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日子会好起来的!(求订阅!!)(1 / 1)

要考试?

文武百官先是一愣,随后心里颇为不屑的一笑。

特别是文官,他们要么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要么就是世家子弟,肚子装的全是墨水!

况且这考试还只是考常识,能有多少难度,又怎么可能难得了他们!

不过

凭什么是欧阳伦给他们出题,这不就等同于大家都要听他欧阳伦的么!

这如何能够受得了。

最不爽的就是李善长了,当即站出来道:“陛下,老臣理解欧阳驸马为大明选拔人才的好意!”

“不过.这两年欧阳驸马先是增加了公务员招考、教师资格考试等等,如今又要对官员进行选报考试,在老臣看来欧阳驸马这是以考试之名,行私事!”

“一方面耗费朝廷钱财,一方面身为主考官,获得不菲的声望,拉拢人心!!”

“这些招数对付普通百姓也就算了,如今还要把手伸到官员当中来,老臣不得不站出来制止了!”

李善长本以为这次能够得到不少官员的符合,不过等李善长说完之后,附和者少之又少,这就让李善长有些尴尬了。

官员们之所以这次没有站在李善长这一边,主要还是因为利益。

“京平铁路”项目.就是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

刚开始很多官员都没有资格去分的,可是刚刚欧阳伦、皇帝朱标都已经发话,那就是要招募人才加入其中,这就等同于开了条口子。

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招募考试。

参加招募考试,就有机会加入项目部,要是跟着李善长一起否定招募考试,那就等同于他们自己把这条路给堵死。

“京成铁路”已经定下来,看皇帝朱标和太上皇朱元璋的态度是不可能更改的,而欧阳伦作为技术核心更是无法取代的,既然解决不了欧阳伦,那就只有加入!

这些年大家也都不是傻子,但凡是欧阳伦主导的项目,就没有不赚钱,赚的都是干净钱,根本不怕差,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可都猛加政绩的,到了年底轻轻松松那个比较高的政绩评分,年终奖还能狠狠拿上一笔,光是这些收入就能让自己活得很好了。

谁跟钱过不去啊!

声援李善长的寥寥几人,这就导致反对声浪不足。

就在李善长疑惑懵逼的时候。

朱标见状,抓住机会,当即开口道:“看来朕已经明白诸位爱卿的想法了!”

“京平铁路的重要性,朕就不再多说,其他规划朕也不打算改变,朕现在就只有一句话,全力支持京平铁路,全力支持欧阳驸马,争取让京平铁路顺利通车!”

“只要京平铁路建成,诸位爱卿皆是功臣!!”

朱标话音刚落。

这边朱元璋就轻咳两声,接着开口道:“皇帝说完,那咱也说两句!”

“咱老了!但咱也想要亲眼看看大明第一条铁路建成,诸位爱卿可不要让咱失望啊!”

这话语气并不重。

但是朝堂上站着的文武百官都跟了朱元璋多年的老臣,他们自然清楚,朱元璋越是这样说,这句话的含义越重。

一句话不要让他失望,就相当于是再警告,这铁路必须得修,而且还得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修好,谁要是敢阻拦,那就是站在了朱元璋的对立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即便李善长有再多的想法以及想说的话,此时也只能是硬憋回去!

朝堂之上一片安静。

“皇帝你继续早朝吧!”

“是父皇!”

随着早朝结束。

朝廷要修建京平铁路的消息,也是瞬间传遍整个京城,并且以惊人速度向外传播。

有了皇帝朱标、太上皇朱元璋的拍板,事情自然是畅通无阻的推进起来。

李善长和淮西党自然是不乐意,但在大势面前,他们的反对并没有什么用,况且朱元璋已经明里暗里警告了李善长,李善长在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后,也是不敢阻挠。

“同时面对陛下、太上皇、欧阳伦哎.”

