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故事,意料之外(一更)(1 / 1)

四月悄至,春衫已褪,珍娘是个怕冷又怕热的人,所以,她早早的就脱了那些夹棉的厚衣裳,换了轻薄凉快的夏衫上身。

对他们一家子来说,今年的这个春季,似乎就是忙碌而又阴郁的,压根还没来得及捕捉到几分春色的暖意和明媚,它就眨眼过去了。

院子里种栽的一大株的海棠花,开的倒是明艳而亮丽,却独独没有人提的起兴致来欣赏。

蒋大壮的亲事,现在已经成了蒲氏心里最大的一桩心事,她养了那兄弟三个,还从没什么时候,如此的在儿子身上操过这么多的心思。

珍娘时常听到她娘自我挖苦的,笑着说道,“兴许老天爷就是看我前头那十来年,在你们兄妹几个身上,花的心思忒少了,嫌我养孩子养的忒懒怠了。瞧不过眼去,这会儿有意来考验我了!”

她平素是个不大信奉神佛的人,从不烧香拜佛的,不过,今年的三月里,镇上举行大庙会的时候,也拉着蒋大壮去庙里拜了一回菩萨,祈求她儿子的姻缘婚事别再不顺。

媒婆换了一拨又一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珍娘也算是真真的体会了一把,啥叫‘说亲的把家里的门槛都要踏破了’的情景。

婚事说了一个又一个,却总是没说到一个合心意的。

珍娘她大哥倒是反应平平,不见一点着急的样子。

只是蒲氏就跟自己拧上劲了似的,忙的整日不见消停的迹象。

再说这今年的国势,也跟他们家里的情势一样,不那么太平。

从年初就开始跟鞑子打的那仗,到现在还没有打完。

而且珍娘听说,先前两边一场大战,我朝辽北大军狠狠的中了敌人的一场大埋伏,死伤了数万的士兵。

所以,四月里,朝廷紧着又下了今年的第二道征兵的布告。

“我们先生说,要是再吃两场败仗,人心都要不稳了啊。”

珍娘倒不是很懂这些时政军务,不过,她也能从朝廷这半年不到的时间,连征两回士兵的动作上,看出了点战局的紧张。

这回的征兵要求,也比上回的标准更显苛刻。

一个村子,两户就要抽一丁,不出人丁的,一户收二两银子的免丁税。

所以,相较于上回布告下来后,大伙相安无事的轻松样,这回,珍娘走在村子里,到处都能见着愁容满面的村人。

兴许大伙愁的,不仅是这一回征的那二两银子的税收,更加发愁的还是,后头要是再来布告征兵时,家里拿不出银子的后果。

人在钱财跟命的比较面前,总是知道怎么个抉择法,所以跟上回一样,能凑得起银子的,还是都尽量交了银子。

当然,也有那家底贫寒的,上回就交不起银子,送走了一个,这回还要再面临一样的境况的。

珍娘他们村就有一户这样的人家。

他们村子西面后排的一个破落的小茅屋里,近些日子笼罩着的,就是那样一番凄惨苦凉的氛围。

珍娘跟那户人家不熟,只知道那里面住的是一个寡妇,夫家姓孙,带着两个儿子,生活的十分清贫,兄弟两从小到大穷得连一条完整的裤子都找不出来。

都是十来岁跟她二哥差不多的年纪,大儿子上回已经在征兵的时候,被征到战场上去了。

这回又要征兵,按他们家的情况,自是拿不出银子来,交那个免丁税的,所以,只能交人上去了。

可是,这孙寡妇心里如何愿意?

统共就那么两个儿子,辛辛苦苦的拉拔到这个年纪,大的已经到战场上生死不知了,小的再交上去,那她这后半辈子还有啥指望?

听说,自打这征兵的布告下来以后,孙寡妇已经愁的白了半边的头发,整日泪珠子挂面,眼睛都快要哭瞎了。

村里好些人可怜她,都去瞧过,但是大伙除了几句劝慰的话语,也给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赵石头她娘跟她也有几分交情,最近就时常去孙寡妇那里坐坐,照看一二,主要是怕她一时想不开,做了傻事。

正好,那天珍娘去找她闺女玲花说话,被她顺道一起拉了去。

珍娘见到孙寡妇的第一面,就心里止不住的震了一下,不只是因为她那副凄苦潦倒的贫困样,更因为她面上那几道狰狞可怖的伤疤。

看完孙寡妇回去的路上,珍娘就听了个催泪的苦情故事。

“她啊——”玲花她娘才说起来,就止不住的叹气。

“那可真是实实在在的苦水里泡过来的一个人......”

