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朱元璋的震惊(1 / 1)

一向面着数万蒙古大军都是面不改色,天崩不惊的朱棣,这会的声音,居然有些微微发颤。

不过。

朱元璋却是没有任何嘲笑的心思。

在听完朱棣的话,朱元璋也是不可置信,随之又是混身激动的发颤。

“北平府百姓家中的存粮,已经足够在灾荒之年,一年的吃食?”

朱棣:“回父皇,儿臣虽没有仔细了解过,但每一家所囤的粮食,都足够他们半年吃食!”

朱元璋脸色一沉,“还有半年呢?”

朱棣连忙回道:“父皇,北平府的百姓们,他们每年都会将粮食售卖给儿臣所组建粮铺。

儿臣将那些粮食都储存起来,哪怕是到了灾荒之年,也可再次稍微溢价,在儿臣不赔钱的情况下,卖给那些百姓们。

再加上北平府还有诸多广积仓、预备仓,还有义仓等粮仓。

足够那些百姓们,吃食一年之久!”

朱元璋两眼发光,他对粮食这些东西,最是敏感。

朱棣这么一说,朱元璋已经可以想象到,北平府是有多么不缺粮!

因为。

朱元璋心中,更为震撼。

北平府还有赈灾粮,还有周边各个州府粮商会运粮过去。

这种盛况,哪怕是一向以富饶之称的扬州苏州都不如。

朱元璋再次问道:“灾荒之年,北平府的百姓们何来钱财购买粮食?”

朱棣回道:“父皇,北平府的百姓们个个也都有钱。他们售卖粮食、棉花、棉布、辣椒,便赚到不少钱财。

而且,到了农闲之时,北平府还有足够的工坊与工程,可让北平府所有青壮,都去干活赚钱……”

“仅仅这两年下来,北平府一众百姓之中,便已经有三成,建起来青砖水泥房屋!”

朱元璋不由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有那么多的百姓,都建了青砖水泥房子?”

“正是!”

朱棣缓缓点头。

“甚好,甚好啊!”

朱元璋瞬间激动起来,在乡村,只有建造房屋,此能最是体现那些百姓们的家中钱财状况。

尤其是,还是建造价格极贵的青砖水泥房屋。

想着,朱元璋再次问道:“北平府百姓们那般富裕,北平府的士绅官吏们,可有盘剥压榨现象?”

朱棣淡淡一笑,便说道:“回父皇,之前倒是有过。

不过,郭卿给那些士绅们,都指点出新的赚钱道路。

比如,那些百姓们建造房屋的青砖,便是那些士绅们砖窑烧制出来的;

孩儿还允许那些士绅,可参与北平府与高丽燕国的商贸……”

“有很多士绅,并不是天生的劣绅,相反很多士绅,都希望与乡邻和睦,当一个良善之家。

再加上,他们家中的子弟,想要参加科举,或是进入北平府书院学习,都由咱燕王府控制着。

哪怕是有些士绅想要盘剥百姓,也不敢行动!”

“至于那些官吏,没有士绅给他们遮掩,他们只要敢生出什么坏心思,立马会有百姓向咱燕王府禀报。

咱能向朝堂奏告弹劾……”

朱元璋一脸激动的问道:“如此,北平府吏治已经这般清明了?”

朱棣自豪道:“回父皇,此事千真万确!”

“甚好,甚好啊,咱没想到,咱的大明,居然还有这么一处大同之地……”

朱元璋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但很快却是想起什么,脸色一沉。

“那为何没有人向咱奏报这些?”

朱棣一愣,“父皇恕罪,孩儿以为此事会有巡察御史,或是北平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一众官吏向父皇奏禀呢!”

“一群贼官!”

朱元璋眯着眼睛,寒声道。

朱棣也想明白了什么,有些不屑的嗤笑一声。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便又朝着郭安问道:“咱记得,咱沿着长江、黄河、长城布置的那三条藩王防线,就是被你给看破的。

那你说说,咱这三条防线如何?”

听此,朱棣与朱高炽两人急忙看向郭安,眼中满是急色。

郭安也是心中一惊,连忙恭恭敬敬说道:“回禀陛下,此三条防线可外防北方异族,内可抵御藩王作乱,可固大明数百年江山社稷。

陛下长算远略,天下无人能及!”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自得,这三条防线,他可是研究了数年,根据汉唐宋元的历史,才想出来的。

他相信,哪怕是后世大明的君王如同赵宋朝那般昏庸无能,只要有这三条防线在,也能给他的大明延续国运。

突然,想起什么,朱元璋再次问道:“但是,如果后世之君想要削藩,破坏咱这三条防线,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旁,朱棣心头再次一惊。

“这……”

郭安一愣,连忙拱手行礼,“还请陛下恕罪,微臣无能,只会赚钱,或是研究一些工匠之物,这般长远策略,实在是不知如何去思索。”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郭安半晌,有些不悦道:“你当知,咱自打大明建立起,就戒奢崇俭。

哪怕是强如盛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但到了最后,也是因为纵情声色,导致唐朝走上衰败!”

