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荀子来燕(上)(1 / 1)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 1465 字 8个月前

大雨过后,蓟都城内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润。

蓟宫内的草木,经过雨水的清洗过后,更加娇艳多姿。

太后姬赵氏的寝宫之内,王后粟雅与姬康的两个夫人清竹、清梅二人,都坐在太后的身旁,陪着太后唠嗑。

上半年燕、赵两国在卫地范城的大战,让太后姬赵氏心情很是不好。

赵王丹的做法,可真是把太后给气坏了。在当时,太后姬赵氏把赵国驻蓟都的使者叫来,可是一阵痛骂,甚至说出要与赵国断绝关系的狠话来。

在燕军同五国联军在卫地,生死较量的时候,整个蓟宫内的氛围亦十分沉重。

宫内的侍官与宫女,走路都小心翼翼,唯恐给自己找来麻烦。

大战结果,燕军胜利的消息传到蓟宫后,整座蓟宫一下子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起了微笑。

太后在自己的三个媳妇,进殿之后。左顾右看,没有看到自己的三个宝贝孙子、孙女。

就对三个媳妇问道:“哀家的孙子、孙女怎么没来?”

王后粟雅上前,对姬赵氏禀告道:

“太后,三个孩子都在他王上寝宫内,听王上给他们讲故事呢!”

姬赵氏“哦”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此时在姬康的寝宫之内,三个胖嘟嘟的小儿,正在听着自己的父王讲着:

“自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一个叫东胜神洲,一个叫西牛贺洲,另外两个分别叫南赡部洲与北俱芦洲……”

姬华、姬夏二人没说什么,唯有姬康的小闺女姬婳,在旁奶声奶气地道:

“父王,错了,母亲讲过,盘古开天辟地,天下分为九洲,不是四洲。”

姬康目瞪口呆,竟然无言以对。

姬华在旁则给自己的父王解了套,对自己的妹妹道:

“妹妹,父王讲的故事,是假的,不是真的。”

姬康又是一愣,好吧,你们说的都好有道理。

二儿子姬夏则是没肝没肺,摇着姬康的一个胳膊,喊叫着:

“父王,继续讲。”

姬康清清了嗓子,继续对三个小儿道:

“在这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家,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西游记的故事是很吸引人的,姬康寝殿之内,不但是三个幼儿听得津津有味,就是在旁侍候的侍官、侍女们,也都听得如醉如痴。

唯有旺财,爬在姬康的身旁,闭目养神。

不可否认,姬康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老有一股梦幻的感觉。

自从自己有了这三个孩子后,姬康才感觉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每当姬康与三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姬康都觉得格外的轻松。什么君王,什么天下,什么大势等,这些东西与自己的三个孩子相比起来,就什么也不重要了。

“……祖师道: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一个侍官进来,来到侍官令王从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从点了点头,等姬康讲的故事告一段落后,上前躬身禀奏道:

“王上,韩非大夫在宫外求见。”

“韩非求见?”姬康有点惊讶的问道。

“是的,王上。”

对姬康来说,平时难得休沐一天。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都有个默契,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没人愿意来打扰姬康。

既然这个时候求见,不用说,肯定是有重要的事了。

“让韩非大夫到亲和殿等候,寡人即可前去。”姬康吩咐道。

“诺。”王从应声,安排了人前去。

姬康让侍候三个孩子侍官、宫女把三个孩子抱走,送到他们的母亲那里。

自己站起身来,稍微穿戴整齐,在王从等侍者的陪同下,朝亲和殿走去。

按照规制,从姬康的寝殿到前方的亲和殿,是有舆车侍候、仪式随行的。但姬康登基以来,很讨厌这一套形式主义,很少坐舆车,都是步行前去。

燕国朝臣得知此事后,皆为感佩。

亲和殿门的廊道左右,宫卫们佩刀持戈,目不斜视,站得笔直。

韩非站在殿门口,眉头微皱,显然是有心事。

此时殿内传来一阵动静,韩非知道,估计自家的君王从殿后来了。

果不其然,不一会,一个侍官出来,对韩非道:

“韩非大夫,王上来了,传你进去。”

韩非随同着侍官走进殿内,看到姬康已坐在往常靠窗的桌前。

看到韩非进来,姬康摆了摆手,制止了韩非的参拜,问道:

“韩非,有何要事要禀奏寡人?”

韩非上前躬身,对姬康言道:

“启禀王上,吾师荀子来信,不知何故?已从楚国辞掉兰陵令,此时已动身前来我燕国了。故此,臣特地前来,禀报吾王。”

姬康听罢韩非的话后,脸上露出了欢喜的表情。

韩非不知道荀子为何从楚国辞官?但是姬康已从情报局那里,对此事知道的清清楚楚。

荀子辞官,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以及现在正宠信的门客李园,有着很大的关系。

做为这个时代,继孔子、孟子之后,曾三次担任过稷下学宫“祭酒”,儒家学派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荀子,天下闻名。

姬康知道,荀子不是光简单继承了儒家学说而异,而是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学派理论。可以说,荀子的儒家学说,自成一派。

荀子的儒家学说,同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荀子首先认为“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学说上,否决了另一个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性本善”学说。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其次,荀子又引进了鬼谷子的“帝王学术”,是姬康前世,华夏君王必修的学科。

身为一代大儒,荀子最为得意的几名弟子,却不是儒家人士。

不说当下效命于燕国和秦国的韩非、李斯二人,是当世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就是将来他的另一个弟子,现在年龄尚小的弟子——张苍,也被他培养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就因为此,在姬康的前世,有许多的儒家学者,都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华夏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最后,荀子是第一个在华夏历史上,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楚国的屈原一起,被世人称为“辞赋之祖”。由此可见,荀子的才华,是多么的横溢。

楚国占领鲁国之后,正好荀子辞掉了稷下学宫的“祭酒”之位,在楚国游历。

黄歇闻知,亲自拜会荀子,并任命荀子为兰陵令,想凭借荀子在天下民众以及社会中,显赫的声望,来稳定刚占据的鲁地。

但没想到,黄歇对于荀子的重用,却引起了自己宠信门客李园的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