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老杨又在算计】(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1264 字 8个月前

“当当当当当……”

“咚咚咚咚咚……”

五更天,钟声响起,继而是鼓声。随着钟鼓声响,天还未亮,城门开启,街衢开市。

勤劳的小商贩,已经早起做准备。

大户人家的仆役,也纷纷起床做活。如果家里有时钟,还可以趁着钟鼓楼报时,核对自家钟表是否走得准,不准的立即调整时针和分针。

钟表这玩意儿,根本不用朝廷推广,至少在京城已经自动流行。

不过每座城市的钟鼓楼,依旧还在兼用传统计时法,靠着日晷和漏刻测算时间。五更天谓之亮更,先敲钟后击鼓;一更天谓之定更,先击鼓后敲钟——即为晨钟暮鼓。

既然没提前通知,那今日便无朝会,大臣们已经习惯了皇帝不上朝。他们一边劝谏皇帝勤政,一边美滋滋睡到天亮,反正责任都在皇帝身上,自己睡那么晚纯粹是被迫的。

郑善夫在妻子的服侍下,穿衣洗漱完毕,精神抖擞的前往礼部办公。

作为正德新历的主编者,他这段时间风光无限。虽然因为朝臣反对,没有直接晋升少詹事,却也兼任了左春坊左淑子,给自己镀上一层詹事府官员的金身。

郑善夫来到办公室不久,礼部右侍郎王瓒便至。

“王侍郎!”郑善夫立即起身问候。

王瓒叮嘱说:“今春旱灾严重,又遇风霾(沙尘暴),内阁拟罢端午之庆,陛下检阅骠骑、龙船游宴等皆不再办。对此,礼部已经覆议认同。上谕,礼部挑选日期,督促百官斋戒,遣官祭告山川社稷。”

郑善夫连忙拱手道:“在下立即去办。”

郑善夫是礼部祠祭司郎中,在礼部各郎中里面排第二,正好负责各种祭祀活动。

至于王瓒,已经当了好多年礼部右侍郎,王渊不在京城的时候,都是由王瓒代理左侍郎职位。

王瓒离开之后,郑善夫立即忙活起来。他先测算黄道吉日,选定斋戒和祭祀日期,接着又挑选勋贵代皇帝主持祭祀。

忙完这些,郑善夫感觉肚子有点饿,跑去礼部大堂看钟表,却已是下午一点三十分钟。

唤来礼部祠祭司主事,郑善夫刚要分配工作,突然感觉房子在摇晃。

虽然只摇了很短时间,但郑善夫还是吓得脸色煞白。

半年前南京地震,如今又北京地震。

这玩意儿太邪乎了,新历刚刚颁布一个月,京城便接连遭遇沙尘暴和地震。定然给反对改历的官员,留下攻击新历的理由,王渊属于首当其冲者,而郑善夫则必然是背锅的。

郑善夫连忙去找王渊,可王渊并不在礼部办公。

王渊上午给太子讲课,下午被皇帝拉去游湖,郑善夫只能耐着性子苦等。他傍晚前往城西王宅,被请进去喝了一盏茶,终于等到王渊骑着马儿回家。

“先生,今日地震了!”郑善夫道。

王渊笑着说:“我知道,当时我正在跟陛下一起坐船游太液池。”

郑善夫提醒道:“新历才刚颁布一个月啊。”

“不必惊慌,”王渊安慰说,“半年前南京地震,现在又北京地震,必然是以前祭祀出错导致的。新历颁布之后还震,只是新历推行不力而已,督促各地官员认真执行即可。”

“真没事?”郑善夫问。

“有我顶着。”王渊笑道。

接下来几日,弹劾奏章果然无数,大部分把矛头对准王渊,也有少部分逮着郑善夫开喷。

王渊甘之如饴,郑善夫却如坐针毡,他哪里受过这种待遇啊?

然后,屁事儿没有。就像王渊所说,颁布新历还地震,必然是新历推广不利的原因!

……

杨宅。

阁臣毛纪放下茶杯,问道:“新历大事,既遇地震,杨阁老为何不趁机发难?”

杨廷和笑道:“王若虚圣眷正隆,便是逮到他真正的把柄,陛下估计也当什么都没发生。别说地震一次,就算京城地震十次,也无法伤及他分毫。既如此,为何要胡乱施为?”

“伤不到王若虚,可以伤到郑善夫啊!”毛纪不解道。

杨廷和摇头说:“一个礼部郎中,便是罢免了也无用,必然会招来王若虚反击。他在陛下面前说一句话,顶得上你我说一百句。今日唤你来,是想商量梁叔厚(梁储)的事。”

毛纪问道:“梁阁老怎么了?”

“病倒了,卧床不起。”杨廷和说。

梁储已经七十四岁,本来就身体不好。前些日子地震,把这老家伙吓得摔了一跤,直接昏迷过去,醒来之后便半身瘫痪——中风。

医生说只要好好调养,还有机会痊愈。

梁储安养几日,果然有所好转,手臂已经可以抬起,让人扶着也勉强能走路。因此他封锁消息,只说偶然风寒,盼着过一两个月就能康复。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杨廷和很快收到确切消息。

杨廷和说:“梁叔厚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多半难以再任阁臣。靳充遂(靳贵)也体弱多病,去年冬天数度请辞,都被陛下挽留在内阁。他若再犯病请辞,陛下恐怕也只能同意。”

毛纪问道:“趁机推举阁臣?”

杨廷和点头说:“蒋敬之(蒋冕)的资历足以入阁。”

“那翰林院和制敕房?”毛纪问道。

蒋冕现在执掌翰林院和制敕房,他一旦入阁,这些权利都得交出来。

杨廷和眯眼笑道:“乔希大(乔宇)。”

“怎能是他?”毛纪大惊。

乔宇目前是南京兵部尚书,南京百官之首,士林威望非常高。但是,乔宇是杨一清的学生,还是李东阳的忘年交,完全跟杨廷和尿不到一个壶里。

杨廷和解释道:“蒋敬之(蒋冕)若是入阁,我们已占到最大的便宜。若再推举自己人执掌翰林院和制敕房,不说朝臣反对,便是陛下都会心生忌惮。何不把杨应宁(杨一清)的学生,从南京调回来掌翰林院呢?此事,杨应宁必定同意。不论谁执掌翰林院,都不能是王若虚的人!”

如今的朝堂局势,杨廷和根本无法一家独大。他靠着贬谪清田的陈雍,拉拢许多中间派的江西籍官员,现在又想着把杨一清拉过去。

而且,乔宇是保守派,只论政治立场,反而跟杨廷和一致,跟老师杨一清没啥共同语言。

杨廷和说道:“推举阁臣之事,你去安排一下。”

杨廷和打得好算盘,梁储和靳贵都有病,眼看是当不了多久阁臣了。如果再拉蒋冕入阁,同时交好杨一清,那他基本上就能彻底掌控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