听此,朱棣与朱高炽两脸色顿时一变,他们二人确实已经习惯奢侈了!

郭安心中一禀,他居然忘记了这茬,老朱最是痛恶贪污与奢侈。

“陛下恕罪,微臣也不喜欢铺张浪费,奢侈无度!”

“哦?”

朱元璋轻笑道,“那你说说,你为何还要努力赚钱?”

郭安轻叹一声,连忙道:“回禀陛下,因为微臣发现,钱财虽然可蒙蔽人的心智,让人们纵情声色,沉迷无度。

<div class="contentadv"> 但是,没钱更是不可,会使人饿死,会使人变成恶鬼……”

“而且,古代先贤,对于钱财,也是鼓励态度。如孔圣人便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荀子也说过,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

“微臣愚以为,像北平府那般,让百姓们都有钱,士绅官吏兵将们也都有钱,再由太子殿下在上面镇着,下面各方皆不敢随意违法乱纪,如此才可使得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啊……”

朱元璋眉头舒展,喃喃自语道,“此种王朝,是多少帝王的夙愿,但又有何人能做到呢?”

郭安道:“所以,微臣想要带着整个天下赚钱,让他们看到希望!”

“全天下人赚钱?“

朱元璋扭头看了一眼郭安,不由不屑道:“你可知整个大明有多少人?”

郭安老实说道:“陛下恕罪,微臣不知!”

朱元璋说道:“你连整个大明有多少人都不知,居然敢妄言,要带着全天下人赚钱?”

这会,朱元璋对郭安的印象,又再一次降低。

太天真了!比那些蠢书生,还要幼稚!

“微臣愿竭尽全力!”

郭安老老实实说道。

朱元璋目光一闪,紧紧盯着郭安问道:“你心中可是已经有了些想法?”

郭安不由被吓了一跳,连忙说道:“陛下慧眼如炬,微臣佩服至极!”

朱元璋不由好奇问道:“给咱说说,你这位燕王府的郭财神又有了何种赚钱方法?”

“此乃外人戏言,微臣愧不敢当!”

郭安连忙赔笑道。

朱元璋不语,仍是静静的看着郭安。

郭安连忙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愤然,凭什么北方那些蒙古人,不用耕作,整日骑在马背上喝酒吃肉。

若是没了吃食,就来抢夺我们汉人的钱财粮食与女人!

还有,那些倭贼弱小之时,唐朝教导他们中原文化,给他们送去那么多的物件与知识。

而到了现如今,他们居然恩将仇报,整日劫掠我大明沿海城池……”

“所以,你想抢那些海外蛮夷?”

朱元璋神情一怔,便说道:“但是你应知,海外蛮夷皆贫瘠不堪,我大明派兵远征,得不偿失!”

郭安回道:“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可知燕王府在倭国的那座银矿,一年可煅烧出多少银子来?”

“嗯?”

朱元璋愣了下,随即满脸疑惑的问道:“不是二百万两?”

郭安看向朱棣。

朱棣得意道:“爹,我燕王府只是派去倭国数十个银匠,打了几个矿洞,现在每个月便可煅烧三十多万两银子。

另外,咱燕王府派出的匠人,不仅仅只发现了那一处银矿。

在倭国别的地方,还陆续发现三四座银矿。

甚至,去年还发现一处金矿。

这些银矿金矿储存量都极其丰富,估计开采个两三百年,都不成问题……

只不过,这两年我燕王府一直忙于治理高丽燕国,没有专心倭国。

因而,这些银矿、金矿都没有怎么开采。”

“等到高丽治理三四年之后,整个高丽人都归心咱燕王府……咱大明,那孩儿便可大量派遣官吏,前去倭国。

另外,这几年再给倭国运送去大量的机械与设备,再招募一些经验丰富的匠人。

到那时候,倭国的银矿一个月开采个上白万两银子,应该问题不大!”

“嘶……”

朱元璋眼睛顿时瞪的大佬,满脸震惊的盯着朱棣,急切的问道。

“你小子没有哄咱开心?”

朱棣连忙说道:“爹,孩儿怎么敢欺骗您?”

朱元璋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大明也有很多银矿,哪怕是没有一百,也有六七十个。

但是,这些银矿,不是含银极少,便是矿小,挖掘起来也困难,成本高。

尽管如此,大明还是苦哈哈的开采着。

一年下来,也才能煅烧出两三百万两银子。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往日他视为贫瘠之地的倭国,居然有可以比大明那数十个银矿加起来还要多。

如此,今后的大明怎么还会缺少银子?

想着,朱元璋下意识打了个激灵,看向郭安,眼中满是柔光。

“郭卿被北平府那些人称呼为财神爷,果然没有一丝虚假!”

郭安连忙回道:“陛下谬赞了,此事多亏太子殿下信任微臣!

好在,倭国那一片贫瘠之地,也未让太子殿下与微臣失望!”

朱元璋微微一笑,随即便死死的盯着朱棣,冷声道。

“你小子要不是当了太子,这么大的事情,是不是还要瞒着咱?”

朱棣顿一脸苦笑。

“爹,孩儿也有家了,也要为家中这几个小子考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