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出题的意图(1 / 1)

文官绣禽,武将纹兽。

若是武将,穿着这官服,这胸前就该是走兽,通常来说,这身份尊贵的武将胸前绣的便是麒麟,白泽一类的走兽灵物。

而文官,这身份崇高之人,绣的便是这飞鹤图案。

如今,这朝中,能绣这飞鹤图案的,屈指可数。

看着那人鬓角隐隐有些华发,嘴角的胡须也是花白,年岁估摸着有六十多岁,不少士子皆是猜测这来人的身份。

这人望着眼前无数的士子,气定神闲,从容不迫,无形的气场散发出来,在人群中穿梭过去……

“莫非这是当今的宰相李……李善长?”人群之中,有人惊叫出来。

旋即,众多的士子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是了,眼前出现这老者与传闻中的李善长极为相近。

首先就是这年岁十分相近,除此以外,这老者身上穿的服饰,无一不彰显着他的尊贵身份。

李善长登上高台,望着眼前众多的士子,微微一笑,拱手道:“老夫李善长,在此见过诸位贤达后生。”

“不敢,不敢。”原先还有些沸腾的人群,此刻安静的如同绵羊,望着台上那老者,众多的士子都清楚,这就是本次恩科大试的主考官。

亦可以说,是他们的命运的裁定者。

偏偏对于这一点,众人皆是心服口服,如今天下的士子,但凡稍微了解一番李善长生平经过的,都不得不为之叹服。

这朝廷,令这样的人作为恩科大试的主考官,也可见重视。

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能担任主考官,那天下能够胜任这一职位的人,只怕都没有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李善长还是当今的宰相。

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能蒙他看重,飞黄腾达,不过是指日可待。

就比如如今朝中的胡惟庸,据传,就拜了李善长为师,如今已然是中书参政。

而当初,这胡惟庸不过是南宁县一个小小的主簿,从这一个小小的主簿,升到中书省要员,胡惟庸前前后后也不过是花了十来年的时间。

这样的速度已然是极快了!

毕竟,也不看看当今皇上这麾下文臣的质量,那是多高,几乎不掺杂任何水分的。

除此以外,这李善长不仅和当今圣上是患难与共的交情,还是太子的老师。

不仅是名义上的太子太师,而且,李善长也确确实实教导过朱标,这要是能借机被皇上看重,又或者和太子搭上关系,这前程还不是指日可待?

哪怕这些都不论,单单李善长是中书省丞相,这一点,对这些士子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诱惑力了!

而此次恩科大试,就是他们能够搭上李善长最好的机会。

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

就算搭不上,蹭不上关系,那哪怕留个好印象也是行的,这万一以后哪天,要是被李相看重了,届时在论述一下交情,岂不是更好?

而此时,李善长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就这笑容,都不禁令无数的士子称赞,觉得这当今的宰相,实在是平易近人,对于他们,都没有巴巴的板着一张脸。

李善长缓缓开口,道:“老夫蒙朝廷看重,忝为此次恩科大试主考官,品评天下贤达后生,实在是觉得天恩浩荡。”

“然此次恩科大试,与以往有着诸多不同,然与以往历代之科举相同的是,要为朝廷选拔贤良方正之人,为国效忠尽力。”

“这些考题也由此而设。”

“诸位士子若是对其中有何不满,尽可畅所欲言,老夫今日来此,便是要为诸位答疑解惑,满足诸位的要求。”

无数的士子此刻皆是惊疑的看着李善长,此刻站出来,只怕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罢!

李善长见没有一人站出来,心中毫无波动,淡淡道:“昨日老夫可是听说不少人都在议论,何以今日遇到老夫,就不敢发问了呢!”

“老夫欣赏的可是又胆识,有气魄的年轻人……”

闻言,当即就有一士子站出来道:“李相,这科举乃是为国抡才,所选之人,一考察其品性,二考察其才能。”

“我等士子寒窗苦读数年,乃至于十几年,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学有所成,为国尽忠,为何这试题上不考校我等才能,却尽是加减乘除的勾当?这等账房营生,岂是我等士子该做的?”

众多士子有些同情的看着这开口的人,这话,委实来说,说的不错,但对李善长来说,是不是显得有些不敬了?

李善长却是淡淡一笑,道:“这位后生,你且看着大题的第十八题,这是一道算术题,所考校的便是测量田亩大小。”

“方才这位说的不错,此番恩科大试就是为国抡才,老夫苦思冥想数日,何等士子可称贤良?”

“思前想后,老夫觉得,能为朝廷分忧解难,处理实事者可为贤良。”

“现如今朝廷百废待兴,各地皆是缺乏不少的官吏,这一旦录用,分配诸位到地方之时,难免要核查当地的田亩数量,此题便是由此而出……”

“且君子六艺,其中亦有“数”这一项,此乃孔夫子钦定,因此,老夫觉得,此番恩科大试考校算术,并未超出范畴,乃是老夫结合实际,又参考先贤的事迹,所设的题目。”

众多士子此刻皆是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纷纷感觉到李善长的用心是何等的良苦。

而一开始的时候竟然竟然不被理解,到了此时,他们这些士子才最终明白。

而由此,他们也知道,朝廷此番录用他们,定是要委派实权,重用他们的。

李善长此刻仿佛想起了什么,亦是笑道:“诸位,此前老夫忘了说了,此次恩科大试,录取人数,不做限制,只要考题七成以上答对者,便会录用。其中选出成绩最靠前五十人,面见皇上,由皇上亲自考校,最终决出状元、榜眼、探花三人。”

此话一出,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大石头,顿时激起了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