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张永年(1 / 1)

闻道书院。

“知道为什么打你吗?”王珍问道。

他如今已经很有教书先生的样子,此时脸上挂着温和的笑。

但他手里的戒尺却一点都不温和。

“啪”的一声。

一点都没有留力。

王珰捂着手,几乎要哭出来,他极有些气苦,嘟囔道:“我经义写得不好。”

“你只有经义写得不好吗?”王珍气极而笑。

“堂兄……”王珰拖长了声音撒娇道。

王珍扳起脸:“这里是学堂,叫我先生。”

“我不是读书的料啊。”王珰极是委屈,“我一看书本,头就痛。”

“这便是我打你的原因。”王珍道:“你以为让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王珰答道:“考科举、光宗耀宗!”

“你考得上吗?”

“堂……先生,你就别逗我了。我当然考不上啊。”

理所当然的语气。

“所以你就想着,混两年,便回家里去管个铺子,再混一辈子?”

“嘿嘿。”王珰摸了摸后脑勺,心道:要是家里月银发得足,不管铺子也是可以的。

“我这一戒尺,打得便是你这样的想法。”王珍道:“以前在家里我不管你。但现在我是你的先生。你记住教你读书不是为了让你有功名,而是让你知道世间的道理。”

“这天下间,绝大多数人都是愚民,日子浑浑噩噩的一辈子就过去了。而你今日坐在这学堂里,是万万计的孩子可望不可得之事。”

“你既得了这样的福缘,便要给世间回报些福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男儿终归要选一条路走……”

“你读了书,看明了世间的道理,以后才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王珰一幅惭愧的样子。

王珍叹了一口气,兴意阑珊起来。

他知道自己就算将道理说破天,王珰过几日还是会故态萌发。

劝人向学,其实没什么意思。

将这孩子打发了,一袭长衫的王珍便迈步出了闻道书院。

没想到却在门外见到了一人。

“王兄。”

“永年兄。”王珍有些意外,拱了拱手,又笑道:“我该称你张都司才是。”

时任巡捕营都司的张永年今天没有穿官服,一身粗布麻衣,看起来像个普通武夫。

他看起来似乎是,特意在这里等王珍的。

张永年上前,亲热地揽过王珍的肩,笑道:“王兄若是要这样,我便得称你为恩公了。”

王珍便苦笑摆手。

张永年又道:“当年若非你一饭之恩。张某早已饿死街头……”

两人便寻了一个酒楼,点了饭菜坐下。

如今禁止酿酒,市面上只有些现存的酒,价格极高,张永年却是随身带了个酒囊,拿碗倒了两碗,与王珍碰了碰。

两人这些年都在京中,交情虽深,联系却少。

对于王珍而言,巡捕营都司张永年,是他最后的底牌。

张永年从一介白丁,一路做到蓟镇游击,最后入主巡捕营,其人不仅有能耐,还有些义气。

耿当来带王笑去巡捕营认人时,王珍开口说过‘鄙人与贵都司张大人相熟’。

王珍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王珍自己,也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今天一见面,王珍便知道,张永年有事相求。

自己不过商贾子,书院一教书匠,却不知还能帮到他什么?

事不急着说,两人无非是先吃着菜,谈些有的没的。

“我在巡捕营这些年,才知道在楚朝想做点事有多难!”张永年道:“只说这巡捕营小小的一亩三分地,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人人都想捞银子……”

张永年说着,摇了摇头,叹道:“当年到任时还想大干一番,如果却已又蹉跎了三年。”

王珍道:“这些年你做得不错。我时常留意你的事,你重用的耿叔白是个捕盗的人才。另外巡捕营虽还有些捞银的勾当,却还算是与人交易,没有如五城兵马司那般欺压京中百姓……如今这样的年景,能做到这样,你已经算是尽力了。”

张永年将酒囊里最后一点酒倒尽,举碗又与王珍碰了最后一杯。

“话不多说,王兄懂我!”

一句‘懂我’,他目光中便闪过些隐隐的水花。

最后一碗酒一饮而言,张永年径直开口道:“我今天来,有事想求你。”

“但说无妨。”

张永年道:“我想当太平司指挥使。”

王珍一愣。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刚才他心里猜来猜去,实在不明白张永年有什么事能求到自己。

本还以为,是缺银子或者缺酒。

王珍道:“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

张永年道:“王兄没听错,我想当太平司指挥使,求王兄帮我。”

王珍道:“我如今,在闻道书院教书。”

“我知道。”

“我只是区区教书先生一个。”

张永年转头看看门外。

守在门口的是他的心腹耿正白,不虞有人偷听。

张永年沉吟道:“我思来想去,只有王兄你能帮我。我要想当太平司指挥使,关键在于东厂提督王芳的态度,如今想巴结他的人很多。但王芳是陛下身边的人,一般人求不到宫里,只能求到他的义子那里……”

王珍便明白过来,坦诚道:“我二弟王珠曾贿赂过王芳。我回去后会替你与他说,其中要多少银钱我替你出。”

张永年深深看了王珍一眼。

王珍问都没一句“你为何要谋这一个职位”,这其中的理解与信任自是难言。

张永年也不多说,这一眼,将这桩份记下来,他去是摆摆手,道:“事情不一样,选附马时是嘉宁伯当大干系,你们才能收买得了王芳。太平司指挥使一职干系重大,不是银钱有用的。”

王珍便有些疑惑起来。

却听张永年缓缓道:“令弟……王笑,才是能改变王芳态度的人。”

王珍愕然。

“你也没想到吧?”张永年道:“若非我消息灵通,我也想不到。”

他极有些神秘,压低声音道:“如今这禁酒一事,是令弟的手笔吧?又让东厂来收购酒商的粮食,这其中,令弟必与王芳有很深的合作。”

王珍苦笑不已。

张永年又道:“你可知,昨夜王芳与太平司佥事张旭撕破脸了。”

王珍眉毛一挑:“你如何知道这些事?”

“既然想要这个位置,自然要未雨绸缪。”张永年道:“这些年我便是将巡捕营里的心腹当成太平司的暗探一般操练。”

“王芳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投靠过去,正是火中送炭。但还缺一个够份量的引见人,便想来求王兄,如今令弟与王芳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