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界碑岭关。
清晨时分,在一阵号角声中,城门被缓缓打开。
先是一列骑兵高举着军旗,从城门之处跃出,向着远处奔去。在这列骑兵的后面,排列着整齐的步兵队列,追随着骑兵的方向大步向前。
城门口,刘胜对前来给大军送行的马良言道:
“马良将军,我部主力就要南下了,上党就拜托于你了。小心你的对手“王跑跑”,这家伙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可以说王翦在上党和空仓岭的两次撤离行为,给刘胜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空仓岭之战中,等到燕军冲进秦军设置的营寨之后,看到又是空无一人。当时的第七军军长石勇气愤之下,是破口大骂:“他奶奶的,这个王翦又跑了,简直可以起名叫“王跑跑”了。”
至此以后,王翦这个“王跑跑”的绰号,就被上党的燕军广泛称呼起来了。
马良朝刘胜抱拳行礼道:“请将军放心,马良会万分防备的。”
石勇则是上前,来到马良的面前,抬起恢复好的左臂,用手拍了下马良的肩膀道:“我可记得,你小子升官后,还没有宴请我等,记着,等我们回来,你小子必须补上。”
“放心吧,等你石勇回来,我要用最好的酒来款待你,不醉不休。”
马良笑着回道。
不管是南下攻取泫氏,还是在空仓岭之战中的土攻之法,马良的两次建议让石勇记忆深刻。马良也因此获得了石勇的高度认可,两人的关系也相处的愈加融洽。
站在一旁的十二军军长马顺达,只是对马良说了声:“珍重。”
马良抱拳回礼:“顺达将军,你也珍重。”
等到刘胜、石勇、马顺达三人,骑上战马,走出界碑岭城门之后,身后传来了马良的声音:“三位将军,一路保重,马良在此等候你们凯旋归来。”
端氏城,沁水西岸。
王翦站在秦军修筑的工事高处,看着前方湍急的沁水河,以及河对岸正在忙忙碌碌修筑工事的燕军,沉默不语,也不知道心中在想着什么。
进入夏季以来,沁水河水暴涨,很是利于秦军的防守。
在这之前,燕军通过空仓岭后,对沁水河对岸的秦军,发起过两次大规模攻击。秦军依托防御工事和沁水河这道天然屏障,并没有让燕军进攻得逞。
自此以后,燕军就没有再发起过大规模的攻击,而是在沁水河东岸,像秦军一样,开始修筑起了防御工事,这就让王翦很是纳闷了。
“将军,还在想燕军为何不攻击的事么?”副将杨端和在旁问道。
“是的,燕军很是奇怪,这一个多月来,燕军进攻的次数越来越少。如今更是在河对岸开始修筑起防御工事来,这是何故?”王翦眉头紧锁着,朝杨端和回话道。
“将军,管他这么多干什么?燕军不进攻正好,我军在此据守,不让燕军从我们这里攻入河东,就是大功一件,管他们那么多干嘛!反正我军不会攻过河去的。”
….
杨端和不在意的说道。
“不对。恐怕是战局起了什么变化?否则,燕军不会不进攻的?”王翦自言自语道。
在刘胜率主力即将南下的时候,全军就开始在沁水河的东岸,突击修筑起了防御工事,并且将空仓岭上的防御工事也给完备了一下。
在马良的建议之下,刘胜他们的旗帜并没有撤下,仍然飘扬在燕军营地上方。并且在临走之际,刘胜、石勇他们,还故意站在沁水河东岸,让对岸的秦军看到他们仍在。
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很是缓慢。
虽然王翦怀疑此时的战局起了什么变化,但在没有足够讯息的状况下,根本就没有想过刘胜大军的主力,已奉命南下,更不敢冒然让秦军渡河而战。
沁水河这条天险,既然能限制燕军的进攻,也同样能限制秦军的行动。
一时间,在沁水河两岸燕秦两军,居然难得平静了下来。出现了两军都不进攻,皆在自己的一方,加固修筑自己防御工事的诡谲场面。
济水北岸的一处渡口处,信陵君看着大批的魏军,正通过搭建的浮桥,向北而行。
瞅着行进在大军前方的魏武卒,信陵君不由对身旁的魏军将领们说道:
“想我魏国,在先祖魏文候时期,大将吴起,亲自创建了我魏国最为强大的精锐重装步兵。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尤其是在阴晋之战中,我魏武卒以五万兵力,击败十倍于已的秦军,迫使秦国将河西之地割让于我魏国。可惜先祖魏文侯病殂,致使秦国猖獗如此。”
说到这里,魏无忌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内心感慨颇深。
当时的魏国,是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灭掉秦国的。在吴起魏武卒的打击之下,秦国已经摇摇欲坠,不得不求助于齐、楚两国。
齐、楚两国应秦惠公之邀,派兵攻击魏国,企图救援秦国。但魏文侯却当即立断,采取了“东守西攻”的战略,不理会齐、楚两国的进攻,准备集全国之力一举灭掉秦国。
同燕昭王灭齐一样,在关键的时候,魏文侯病逝了。
继位的魏武侯,一改魏文候订下的“东守西攻”的战略,而是采取了东西两面出击的战略,从而分散了魏国的兵力,让秦国得以苟延残喘存活了下来。
而闻名天下的魏武卒,也在魏国两面做战战略之下,被消耗殆尽。
虽然魏无忌从赵国返回大梁之后,就一直在致力于重建魏武卒,但限于如今魏国的国力,也只训练出两万魏武卒来,只有魏武卒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且装备和训练也远远不足。
按捺住自己的沮丧心情,魏无忌对身旁的魏军将领们命令道:
“现蒙武所部正在向垣雍方向逃窜,我联军各部已对其形成了包围态势。命令全军急速前进,不可贻误战机,务必将蒙武所部给围歼于此。”
….
