露。

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在明知道结果很有可能不好的情况下,还慷慨悲壮地走进九死一生的境地之中。所以,荆轲出发的时候,才显得那么英雄和悲壮。

李靖认为,如果唐俭和安修仁知道了全盘计划以后,他们很有可能会拒绝出发,所以他选择了隐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唐俭和安修仁最终死于乱军之中,那么李靖就是间接凶手,是他把唐俭和安修仁推到了颉利的屠刀下。

唐俭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有些怒不可遏。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看在李靖头上那么多白发的面子上。

当日,李靖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唐俭和安修仁都见过他。他才中年,龙精虎壮,满头黑发,目光中透露着坚毅和力量。但是,短短几个月后,此地再见时,他的头上已经遍布华发了,目光也透着几分疲惫。

所有人都知道他以三千兵马夺下了定襄,所有人都知道康苏密带着萧皇后主动向他投了降,甚至不久之后,所有人都会知道他再一次打破突厥军,彻底摧毁了突厥人负隅顽抗的可能性。

但是,谁又知道立下如此多功劳的李靖每天过的是什么生活?面对的是何等压力?恐怕没有。只有他头上这些迅速出现的华发在无声地诉说。

唐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都是为了大唐的强盛啊。

唐俭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故意逼迫李靖保持这个非常难受的姿势。但是李靖一言不发,没有任何怨怼。

终于,唐俭缓缓开了口:“李将军,你站起来吧。”

李靖也不犹豫,直起了身子。

“啪!”

一个清脆响亮的巴掌印在了李靖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