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工业里程碑(1 / 1)

《堡宗别闹》

刘敬笑道:“牟斌私信告诉微臣,那些勋贵们很有钱,为了活命甚至争取承宣布政使司的官职,也愿意拿出来。”

朱见济挥挥手,“此事锦衣卫东北卫所拿捏了就行,嗯……你转告牟斌,适可而止,要知道什么是该他们的,什么是该国家的,毕竟韩明浍等人不会死。”

言下之意,不要贪心挖国家的墙角。

事后要对账的。

刘敬领旨,“微臣一定告诫朝鲜的儿郎们。”

说完行且礼告退。

朱见济对张让道:“让其他人一起进来罢。”

兵部尚书何健、户部尚书张泰、工部尚书杭敏、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英三人入内行礼,免礼之后,朱见济道:“杭尚书先说工部的事情罢。”

军事大事留到最后来裁决。

杭敏便道:“陛下,工部下辖的国家电力集团已经成立,并且和皇家电力集团联手,准备先在浙江把皇家电力集团规划的那座大坝修建起来。”

电力网络,还是优先发展经济好的区域。

朱见济点头,“和皇家电力公司的合作,不要因为这是朕的产业,工部这边就徇私,要严格按照流程,电力系统还是要以国家为主体,等电力系统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朕是会把皇家电力公司卖给朝廷的,电力以后会是重要的资源,所以还是要由国家掌控比较好。”

杭敏等人大感意外。

其实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到,电力以后会很赚钱。

而皇家电力公司作为皇室产业,有着各种先天优势,只要经营得当,会给天子的内承运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陛下竟然愿意在合适的时候卖给朝廷。

不愧是圣君广安帝!

杭敏继续道:“目前全国主要的水泥官道的干线都进入陆续竣工时期,很多干道已经开始火车站的修建了,请陛下示下下一步操作。”

朱见济道:“蒸汽火车站的修建,规模不要修太大,满足需求就行了,毕竟水泥官道上架两根铁轨跑火车,对水泥官道的承压是个巨大的考验,我们花费如此巨资修建如此官道,被蒸汽火车压烂了,可不怎么划算,因为等工部这边事情稍微少一些,就要动工全国的铁路网络了。”

其实已经在修铁路了。

从经济在福建泉州的铁路,休养生息那几年就已经立项,并且福建境内已经修了不少——要不然朱见济也不会对刘敬叫穷了。

国家看起来是很有钱。

可也不看看,国家花钱的地方有多少!

到处都在花钱。

杭敏道:“铁路的事情,工部这边一直安排了专人沿着全国的水泥官道线路进行地质勘测和图纸测绘,陛下你也知道,铁路对地质的要求,其实要高于水泥官道。”

承重就不一样。

朱见济道:“铁路修建的话,国内的要继续勘测地质和绘制线路,当下先做一点更迫切的线路出来,工部那边继续招募有识之士,并且投入重点的人力财力,先修一条贯穿中南半岛到广西、云南的铁路出来,并要勾连福建。”

….

必须尽可能的把中南半岛的资源运输回国内。

而有了铁路和水泥官道,大明对中南半岛的掌控,将形成绝对的牢固之势,而大明只要有中南半岛和朝鲜这两个吸血池,前途不可限量。

杭敏道:“此事陛下你早就指示过了啊,而工部早就在做相关工作了,最迟再有一个月,中南半岛的铁路规划线路和地质勘测工作,就能形成图纸送递文华殿。”

朱见济道:“朕知道,对了,要把满剌加勾连起来!”

杭敏道:“遵旨。”

朱见济又道:“工部还有事情?”

杭敏哈哈一笑,“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朱见济:“……”

怎么连老舅现在也学会了这一套,我广安帝朱见济的马屁这么好拍吗?

问道:“何喜之有?”

杭敏道:“工科院经过多年呕心沥血夙兴夜寐的研发,终于在昨日试车了以电力为驱动的各式机床,运转良好,效率和机能远高于水力机床!”

这将是大明工业化的里程碑!

朱见济大喜过望,“相关部件需求的性能水平,炼钢工艺能满足了?”

杭敏道:“炼钢工艺的提升,都是平日里一些小事,就没有上报文华殿了,实际上这些年我大明炼钢工艺突飞猛进,各项生产流程都在不断提升,受限于的还是少量矿石的冶炼,不过好在工科院化工组那边从没懈怠,通过他们的实验,加上炼钢厂自己的实验,研发出了许多少量金属矿石的冶炼和提纯,而有了这些少量金属的添加,再加上对炼钢炉的改造、耐火砖的提升,使得炉温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炼钢工艺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这是陛下一些列工业改革下逐渐长出来的果实,属于润物无声的成果!在此期间,不仅炼钢工艺得到了提升,陶瓷、琉璃、化工等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先进理论和实操工艺,更是涌现了一大堆的人才,宛若星空之璀璨!”

朱见济笑了。

果然,我中华神州从来不缺人才,只要自己提供了理念和思想,形成了动力和潮流,大明的工业就可以自己不断的进步、完善!

这才是大明走向近现代工业的光明大道!

靠自己一个人的推动,很难。

还是得全民启智。

问道:“目前有些什么电力机床?”

杭敏不假思索:“车床、铣床、冲床、剪切床……之前所有水力的机床,都只需要把水力驱动部件改成电力部件。”

顿了一下,“不过电力需求很大,官厅水库那边,可能还要增加一两组发电机组。”

朱见济点头,“此事工部通告皇家电力公司即可。”

杭敏领旨。

朱见济又看向督察员左都御史朱英,“都察院这边有事?”

朱英立即道:“关于中南半岛那边的事情,都察院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迹象,有较多我大明官员坑瀣一气打压本土出身的官员,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许多贪腐事情,此事若不及时扼制,只怕会影响我大明在中南半岛的民心。”

都察院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下沉到地方后,虽然是公检法体系中的一环,但对官员的监督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何时秋风悲画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