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冯晨同尾崎秀实在开往日本的客轮上,谈论着中日形势时,常年干旱的陕北,难得下起了一场小雨。
在瓦窑堡通往肤施(1937年后叫延安)的泥泞小道上,行进着一队人马。
走在前面的一位男人,浓眉大眼,长髯飘拂,神采飞扬,三十七八岁的样子。
他就是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人称“美髯公”的周副主席。
紧随周副主席身后,是两位带着眼睛的男人。
其中一位男人,身穿中山装,英武睿智,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气宇轩昂,他就是刚刚从莫斯科赶到陕北不久,冯晨的引路人安志达同志。
另外一男人,同样穿着中山装,四方脸上架着一副圆形厚玻璃眼镜,他就是**情报战线上著名的“龙潭三杰”之、时任**中央联络局局长的李克农。
周副主席一行,这次是应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之邀,以**中央全权代表的身份,率李克农、安志达等,赶赴肤施同张学良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密谈。
提起此次密谈,不能不讲到一位东北军将领高福源。
高福源,字少卿,祖籍河北盐山,19o1年生于奉天省海城县。
他自幼酷爱读书,曾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继而转入东北6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军事。
毕业后,高福源开始了戎马生涯,历任东北军连长、参谋长、团副、教官、团长、少将旅长等职。
1935年秋,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率东北军入陕“剿共”,高福源随六十七军进驻鄜县“剿共”第一线。
1o月22日夜,红十五军团向高福源的六一九团驻地榆林桥起进攻,高福源的卫兵被击毙,高也受伤被俘。
天亮后,战斗结束,高福源同两名被俘的营长,一起被押解到瓦窑堡。
在瓦窑堡,高福源参加了红军办的俘虏学习班。
党中央和红军十分关心被俘的东北军军官的生活和思想转变,高福源被俘时没有棉衣,红军就把在直罗镇战役中缴获的棉衣先给他一套。
接下来,红军医务人员又给高福源治好了枪伤。
在高福源被俘的几个月里,他亲眼看到了红军的互助友爱,勃勃生机;体会到红军对他的宽大政策和热情照顾。
同时,毛伟人、周副主席、朱老总、博古等**领导人亲自到学习班给他们讲课,宣传**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这些使高福源深受教育。
终于有一天,高福源忍不住了,突然提出要见红军负责人,说有要事相商。
李克农来了,他是以**中央联络局局长的身份来见高福源的。
见面时,高福源很激动,他握着李克农的手,诚恳地说:
“红军的一切主张、一切做法,我完全同意和十分钦佩。
我相信,这些做法主张,不但我完全同意和十分佩服,东北军广大官兵,甚至张副司令知道了,也会同意,也会佩服,并且可能愿意在抗日的前提下同贵方合作。
我现在的抗日热情很高,愿意自告奋勇去说服东北军和张副司令与红军联合抗日,不知你们能否相信我,敢不敢放我回去?”
李克农当即表示:“高将军的这个建议,符合我党瓦窑堡会议精神,待我请示中央后,可以放你回去。”
李克农很快把这一情况上报了中央,中央迅即批准了高福源的建议。
随后,高福源只身赴甘泉,现身说法,宣传红军的俘虏政策及抗日主张,使城内的东北军官兵正确认识到**和红军。
在面见张学良时,高福源更是慷慨陈词,力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和帮助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诚意。
说到动情处,高福源不由得声泪俱下:“少帅,如果这样打下去,东北军将被消灭在内战中,少帅何以面对东北父老,何以面对先大元帅的亡灵!”
高福源的一席话,令张学良大为感动,于是张学良派他再返陕北苏区,联系与**代表商谈共同抗日事宜。
1936年一月的一天,心情振奋的高福源奉命回到陕北苏区,把详细情况一一向李克农作了汇报,并请求红军派出代表去谈判。
李克农很是高兴,立即领着高福源去见了毛伟人和周副主席。
毛伟人当场拍板,任命李克农为**中央全权代表,去同张学良和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会谈。
月底,周副主席亲自安排,让李克农在洛川与张学良的代表王以哲进行了次会晤,并就联合抗日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
未出半月,张学良又特地从南京经西安飞抵洛川,亲自会见李克农。
张学良的和谈意思很真诚。
一见面,张学良便大步上前,紧紧握着李克农的手,半开玩笑地说:“这次我是来做大买卖的,搞的是整销,不是零售。”
说罢,张学良哈哈大笑起来。
李克农反应异常机敏,见张学良身穿长衫,头带礼帽,持着手杖,一副商人模样,亦打趣地说:“张将军,莫非你解甲从商了不成?”
李克农心里非常清楚,张学良想打的是一张大牌,他要和红军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会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李克农言语机警,游刃有余;张学良谈笑风生,潇洒自如。
交谈中,张学良还诚恳表示,希望**方面派全权代表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最好能在**或周副主席中推出一位再作一次会谈,会谈地点在肤施,时间由**方面定。
李克农带着张学良的抗日决心和要求,赶到晋西石楼,在红军前线指挥部向毛伟人等中央领导作了汇报。
党中央当即作出决定,派周副主席为全权代表,李克农为随行赴肤施会晤张学良。
在准备同张学良会谈前,五月初,刚好安志达从莫斯科回到陕北,在周副主席的建议下,随行人员又增加了安志达。
行前,**中央致电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并转张学良,告知周副主席等人的行期、联络地点,及此次会商的几个问题。
电文如下:
“甲,敝方代表周副主席偕李克农、安志达等于8日赴肤施,与张先生会商共同救国大计,定于7日由瓦窑堡启程,8日下午6时前到达肤施城东二十里之川口,以待张先生派人到川口引导入城;关于入城以后之安全,请张先生妥为布置。
乙,双方会商之问题,敝方拟为:
1、停止一切内战,全**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问题;
2、全国红军集中河北抵御日帝迈进问题;
3、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
4、联合苏联及派代表赴莫斯科问题;
5、贵我双方订立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初步协定问题。
丙,张先生有何提议,祈预告为盼。”
8日,周副主席、李克农、安志达一行带着电台,于约定时间到达川口,等候张学良派人接引入城。
谁知,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因天气恶劣,空气湿度大,收报受到干扰,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络,结果一直等到当晚1o时仍未见来人接引。
此时,张学良虽已飞抵洛川,也因联络中断,停在洛川等待消息。
直到9日早上,天气转好,双方电台再度接通,张学良才冒着风雨亲架飞机,带着心腹大将王以哲和在其身边工作的**地下党员刘鼎,由洛川飞抵肤施城。
当晚8时,街面已十分宁静。
周副主席一行,在对方代表的接引下,进入肤施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