孙寡妇,原名叫什么,连她自己都不记得了,反正在她被卖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她也就八九岁的年纪,是嫁进来做童养媳的。

她的夫家姓孙,男人叫孙金宝,是个天生的残废,双腿瘫痪长年卧在床上,上有一父一母,却无兄弟姐妹,是孙家的独苗,比孙寡妇大了差不多十岁的年纪。

她进门的时候,这男人都已经将近二十岁的年纪了,家里条件一般,本身又是那样个情况,自是说不着啥媳妇。

所以,他娘才咬着牙,花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尚在年幼的孙寡妇进门来,想着养上几年,好给他儿子传宗接代。

当时,孙寡妇刚进门的时候,长得真的是黑瘦人干似的小鸡崽模样,要不也不会沦落到,被卖到这破落村子里面来。

哪想到,好好的长了几年,那模样倒是越长越出色了。

不说鲜灵灵的皮肤,倾城绝色的俏模样吧,但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却是越长越传神,勾得村里的汉子们魂都痒痒了。

村里不拘是十来岁的小伙子,还是那二三十来岁的老光棍半道上截她调戏两句,那都是很常见的事。

大家都知道她男人是那样个德性,所以,压根就没什么忌惮。

但好歹都是一个村的,大伙也知道她公婆不是个好性的,所以,也不真把她怎么着了,但是拦住了讲几句荤话,摸摸小手还是有的。

有两回就被她婆婆撞了个正着,回去就拿棍棒招呼她,回回都把人打了个半死。

其实,说到底,这孙寡妇又有啥错?无非就是受那冤枉气罢了。

后来,她婆婆也不咋让她到村里走动了,就算是非要出去挑个水啥的,也非得跟个人在后头看着。

不过,孙寡妇也没啥怨言,埋头干活也没二话来说,只要不打她就成。天天的还得给她男人伺候屎尿,端茶喂饭的。

等到十四岁上,她婆婆就逼着她,跟那残废男人同了房。

隔年就有了身孕,生了个小子,又过两年,生了第二个儿子。

不过,也别以为她给夫家生了孩子了,这日子就算是熬出来了,其实是比之前过得更苦了罢了。

且不说她原本只伺候一个,后来有了孩子,那是大的小的,加起来总共要伺候三个人,哪个都是屎啊尿啊的没完。

再加上,小儿子出生的第二年,她男人的亲爹就死了,再过了一年,她婆婆也病重了。

孙寡妇成日间,老的小的,再加上个瘫在床上的,一屋子需要她服侍的,那真的是忙的白天不见黑日的,比地主家的苦工还要累。

不过,那会儿大伙都说,好歹她那厉害婆婆快要断气了,她这日子也能熬出点头来了,至少往后这平日里打啊骂的就没有了。

却不想,她婆婆临死前还狠狠的摆了她一道。

孙寡妇她婆婆就担心她断气之后,这儿媳妇年轻守不住,又长得有几分勾人的模样,怕她跟别的男人跑了,到时候扔下孩子和她儿子在这屋里,没有活路。

愣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枕头下面藏了个碎碗瓷片,又不晓得从哪儿整了点安神药,哄着她儿媳妇喝下去。

趁着孙寡妇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将她的脸划花了毁容了才肯咽气。

珍娘想起孙寡妇脸上那几道又深又长的伤疤,有两道直接从眼角划到下巴根那儿,几乎是贯穿了一整张脸,也不得不感叹她那已经死过去的婆婆,是个狠人。

不过,听玲花她娘说,从那之后,村里还真没啥赖汉光棍的,上门来调戏勾搭她,日子倒也过得安生。

孙寡妇自己顶着那一张被毁容的脸,也是极少出门。

后来,她男人又得了痨症,成日间在床上咳得没完,到后来一咳就是吐一碗血,瞧着都骇人。

不过,孙寡妇这人老实厚道,也不是个忘本的,她总归就记得是孙家人当初买了她,又养了她长大。

所以,虽然家里本就清贫无钱,但还是为了给她男人治病,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三亩薄田。

“其实当时我还劝过她来着,本来她男人就那个半死不活的样,活着也是遭罪,干脆别瞎费钱算了。

不过,她也不听,只说不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卖了田请了郎中抓了药,最后还不是没撑半年就走了。”

珍娘听到这,也不晓得是说她有情有义好呢,还是骂她傻好了?

后来的日子,她过的是个啥境况,想都能想得到了。

“没田没钱,平日里只能靠种些青菜萝卜土豆的填饱肚子,全年到头唯一能吃到点粮食的时候,就是农忙时节。去田里拾几个麦穗啥的,回来磨成面,搅一锅面糊糊吃。”

“好在她熬着熬着,总算是熬到两个儿子拉拔着长大成人了,大的那个今年都十七了。原本还说好了,年后要跟着石头他爹去城里找个活干的。小的这个也十四五了,眼见着这日子可算是过出来点盼头了,哪晓得又这样了。”

玲花娘说的唏嘘不已,“这苦命的人啊,我也不是没见过,但是像她这么着的,一辈子都活得没见一点盼头的,也是少有。

都听说先前打了败仗,死了好些人,也不晓得他们家那大的,还有没有活命在。要是这小的,再去了战场,那她还有啥指望了?”

