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置产(二更)(1 / 1)

珍娘听了之后,觉着她娘说的话全在理上,所以,给她送了一袋子吃的,后面就真不怎么去了。

只有蒋老二逢上十天半个月的,去那边看看,给她送点吃的用的东西。

好在那姑娘也是个会过日子的,还没出正月,就自己寻了两块小点的荒地开了,听蒋老二说,她还打算开了春以后自己种点粮食。

又在她住的屋子后面拾掇了一大块菜地,让珍娘她爹给帮忙寻摸点蔬菜的种子。

出了正月,他们一家子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山上的积雪都融化了,窝了一个冬天的动物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蒋大壮最近也不去镇上摆摊了,天天的上山打猎。

不过,镇上的米粉摊子还在摆着,过了年,生意没有年前那么好了,但是每天也能挣个半两银子的收入。

现在,就蒋二壮一人照顾着摊子的生意。

珍娘思量着,这营生也算是个收入稳定的生意,心里就多了些别的想头。

找了个时间,珍娘就跟她娘商议了起来,“娘啊,咱家在城里寻个铺面开个吃食铺子吧。”

“咋有这想法了?”蒲氏反应不大,只是开口追问了一句。

“我看我二哥这营生做的挺好的,现在每天那米粉摊子的生意,也算是挺稳定的,就是这每天起早贪黑的,风里来雨里去的,还得带着那摆摊的家伙事,都要来回赶上这几十里的山路,也够折腾的。咱干脆在镇上找个铺面,开个小铺子给他打理算了。”

珍娘这一段看着她娘进进出出的,给她大哥张罗了亲事。

突然想到,她二哥今年也十五了,眼见着也到了能说亲事的年纪了,好像还没啥正经的营生做的。

蒋大壮有那打猎的本事,娶个媳妇回来,好歹常年四季的有肉吃,也有钱挣,养家糊口的肯定没有问题。

蒋小壮这会正在念书,甭管将来念不念的出啥大名堂来,反正珍娘是决定,死活都要压着他至少考个秀才的功名出来,那样她三哥好歹也有个读书人的身份。

只有蒋二壮,要是这会儿找人说亲,好像连个拿得出手的说头都没有。

他现在就每天顾个小摊守着,也不算是个正当的行业,珍娘觉着,他们很有必要给她二哥镀层金才行。

对于她内心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珍娘也没对蒲氏隐瞒,就絮絮叨叨的说给了她听。

蒲氏听后那个热泪盈眶啊,没二话说的,就支持了自己的想法。

“你这妹子当得可真不赖,啥事都面面俱到的给考虑周到了,比我这个当娘的还要操心嘞。你几个哥哥有你这么个妹子,也不知道是哪世里修来的福气呢。”

蒲氏捧着自家闺女滑不溜秋的小脸蛋,就大大的香了一口。

珍娘面带囧色的表示,“娘,我都十三了,你往后还是别亲啊亲的了,让人看了怪难为情的。”

她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小姑娘,原先吧,对上自己那小胳膊小腿的小身量,跟蒲氏亲香着,她心里上还能说得过去。

这两年,明显的她自己都感觉到自己身量抽高了好多,再让蒲氏搂着抱着的,她心里也过不去。

蒲氏也是这会儿,才好好的打量了她一阵仔细,瞧着她这小闺女这几年个子窜的,都快要到自己的肩膀了,真是不知不觉的,就长成个大姑娘的趋势了。

珍娘抬起眼,似乎看到她娘眼角有几分湿意的样子,不过眨了眨眼,就消失了。

接下来的日子,珍娘跟蒲氏很是忙碌了一阵,拉着蒋老二一起进城看了几回铺面,最后敲定了东大街小米巷子的一个小院。

那地儿原是家豆腐坊,前后两进的小院子,前面是门面,只一间屋面,后面是做豆腐的小作坊,并排两间小屋。

珍娘觉得那铺面离他们原本摆摊的地方近,这样方便原来摊子上的熟客,打听到新铺子的位置。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那小院子卖价真心不贵,只要二十两银子。

蒲氏跟他们商议了之后,就买了下来,紧接着就是装修整理的活,要添置新桌子新椅子,刷墙整理后院什么的。

蒋二壮知道这铺子基本就是为他找的营生,自然是对这些事比谁都上心,每天忙前忙后的在新铺子里布置张罗,还要兼顾了那米粉摊子,没两天人就瘦了。

珍娘看着他虽然人是瘦了,但是精气神却是空前所有的高涨着,也被他带起了三分干劲。

帮着出谋划策的,兄妹两一处讨论了半天,就给这新铺子起了个简单的名,叫‘蒋记小吃铺’。

铺子里主打的吃食还是以米粉为主,不过在以前的汤粉基础上,又添了几道特色炒粉,鲜肉小馄饨。

“暂时就只做这些样式的小吃,具体情况等生意开张了以后,咱们到时候再商量着添加吧。”

