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筹划(下)(1 / 1)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 1690 字 8个月前

宴会结束之后,已是深夜。

点点繁星与一轮弯月,悬挂在夜空之中,照耀着蓟都城的内外。

姬康回到自己的寝殿门口时候,旺财“汪汪”叫了两声,就朝姬康扑了过来。

年轻的君王伏下身子,摸了摸旺财的脑袋。

民间有句俗话:“鸡不过六载,犬不过八年。”

但是姬康知道,这不过是如今民众生活条件所限,而导致的讲法。

不管是在君侯府,还是现在的蓟都王宫。

谁不知道姬康,对旺财的“喜爱与看重”呀!

旺财自小就有专人看护,每天像姬康一样,特讲究卫生、饮食。

洗澡不用说了,就说饮食,旺财的饮食都是熟食,喝的水都是烧开过的“凉白开”。

说句不客气地话,旺财平时过得日子,比燕国一般民众都要好得多的多呀!

但是,这种不公平的事。就是在姬康特讲究人权的前世,也是存在的,不是吗?

所以现在已经十一岁的旺财,依旧活得活蹦乱跳,胃口倍好。

在姬康的抚摸之下,旺财委屈的“哼哼”了两声。

姬康则笑着对旺财道:“旺财呀!我知道你想我了,但是我也想你了呀!对了,石敢也非常想你。有空,我带你去看看他去。人家现在是海军将军了,很威风的。”

逗弄了旺财一会,姬康进到寝殿的书房。

旺财跟着进来,在书房内如往常一样,巡视了一圈。转身出去,趴在门口处,一个专门为它准备的毛毯之上,守护着姬康的寝殿。

冲洗了个澡,批阅了一会文书,姬康有点疲乏了。

想了想,就系好披风出了寝殿,朝清梅居住的院落而来。

清梅没想到,姬康这么晚了,还能到自己的寝殿来,很是高兴。

姬康站在榻前,看着自家胖胖地闺女——姬婳,正呼呼地大睡着。

“王上,这闺女成天就知道吃了睡,睡醒了再吃,看来也是一个没心没肝的。”

清梅对姬康如此说着自己的闺女。

“哎!这样好,小孩子能吃能睡,对她的成长有好处的。”

姬康轻轻地亲了下,自己闺女胖嘟嘟的小脸。

清梅仔细看了下姬康,发现姬康看着自己长女的眼神,温柔地不得了。

在回到王宫看到母亲姬赵氏的时候,母亲对于清梅给姬康生了个女儿,不甚满意。

但是,姬康却高兴地不得了。

清梅本来是有点担心的,但是此刻看到姬康如此,才彻底放下心来。

看来清竹说姬康喜欢女孩,这是真的!

“太后的思想太陈旧了,你不要放心里去。”姬康安慰清梅道。

“王上说那里话,妾身从来没有埋怨太后的想法。太后也是想让妾身给王上生个男孩,毕竟多子多福么!不过妾身肚子不争气,给王上生了个女孩,妾身是真的有点愧疚。”

“瞎说什么?闺女好,寡人喜欢自己的闺女。”

九月初九,祭祖之日。

清晨起来,姬康来到宗庙之内,在宗正姬明与大哥姬喜的陪同下,率领着燕国的王室宗族,向燕国的列祖列宗进行祭祀。

在列祖列宗的灵位前,姬康把自己登基以来,燕国的诸多事情,向列祖列宗们进行了陈述。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九月九重阳之说。

按照《易经》的说法,所谓“重阳”,重是再二之意。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九九又与“久久”同音。

远古以来,华夏的民众都认为九月初九这一天,寓意着长长久久,大吉大利。

因此,才有屈原诗歌《远游》中“集重阳入帝宫兮”的感叹。

根据姬康的提议,燕国律法已准备把九月九这天,正式定为燕国的“敬老节”。

把齐地纳入到燕国的版图之后,姬康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更多了。

在与军机阁的几个阁相商量后,就准备在秋收之后,燕国的二十个郡,近三百个县,就要开始大规模,进入到新一轮的基础建设之中。

现在燕国朝堂上下,已经对于基础建设能提高国家的经济,改善民众的说法,深信不疑。毕竟,这是辽地十多年来,实践所得出的经验。

就如王上所言,基础建设一定要搞,而且要大搞,只要注意个“度”的问题就行了。

首先,就是修整道路。

这个时代,各个国家都已经有了“直道”与“驰道”之说。

所谓的“直道”,就是民众口中的官道。

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同,燕国与秦国的官道标准差不多。

但是现在燕国直道的标准,比秦国的更为先进。

直道宽度要求四米到六米,一般要求都是五十步。路面高处地面一米到一点五米。道路的基地用砂石混拌夯土夯实,上面覆盖水泥。

道路两旁每隔五十步,就种栽一颗树木。

现在燕国除了齐地的四个郡县外,其他十六个郡相互毗邻的郡府之间,都已全部建好了这个所谓的直道。直道的建成,大大方便了商旅与民众的出行,以及军队的调动。

今明两年的规划,就是准备秋收后,采用包干的办法,在齐地四郡郡府以及重要的城邑之间,按燕国的标准,在齐地原有直道的基础上,把官道建好。

让齐地四郡紧紧与北部的蓟都、武阳、河间等地连接起来。

夏收之后,除正规军队,保持军事训练外。建设兵团、预备役、民众全部调动起来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官府给出工的预备役、民众们发钱。

而所谓的“驰道”,在姬康看来,就是铁路网了。

从姬康的角度看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时代,我华夏就已经有了与他前世一样的“铁路”。

原理和前世的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当然,轨道不是钢材,而是用特制的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材。

驰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之上。

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

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也保证了车子在轨道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枕木之间的距离,正好和拉车马匹的步子合拍。

驰道按照距离,设有专门的车站。做为替换马匹,维修驰道的基地。

驰道的速度,通过不断更换马匹,可以做到一天一夜,行走六百多里地。

当然,驰道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

因为马匹的原因,就姬康知道的是,目前修建驰道的国家,也只有秦、赵、燕三国。

燕国的驰道目前修好的驰道,只有一条,就是从蓟都到下都武阳之间的驰道,是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所建。这条驰道,把燕国的三都,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只有站在驰道旁,看着通向远方的轨道,姬康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车同轨”的真正含义,才从内心感到真正的震撼。

这就是我的华夏!这就是我这个伟大的民族!

姬康有的时候也一直在想,如果我华夏没有那么多的战乱、内耗。这些驰道,如果一直保存下来,延续使用下来。

我华夏的历史是不是会更加璀璨?对整个世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其次,就是水利工程了。

大的水利工程目前进行的还是齐地四郡,尤其是郑国与周子所主持的两河水利工程。

在原先燕国的十六郡,已经基本完善了水利工程。剩下的就是每年逐步完善和改进了。当然,改进与完善的余地很大,但是这只有根据将来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来实现了。

在姬康的设想中,最起码在这几年里,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培养出合适的水利工程人才与队伍,杜绝燕国将来面对的水患问题。

这也幸亏燕国地处中原的北端,不能与南方楚国的每年发生的水患,相提并论。

但是,自己迟早都要面对南方的水患问题,不是么?

想到这里,在书房的姬康,又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旁。

目光不在看向燕国,而是注视着中原大地的其他地方。

侍候姬康的侍官令王从,看着自己的君王。在墙前的地图旁,一会儿愁眉不展,一会儿又面露微笑,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只有姬康自己知道,不管是北部辽阔的草原,还是气候湿润的南方;不管是白雪皑皑的高原,还是如今依旧树木茂盛的西域。

这些地方,统合起来都是自己的华夏,都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