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登台拜将(一)(1 / 1)

“王上,臣请赴邯郸。”

见到了扶苏,蒙毅当即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苏不禁有些捂脸,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扶苏面露迟疑之色,半晌才回道:“蒙卿,你何出此言?”

“如今邯郸尚有王离将军在那里主持战事,虽说对上那山东各国的联军,未必有着胜算,可他若是谨小慎微一些,想来也不会败的那么快的。”

“王上,兄长已经告诉我了。”蒙毅望着扶苏,道:“此次秦军统帅王上已经与兄长暗中敲定,乃是韩信,我对其才能虽不清楚,只不过此人能得到兄长夸赞,且兄长认为他足以胜任秦军统帅之职,那此人多半有着真才实学。”

“兄长推举的,断然不会有什么差错。”

“只是,这几处战事,兄长唯一有些忧心的便是邯郸那里,王离将军那里的兵力面对山东六国联军,实在是有些危险。”

“是故,兄长也希望我能领兵去邯郸支援一番。”

“这个……”扶苏脸上露出犹豫之色,道:“王离那里的确缺少一些兵马,战事也颇为紧急,只是,你若前去邯郸,只怕王离他……”

扶苏话只说了一半,可是,剩下来的蒙毅也是心知肚明。

王离在北地之时,一直屈居在蒙恬之下,这一次,好不容易整合北地的军队,又怎会轻易将军权拱手让人?

若是蒙恬去的话,说不定还压得住,可换做蒙毅,说句不好听的,王离就算连看都不看一眼也是可以的。

就算如今王家已经衰落下来,可是,王家毕竟也曾经出过一门两彻侯,且都有着灭国之功,怎么说,祖上也曾经阔过。

而到了那时,二人一旦相争,就算是扶苏下令将王离调回来也没什么用。

毕竟扶苏不可能将王离所属的心腹全部调回,倘若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扶苏都不会为此事发愁了。

那些王离所属的将校与统帅貌合神离,面对项羽这等狠人,无疑是颇为致命的。

“王上放心,臣就算到了前线,一切仍以王离将军为主,此番我绝不会与他军中相争。”蒙毅也是清楚这一点,旋即向扶苏做出了保证。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蒙毅也明白,蒙家所需要的已然不是军功,毕竟蒙家已经登临绝顶,就算是现在,已然有了树大招风的迹象。

若非有着和扶苏的交情在,再加上扶苏对蒙家还算信任,今时今日的蒙家就会是君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是故,蒙毅唯一想的就是赢,此战若是胜了,多半就有可能化解和王家的旧怨,除此以外,这未尝不是王家崛起的契机。

王家的崛起,绝对是目前蒙家喜闻乐见之事。

起码到了这个地步,王家也会为蒙家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再有就是,蒙毅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是绝对不能待在咸阳的,因为韩信一旦做了秦军统帅,到时候,军中的不服者纷纷会以他蒙毅马首是瞻,团结起来共同对抗韩信。而到了那时,哪怕他闭府谢客也不行。

而出现这样的局面,简直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这样的事情落在扶苏的眼里会算作什么?

与扶苏的友情说珍贵也珍贵,可是,要说断也是相当的容易。

“也罢。”扶苏长叹一口气道:“此番就有劳蒙卿多跑一趟了。”

“臣谢王上。”

这一日,在新都长安一侧,可以看到两座高台,以及高台之间有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竖在了那里。

这两座高台以及石碑自然便是由巴郡的巴家以及蜀郡的程郑氏和卓氏,还有洛阳的师阜共同出资建立的。

扶苏此刻登临其中一座高台,高台从上到下插满了各种旌旗,而在最上方,乃是一面黑龙旗。

旗帜迎风飘荡,上面的黑龙颇具威严的气势,令人不由的生出一抹敬服之情。

除此以外,在高台下方,还有数万的秦军将士神情肃穆的矗立在那里,一个个宛如雕像一般,在前方,各部的将校立在那里,神色之中更是隐隐有一股杀气流转。

而韩信所站立的位置,自是在众人有些靠后的位置。

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在众多将校之中,实在是有些不起眼。

而此时的众多将校,眉宇之中,隐隐有着一股激动之色。登坛拜将,这对于他们而言,亦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扶苏负手而立,目光淡淡的扫过众多将校士卒。然后看向了一侧的韩谈。

韩谈接过身侧的帛书,打开念道:“今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山东各国,互相攻伐,征战不止,于此,合纵攻伐我秦国。秦国今日为天下先,以兵戈止战,灭其国,毁其社稷,使天下归一,海内一统。”

“于此,登坛拜将。”韩谈此时对着扶苏深深一拜,朗声道:“请王上明告将士秦军统帅人选。”

话语简短,然韩谈说的这些,却是将扶苏想要表达的意思尽数表达了出来。

这一刻的秦国,再也不需要遮遮掩掩了!

今日的登台拜将,就是为了告诉山东的诸国,秦军即将东出,会如同嬴政在世之时一样,横扫诸国,天下会在此化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这也是对山东各国合纵一次最好的反击。

扶苏扫视着台下众人,这其中,有很多他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面生的面孔,历次的大战,已然让军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军功贵族。

还有一些人,再也看不见了!

扶苏目光淡漠,最终,目光停留在了韩信的身上。

“韩信,你上来。”

此时的韩信缓缓的从队列的后方,一步一步的朝着高台迈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有着惊讶之色,只不过碍于如今这个场合的原因,还未发作。

对于韩信,这军中的诸多将校,可就没多少人认识了!

一个治粟都尉,平日里如何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所谓的天策上将府,在军中也并非多么有名。

至少在军中,一贯承认的只有军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