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科举密卷】(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1284 字 8个月前

又是一日清晨。

王阳明检查弟子的作业,对王渊说:“你的欧体基本功已足,从今日起,改练台阁体吧。”

“好。”王渊笑着把字帖收起来。

台阁体被认为是对书法的禁锢,但于王渊这种初学者而言,能写好一种字体就足够了,哪来的禁锢不禁锢。这玩意儿是考科举的标准字体,特别是殿试没有朱卷,不写台阁体很难考出好名次。

王阳明对其他弟子都比较严肃,唯独喜欢捉弄王渊,此刻笑道:“正巧,为师想研读《周元公集》,城内书铺遍寻不见。你去易家的藏书楼,用台阁体抄一部回来。”

王渊当即答应下来,还不知道被王大爷坑了。

《周元公集》就是周敦颐的文集,王阳明估计想深入研究《易经》,所以打算仔细品读周敦颐作品。但那玩意儿足有九卷,挺厚的一本,如果每天只抄半个时辰,够王渊誊抄一两个月的。

宋灵儿捧着《孙子兵法》说:“先生,我已经把这本书背完了,你答应过教我兵法的。”

王渊颇为诧异,这丫头以前读《千字文》都要睡着,如今居然能背诵整本《孙子兵法》。只知道她这段时间都在看书,还以为装模作样呢,没成想是真的就此转性了。

王阳明想了想,说道:“我实在没有多余时间,每逢初一、十五,我单独给你开一个时辰的课。你若想做女将军,先去读《左传》吧,权当故事书看,不懂的就来问我。”

“哦。”宋灵儿还不知《左传》是啥,否则必然头大如斗。

二人结伴离开书房,来到院中,却见李应等人背着弓箭。

“若虚,灵儿,打猎去!”

李应呼朋唤友,又瞥见汤冔和叶梧,连忙喊道:“伯元,子苍,打猎去!”

“好啊,正想活动手脚。”汤冔立即响应。

宋灵儿认真读了两个月书,早就憋坏了,此刻心痒难耐:“那个……耽搁一天也不要紧吧,王渊,我们去也打猎。”

“下次吧,我还要给先生誊抄《周元公集》。”王渊不想耽误时间。

宋灵儿犹豫再三,还是没能忍住,飞快回房取出弓箭,跟着诸生前往北郊打猎。

今天休假,李应在书院一通咋呼,居然召集了十多人。

抄书的地方也在城北,王渊跟着他们一起出了北门,很快来到易氏万卷楼。

易家也属于贵阳的书香大族,宣德年间出过二榜第二名进士。这是贵州自设乡试(嘉靖)之前,贵州士子所考到的最好成绩,足见易家的文化底蕴确实深厚。

易家有自己的私塾,老师全是自家退休举人担任。而且他们专注于科举,见王阳明讲学跑偏了,没有一个易氏子弟愿意拜在王阳明门下。

不过嘛,王阳明最近名声大噪,易家也有意结交,前几天还请王大爷去参观万卷楼。

王阳明见到万卷楼里诸多藏书,又看到周围风景秀丽,不禁联想起自己老家,当场作诗一首:“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回峰拥碧兰。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乾。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还没进入易氏庄园,就远远望见万卷楼。足足四层高,一楼设有抄书堂,其他三层全是书。

宋家也有这样的藏书楼,不过修在洪边祖宅,去年被叛军一把火烧掉了。

报上王大爷姓名,王渊顺利进入庄园,对图书馆管理员说:“老先生,我叫王渊,阳明先生遣我来抄书。”

老先生叫易珍,举人出身,官至知县,致仕之后便回乡打理图书馆。他此刻笑道:“我听族内学子说,贵州出了个神童叫王渊。可是你吗?”

王渊回答道:“不出意外,应该是我。”

易珍放下手中的《资治通鉴》,故意为难道:“易家藏书概不外借,便是抄书也得拿出学问来。你既是神童,不妨当场作诗一首,嗯……”他指了指那本《资治通鉴》,说道,“就以怀古为题,限一刻钟内作出。如若能够让我满意,除了四楼之外,其他楼层的书你不但能抄,还能带出去慢慢读。”

这糟老头子坏滴很!

估计是易家的文章底蕴冠盖贵州,易氏子弟都没能出神童,反而一个穿青蛮夷被呼为神童,这让易珍的心理极不平衡。所以才故意刁难王渊,顺便看他是否名副其实。

王渊根本不愿进套,直接转身欲走:“既然如此,那我回去跟先生说,让他自己来作怀古诗。”

“唉,你别走啊。”易珍连忙喊住。

王阳明跟贵阳官员关系很好,易家也不想轻易得罪,更何况是因为抄书这点小事。

王渊回过头来,一脸迷糊的问道:“老先生还有何事?”

易珍激道:“你身为弟子,就不知为老师解忧?连抄书这等微末小事,也要劳烦阳明先生?”

王渊立即怼回去:“既是微末小事,又知我代先生抄书,你这样刻意刁难,是对阳明先生有什么敌意吗?我这就回书院,把事情都跟先生说清楚。”

“你这小子,奸滑至极,”易珍气得发笑,扔了一串钥匙出来,“上去吧。四楼不准去,其他楼层的书随便抄。”

王渊来到二楼,发现最显眼的便是科考资料。

从洪武年间到弘治年间的会试录,以及进士们的优秀范文,这里可谓应有尽有,只缺了少数年份而已。还有浙江、福建、湖广、江西等省的会试录,以及会试八股范文,密密麻麻堆了好几个书架。

最近几十年,只有去年的科举范文,估计因为路途遥远,暂时还没从外地买回来。

我草,我草,我草草草!

难怪贵州举人名额只有十九个,易家却总是能占到两三个,人家有科考密卷啊。

王渊突然冲下楼去,无比恭敬的作揖行礼,然后笑嘻嘻问:“老先生,刚才你说的话还算数吗?”

“什么算不算数?”易珍反问。

王渊厚着脸皮说:“我若作出一首让你满意的怀古诗,今后就能随意借阅四楼以下的书籍。”

易珍点头道:“算数啊。”

就剩这一首了,今后再抄,也不知道该抄啥。

王渊拿出自己带来的纸笔,没等把墨条磨匀,就迫不及待抄了一首,然后飞奔至二楼挑选科举范文。

这小子走路带风,将墨迹未干的纸笺带落在地。易珍弯腰捡起,好奇的扫了一眼,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奇才,奇才啊,何止是神童而已。”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