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面呈计划(1 / 1)

为了执行这次轰炸任务抗日军将从美国进口的最新式马克139WC型轰炸机派上用场,这款轰炸机也叫b10轰炸机它是鼎鼎有名的b17轰炸机的前身。

这款轰炸机也是美国军队所装备的最新式的轰炸机,此时美国空军和日本空军一样,并不是一个独立军种,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

巧合的是抗日军计划用来轰炸日本的轰炸机与历史上南京国民政府用来轰炸日本的轰炸机属于同一个型号。

b10轰炸机有美国马丁公司于1932年研制,其速度、火力、载弹量和防护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最大飞行速度甚至超过同时代的部分战斗机。

在b17空中堡垒未装备陆军航空兵之前,它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被视为美国陆军航空兵下一代主力轰炸机。

但随着b17装备美国陆军航空兵,b10轰炸机逐渐落后,马丁公司只能被迫放弃b10的生产线,正好遇到迫切需要新式轰炸机的抗日军两者一拍即合,马丁公司向抗日军出售了四架b10轰炸机和一条生产线。

而这次执行轰炸日本本土任务的正是四架刚从美国购来的b10轰炸机,该飞机续航达2000多公里,载弹量约一吨,足够执行轰炸任务。

此次抗日军的轰炸计划由空军主任强宝山和苏联援华空军轰炸机大队大队长普罗科菲耶夫共同制定,因飞行路线要从苏联领空经过,不得不让苏联援华飞行队参与进来。

中苏联合空军计划4架b10轰炸机从延吉起飞,先向西飞抵海参崴上空后,再向南飞往日本,4架飞机两两一组,一组轰炸东京,一组轰炸京都。

前往执行任务的两组飞机,其中一架载弹飞行,另一架则将炸弹换成了传单,这份传单上写满数字和名字,是事变爆发后关东军进攻东北时的伤亡和装备损失情况,以及牺牲的佐级以上军官名单。

制定好计划后担心关东军破译抗日军电报,强宝山和普罗科菲耶夫两人带着计划赶赴长春,向张廷言当面汇报。

强宝山和普罗科菲耶夫两人乘坐一辆运输物资的卡车进入长春,他们进来时,正好是半夜凌晨,整座长春一片死寂,卡车行驶在被炮弹撕扯的支离破碎的路面上。

颠簸的路面迫使车厢内两人用力抓住两侧护栏,两人浑身的骨头都快被抖散架了。

“吱”随着一声令人牙酸的急刹车,卡车挺稳后,车厢内一名班长提醒道:“长官,到地方了。”

强宝山和普罗科菲耶夫两人起身,拎着皮包跳下卡车,车厢内警卫和翻译也随他们下车。

这里位于是长春城中心,囤积着长春城外抗日军作战部队所需的物资,张廷言的副官石康丁早已在此处等候多时。

“强主任,普罗科菲耶夫上校请跟我来”石康丁借助一盏昏暗的马灯找到强宝山两人,领着他们往抗日军司令部的位置走去。

“石副官,长春情况如何?”强宝山边走边问道。

“长春城外日军已陷入我军包夹之中,若无法获得有力支援难逃一败”石康丁带着轻松的语气说道。

听闻此消息,强宝山心中稍定,他在后方一直听说长春要守不住了,他虽不大信,但难免有些心慌,从石康丁这里得知长春暂时安全的消息,心中颇为欣喜。

长春城内多数建筑已毁于日军炮火中,街道两边原本还算齐整的店铺此时已全部变成废墟,石康丁一行人在废墟中摸索着前进。

“口令?”黑暗中有人问道。

“长胜”史康丁尽量压低声音说道。

一名正端着步枪的抗日军战士从黑暗中走出,看清是石康丁后连忙敬礼,石康丁夸奖了哨兵两句,带着他们继续朝里走。

仗打到这份上,长春城内已经沦为一片战场,到处都有可能出现敌人,负责警戒的哨兵绷紧神经,说不出口令或者是口令有误,哨兵会第一时间开火。

越南战争时期,越南特工非常活跃,我军警惕性极高,有老兵回忆,一旦对面有人答不上口令,哨兵便会立即开火,即使误杀也是活该。

进入抗日军司令部地下掩体后,强宝山和普罗科菲耶夫见到了张廷言。

“司令”强宝山见到张廷言显得颇为激动,而身边的普罗科菲耶夫正好奇的打量着这位将远东搅得天翻地覆的人物。

连日来张廷言一直待在地下室,里面空气有些浑浊,加上无法洗澡张廷言身上臭烘烘的,不过两人都是军人,毫不介意。

强宝山详细的向张廷言汇报了轰炸日本的计划,涨停也不住的点头并问了几个细节问题。

在听完强宝山的汇报后,张廷言最关心的还是去执行此次任务的抗日军飞行员们。

“代我转告这16位英雄,感谢他们能主动承担起这项光荣的任务,将包含着东北人民愤怒的炸弹争到日本侵略者的头上去,历史会铭记他们所做的贡献,祝他们凯旋而归”张廷言感慨道。

“请司令放心,执行此次任务的飞行员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成功变成人”强宝山激昂地说道。

张廷言又与普罗菲克耶夫交谈了一阵,他先是对普罗科菲耶夫和苏联援华飞行员们表示感谢,又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并表示抗日军会尽量满足苏联援华飞行员们的需求。

普罗费克耶夫对这次交谈印象深刻,许多年后当人们提及苏联援华飞行队时,普罗菲利科夫回忆当年第1次见到张廷言时的情形。

他看上去只有30多岁,穿着一件发黄脏兮兮旧大衣,他的眼神透露着疲惫,但当他看你的时候一双眼睛明亮而有神,谈到激动处他会忍不住挥舞自己的右手。

这位年轻的司令正率领他麾下几十万军队与敌视苏联的亚洲强国作战,他们虽处于劣势,但依旧如西伯利亚卷柏般坚韧。

张廷言同意强宝山普、罗菲克耶夫的计划,两人趁夜色撤出长春,沿来路返回哈尔滨,为这次计划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