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金鱼(1 / 1)

“大圣可没有猜对,这妖怪原本是观音大士普陀山莲花池里的一尾金鱼,每天浮出水面听观音菩萨讲经,修炼成妖,他的兵器也是一朵未开的荷花炼化而成,之前海水涨潮,漫了莲花池,让这金鱼逃脱,来到此方兴风作浪,我与观音大士和众仙家在东海论道,观音大士知道你们师徒有难,就准备来帮你们师徒度过难关,只不过我听闻这金鱼怪所作所为,气愤难当,就要了这个差事,前来亲自对付金鱼怪。”

孙阳对孙悟空说道,孙悟空也没有想到,这里的妖怪居然是观音大士家的,可是却是飞阳圣君来收妖,还真是有点意思,不过只要能够把妖怪给抓住就行,管他谁来放妖,谁来收妖。

“圣君,既然来了,就快把那个妖怪给抓上来吧,让我老猪一耙子打死他。”

之前在水下受了不少的气,猪八戒就准备好了报仇。

孙阳笑了笑,然后丢出一颗珠子,正是灵儿的水灵珠,孙阳借来用一用,只见水灵珠悬浮在通天河之上,然后在水灵珠下面的河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漩涡,而且有慢慢扩大的趋势,然后就看着水中慢慢的出现了一抹金红色,开始随着漩涡旋转,慢慢的慢慢的,那抹金红色来到了水面上,接着水花溅起,那抹金红色跃出了水面,大家也算是看清楚,是一条金鱼。

孙阳手一招,水灵珠回到孙阳手中,而那条金鱼也摔落在了岸上,重新变成了妖怪模样,头戴金盔晃且辉,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围宝带团?珠翠,足踏烟黄靴样奇。鼻准高隆如峤耸,天庭广阔若龙仪。眼光闪灼圆还暴,牙齿钢锋尖又齐。短发蓬松飘火焰,长须潇洒挺金锥。口咬一枝青嫩藻,手拿九瓣赤铜锤。

虽然穿着盔甲,手拿兵器,但是怎么看都是那么的狼狈,这次他可是逃不了了,因为他的四面已经被包围,无路可逃,在陆地上,他可没有多少战斗力。

“我是观音菩萨莲花池中的金鱼,你们不能够杀我。”

灵感大王看到磨刀霍霍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就害怕了,只能够报出自己的后台。

“谁说的,我就是和菩萨说了之后,才来的,你在这里兴风作浪,吃童男童女,已经败坏了佛门的名声,已经是罪无可恕。”

孙阳的话,简直是让灵感大王感觉到天打五雷轰,自己居然被抛弃了,他有点悔恨,自己干嘛吃那么多童男童女,用别的办法不是也很好吗?

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灵感大王刚想狡辩,就被孙悟空一棒子打在了头上,落得个身死下场。

孙阳收了灵感大王的尸身,回头给观音大士交差,怎么说也是一个修炼成妖的金鱼,也许还能够炼制什么宝贝呢,别忘了观音大士可是出身阐教,三教之中最擅长炼器的。

孙阳回到了三仙岛,看到观音大士之后,把金鱼交给了观音大士,观音大士也是念诵佛经,超度金鱼,这就是金鱼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

对于金鱼的死,观音大士并没有什么伤感或者仇恨,因为这条金鱼根本算不得什么,只是一颗棋子,对自己的用处不大。

孙阳能够把死去的金鱼尸身还回来,还是证明孙阳比较尊重自己的,这个金鱼怎么说也是普陀山的,如果孙阳擅自拿去炼丹炼器,可就不好看了。

这次的功德观音大士让了出来,反正只是一次的功德,自己的棋子不止这一个,而且自己有寻找取经人的大功德,所以这一次功德拿出来做人情,再合适不过了。

孙阳知道这次是观音大士的想让,自然也是再三感谢,然后大家继续参与这个论道大会,这个大会没有个十几年是无法结束的,一个人的道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说完,而且还要相互交流,孙阳可不会担心时间太长,这种机会,孙阳可是非常珍惜的。

唐僧师徒他们坐着通天河里的老鼋度过了通天河继续西行,这个老鼋还让唐三藏去问佛祖,什么时候能够修炼成人,孙阳如果在的话,一定会骂这个老鼋一顿,这种事情都要问佛祖,你这个家伙,除了寿命长还有什么用,不认真自己修炼,变化人身,反而是指望佛祖的点化,你怎么不去死呀,这种人或者妖,就算是一辈子都无法证道,也是不值得可怜的。

过了通天河,唐三藏他们就要遇到西行路上第一个厉害的妖怪了,独角兕大王,这是太上老君的青牛,不仅战力不低,更有太上老君的宝贝金刚琢,就是本来打算拿来打孙悟空的那个,这个东西可大可小,而且能够套各种法宝,可以说是威力无穷,这等宝贝也只有太上老君这些大能能够拥有,其他的人,手里有一件灵宝就已经很不错了。

独角兕大王落户的山叫做金兜山,他在这里设下了一个圈套,变化了亭台楼阁,引人上钩,里面有财物或者衣裳,只要有人拿了,就会落入妖怪的手中,这倒是有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让人无话可说,谁让你贪心不足呢,被抓了也是活该,谁都没有话可说。

唐僧师徒来到金兜山之后,看着这金兜山,嵯峨矗矗,峦削巍巍。嵯峨矗矗冲霄汉,峦削巍巍碍碧空。怪石乱堆如坐虎,苍松斜挂似飞龙。岭上鸟啼娇韵美,崖前梅放异香浓。涧水潺-流出冷,巅云黯淡过来凶。又见那飘飘雪,凛凛风,咆哮饿虎吼山中。寒鸦拣树无栖处,野鹿寻窝没定踪。可叹行人难进步,皱眉愁脸把头蒙。

唐三藏有点害怕,害怕这里还有什么妖怪,结果被孙悟空安慰,毕竟这一路上多少妖怪都走过来了,总不能够看到山就要躲吧。

当看到山上的亭台楼阁的时候,唐三藏还以为是有了人家,就像要去化斋,休息,有人家就不会有妖怪,这就是唐三藏的认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