因为想着这铺子,将来就是交给她二哥一人打理的,家里旁的人也没空天天的过来帮忙。

所以,只能想些既有特色,还得不太复杂的吃食,免得到时候蒋二壮忙不开来。

即便是这样,在铺子开张之前,珍娘还是在她二哥并不怎么赞成的情况下,给铺子里招了个伙计。

等一切都忙活好了,新铺子开张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月时间之后了。

生意算不得十分红火吧,但是也还不错,尤其是新推出来的特色炒粉,瞧着还挺受欢迎的。

珍娘更是发现,至少有四五成的客人都喜欢点一份特色的炒粉,再配着一小碗鲜肉小馄饨来吃。

珍娘瞧着这个势头,干脆就把炒粉跟小馄饨搭在一起,做成套餐来卖,在原来的价钱基础上,总价统统便宜了一文钱。

还别说,这套餐每日里销的份量还是挺好的,占每天营业额的七成。

“二哥,要不咱再添个盖浇饭啥的吃食,也搭配了做成套餐来卖?”珍娘受到启发,又想出了个新鲜的吃的。

“啥是盖浇饭啊?”蒋二壮表示这玩意他没听过。

“就是把炒好了的菜,浇在那蒸熟了的米饭上面。反正咱们每天那汤粉,也要做好些浇头,干脆就多做一些,浇在那个米饭上面。”

珍娘越想越觉着自己这想法值得一试,也不麻烦,只是每天多蒸一锅饭的事。

事实证明,她的盖浇饭在铺子里还是有销售的市场的,日常卖个十来二十份的,压根就不是问题。

时间一晃就进入了三月,蒲氏和蒋老二那夫妻两个,自从选好了铺子之后,就完全撒手不管了,当然他们也是忙的腾不出什么手来。

蒲氏得在家里给他们蒸米粉,一次蒸上三天的量,让蒋大壮给送进城里去,她今年还又抓了十来只小猪仔,每日里又要剁猪食煮了喂小猪,也是忙得晕头转向的。

蒋老二要忙着春耕的事情,他们家如今只有十来亩的地,却只有蒋老二跟蒋大壮两个正经下地干活的劳力,所以每天地里的活也是忙不过来。

即使这样,珍娘从她二哥的铺子里面忙的抽出身来,一回到家之后,还是找了蒋老二过来,跟他商量了要买田的事。

他们家如今也就十亩多点的地,维持一家子的口粮是够了,但是她今年打算把芝麻的种植规模,再扩大一些。

年后,锦记糕点铺子又来催了一次,去年年前送过去的二百斤芝麻粒已经不够用了,珍娘家里的存货也不多了。

瞧这情形,今年就是再多种三倍的芝麻,珍娘也不愁它的销量。

何况,关于这芝麻,她心里还有些别的打算呢。

“爹,这个月之内,那买田的事,你就得给我办妥了啊。”珍娘傍晌的时候到的家,等到晚饭桌上,就跟她爹说起了这事。

四月底这芝麻就要种了,所以这个月底之前,这买田的事情肯定得落实好了,到时候还要整田犁地收拾收拾,兴许还得雇人啥的,也得花了工夫。

“闺女,你说你这一天天忙的,咋就不能歇歇了。这刚从你二哥那里忙完了回来,好歹歇口气,过两天再说吧。”

蒲氏给她拿了一块葱油饼,珍娘接过来吃了。

“这时间不等人啊。我就等着这地种芝麻呢。”

蒋老二倒是挺热心这事的,问道,“要买多少?我明儿个就去打听了。”

起码得添上三十亩,这是珍娘心里的最低标准,所以她就比了三个手指头出来。

“也不一定强求要买那种上上好的田啥的,不过得选那种地势高的,咱种芝麻别的没什么要求,但是得排水好,千万不能积水。比着这样的条件,至少先买上三十来亩,四十亩也行。”

这是她跟蒲氏一起算了家里的银子,之后做出的决定。

这边一亩上好的水田,大概十两银子的价,她要的种芝麻的地,其实用不着那种上等的田,只要一般的中等的沙壤地就行,大概也就六七两银子一亩。

买四十亩地也就大概二百多两银子,以他们家目前的家底来看,还是能够置办得起的。

剩下的银子,正好留着给她大哥媳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