说罢,魏无忌跃上马背,纵马而向前方奔去。
在酸枣城至垣雍的道路上,大股秦军正在行进。一面面黑色的旗帜,迎风而展。
一个斥候小校骑马来到了蒙武乘坐的战车旁,向蒙武禀报道:“启禀将军,在垣雍东侧的丘陵一带,发现有魏军营寨,兵马估计不下于十万。”
蒙武吃了一惊,对这个斥候小校问道:“看清楚了,确认是魏军而不是楚军?”
“启禀将军,我等已探看清楚,确实是魏军。”这个斥候小校回道。
“你等继续探查,务必弄清是魏军何部?”蒙武嘱咐道。
“诺。”这个斥候小校答应一声后,纵马而去。
“既然是魏军,是信陵君所部,还是北上辛垣衍所率的魏军?”蒙武喃喃自语道。
按道理来讲,不管是楚军还是魏军,此时皆不应该在此处出现的。但既然出现了,就证明自己佯攻大梁的谋划,以被联军识破。
蒙武深吸了口气,将心头涌起的烦躁压了下去,对车旁的传令官道:“派人告知前锋蒙恬,我军疲惫,让他不要贸然对敌军发起攻击。待我大军到后,再做计较。”
“诺。”传令官躬身领命。
汾城,秦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老将王龁坐在主位之上,看完前方斥候送回的情报之后,面呈焦虑之色。
燕军李牧所部在攻取了平阳城后,居然不再南下了,反而在平阳城修筑起了防御工事,休整起来,这可大大出乎了王龁的意料。
“燕军如此,这是为何呀?”王龁沉吟不语。
来到帐内的堪舆图前,王龁又仔细看了起来。
根据东面端午城王翦的军情通报,燕国上党刘胜所部,如今正在沁水河岸同秦军对峙,根本不可能西进同李牧所部会合。
“难道李牧是想将我军死死地拖在汾城?目的是不让我军南下,增援荥阳和蒙武我军。”
王龁老将军,陷入了沉思当中。
平阳城,燕军大营。
李牧坐在帐内,对副将荣岩、左宗、缚豹和王忙说道:
“我军只要待在平阳,不再南下。王龁老儿必会产生狐疑,以为我军想将其部拖在汾城,不让其南下增援荥阳和蒙武所部。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策可行,一则率军北上,主动同我军决战;二则率军退至安邑、蒲坂,以此同荥阳、函谷两地的秦军呼应。
王龁老儿预料不到的是,目前我王已让第三军、第十军,乃至一个预备役军增援我军;又让刘胜所部南下,绕轵关道而进河东。
我军要在此做好一切准备,等我援军到达或刘胜所部进入河东之后,就对王龁所部发起会战,一举而奠定河东的归属。”
说到这里,李牧起身,又缓缓说道:
“只要击败王龁所部,占据河东,我军将随时可攻入河西、关中。各位将军,弄不好,我王一统华夏的愿望,将会在你我手中实现。”
燕王康九年,七月初。
四国合纵伐秦的战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上党刘胜所部的第七军、第八军、第十二军奉姬康诏令,总计十万兵马,经高都盆地南下轵关道,绕行新垣而直趋安邑盆地。
与此同时,燕国胡归良的第三军、武阳靖的第十军,会同王容率领的一个预备役军,也经下都武阳,沿太行井陉道进入到晋阳,南下平阳增援李牧所部。
南路联军方面,燕军薄望所部十万兵马,奉命兵出卫郡,进至魏国。联军统帅魏无忌,亲率十万兵马,北渡济水,从南向蒙武所部靠拢了上去。
至此,在河东汾城、垣雍以东,一北一南,两场大的决战即将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