“今儿个还听她叨叨着,要是她小儿子也走了,她自己干脆一根绳子吊死了算了,省得活着受这种煎熬。”

珍娘听过之后,也不晓得自己该发表些什么。

同情吧,肯定是有的。感慨呢,也不少......

“珍妞姐,要不你就帮帮她吧。她是真的好可怜啊......”

到了这会,那娘两可算是把这话给说出来了,珍娘在心里头叹了口气,怪不得没来由的硬是拉她一块去嘞。

不过,她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面对这么个可怜人,听了这么个可怜的事,她心里不动容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回家就去找蒲氏商量了一下。

她娘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却没说话。

珍娘知晓这事也挺为难的,压根就不仅是二两银子的事,关键是这个节骨眼上,村里不只是孙寡妇一户人家为了这二两银子的免丁税犯愁。

只不过,别人家不像她那么式的孤门独户的,没个男人撑家,在村里也没有别的族亲可以求助。

要是珍娘他们家在这时候,送了二两银子给孙寡妇家,到时候那些别的银钱上也有困难的人家,听到了风声也求上门来,怎么办?

都是一个村子的,总不好厚此薄彼,帮了这个不帮那个。

他们家在村里一直都算不上高调,虽然起了新房子,盖了大院子,但是,除此之外,也没在别人面前露过别的富。

全家人除了珍娘穿的好点,别个平日里穿的,也是很普通的棉布衣裳,顶多在村里人眼里,算是个殷实之家。

就连前段时间,家里置办的那五十亩的田产,也不是他们村子地界的,而是镇郊外面的一片小庄子,所以,他们村里也没谁知道。

珍娘有那个心想要帮一下孙寡妇,但也不想因为帮她,而让自己家陷入为难的境地。

唉,说到底,都是这突如其来的‘征兵’给逼的。

“要不是这朝廷连发两通征兵的布告,那孙寡妇刚刚有点盼头的日子,能就这么被搅和了。”

珍娘对着她娘有些郁闷的叹了声气。

“还好咱们家这日子过起来了,不至于为了那几两银子的事犯难。”

这也算是这种非常时刻,她唯一觉着有些宽慰的事了。

否则,他们家这种时候,也得跟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一样,家里愁云惨淡一片。

却没想到......

珍娘才刚庆幸着自家不用面临那种骨肉分离的情景,没几天,她大哥却在一家人面前说了件事,“娘,我报名去当兵了。”

临行前的,只剩下两天的那个晚上,蒋大壮才宣布了这件事。

珍娘都不知道自己该以个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示着自己的惊讶了。

她看着自己大哥好半晌,才有些愣愣的说道,“大哥,你是开玩笑吧。咱家已经交完那免丁税了,用不着再出人了啊。”

“那银子里正已经退还回来了,我放在身上,等会儿拿给娘。”蒋大壮埋着脑袋壳,闷闷的声音说道。

他知道这事有些不可思议,或许,他娘,他爹,还有他弟弟妹妹,可能都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

但是,蒋大壮还是去做了。

因为,他受够了这些时日,因着他的亲事引发的种种种种......

那些流言蜚语,他兴许还能装聋作哑的当作听不见,可是,他娘整日间的愁容,还有因为他的臭名声,给老二老三还有小妹他们带来的影响,他却没办法无视。

“知道了。”

蒲氏在一同沉默了良久之后,给出的反应,也让珍娘有些意外。

“娘,你说啥?大哥要去打仗了,上战场去了。你咋不拦着啊?”蒋二壮皱着眉说道。

蒲氏没理他,只抬头看着蒋大壮说道,“年轻人出去闯荡闯荡也是好事。你也不是那五六岁的小毛娃子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娘也不拦着你。”

蒋大壮有些不敢抬眼看着他娘,所以,也没看到蒲氏这会面上强装出来的那分潇洒,只垂着眼皮子,轻轻的道了一声‘嗯’。

“他娘——”蒋老二磕巴着话语道,“你真的让老大就这么走了,不拦着了?”

他原本就不是什么有主意的人,这会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他也没什么报效国家的伟大的胸怀,只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庄稼汉子,跟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蒋老二只晓得为人父母的,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去送命呢?

“我这就去找里正,把你的名额给划下来。咱家又不是交不起那免丁的税银,犯不着把你送去当兵。”

蒋老二从蒲氏那里得不着回应,便自己站起来说道。

“爹,别去了。这都大深夜的了,你就别去打扰人家了。再说了,这征兵的名册,前天已经报到上头去了,你现在找里正也没用的。”

珍娘看着她大哥一脸说不清是内疚还是坚决的表情,喊住她爹的情景,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到了这种时候,说什么好像都是显得多余的。

她只是深深的自责,后悔自己这段时间整天瞎忙的,却忽略了她大哥的心理创伤。

其实,蒋大壮脸色郁郁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是她高估了她大哥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及时的去帮他疏散内心的抑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