李善长叹息一声。

他何尝不想扭转乾坤,但是现实却是不允许。

不过李善长倒也并非觉得这一次是欧阳伦完全赢,淮西党也并非完全输了。

“还请老师切勿灰心,我们可还没输呢!”

“京平铁路如此大工程且是想修好就修好的,当初秦始皇修长城,动用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最后秦始皇不也没有活着看到长城么!”

“在学生看来,这京平铁路的修建难度比修长城还要难上十倍百倍不止,长城只不过是沿着路线修建就是,山峰越高越好,可是铁路不同,必须尽可能的平整,也就是说遇到低谷,他欧阳伦就得把低谷填平,遇到高山,他欧阳伦就得把高山移平,如此大得工程量,学生以为就算给欧阳伦十年也未必能将铁路修通!!”

“时间一长,根本不用我们动手,陛下就会忍不住收拾欧阳伦,而咱们只需要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力即可!”

黄子澄开口道。

听到这番话,里李善长满意的笑了起来,“还是子澄知我啊!”

“其实一开始老夫就知道,京平铁路这事根本阻止不了,欧阳伦将这个饼画得太好了!就算是我听了那火车铁路的规划,心里也是极为心动!”

“说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与其在要不要修京平铁路上与陛下、太上皇、欧阳伦为敌,不如退一步,让欧阳伦一头扎进去,欧阳伦现在是风光,可再过一段时间那就不一定了!”

“不过咱们也不能光看着欧阳伦,咱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老夫打算把你和齐泰以及咱们淮西党其他的年轻人才都送去项目部,你们进去之后也不用拖后腿找事什么的,好好学好好看,说不定日后有大用处!”

“老师深谋远虑,学生学到了!”黄子澄拱手道:“也请老师放心,学生若是去了项目部,也绝对不会丢老师以及淮西党的脸面!”

“好!好啊!”李善长欣慰的捋了捋胡须,另外一只手则是拍了拍黄子澄的肩膀,“子澄,为师老了,淮西党今后可就靠你们了!”

“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京平铁路上,淮西党会全力培养你们,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早已被你们甩在身后!!”

“到那个时候,优势依在我们淮西子弟手中。”

大明朝即将修建京平铁路这件事情,各大报刊自然是要大肆报道的。

“震惊!!我大明将会拥有跑不死的铁马!”

“什么是铁路?什么是火车?请听我给大家满满介绍!”

“京平铁路堪比长城的又一壮举!!”

“财富新方向,京平铁路!”

“京平铁路开建,股市相关股票保障!”

“这些城镇即将起飞,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紧接着又有诸多报纸报道更多消息。

“京平铁路已经确定修建,项目部已经建立,欧阳驸马掌权!”

“欧阳驸马表示,为了能够顺利修建京平铁路,将组建庞大的建筑队伍,想要加入的赶紧去报名!”

“欧阳驸马还说.项目部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都需要,不过得先参加考试才行,只有考试通过了,才能够加入项目部!”

“这次考试乃是一次尝试考试,无论官职、无论背景,只要满足基本条件者都可以报名!”

“卧槽!要是能够顺利加入项目部,岂不是要平步青云了?”

“不行,我得去报名!!”

随着报纸的各种宣传,以及大明百姓之间口口相传,这场招募考试被所有人知道。

大家也都清楚,这一次招募考试,或许就是他们这些平明百姓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对于招募考试,吏部这边也是提前得到了欧阳论的指示,将会在各地县城举办考点,也就是说谁都能够参加!

当然前提是满足条件。

考试条件也很简单,第一个是年龄限制,得在三十五岁之内,十五岁以上,第二个得是大明子民,有作奸犯科的经历不要,第三个得是身体健康,拥护大明王朝。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报考,同时交一笔考试费用即可。

至于考试内容,朝廷也是通过各大官媒进行了刊登,主要是引用了大明九年义务教育前六年级教学内容,说白了就是小学知识。

直接轰动整个大明,百姓们无不讨论这次得招募考试,符合报考资格的也都纷纷报名。

“你们报名了么?”

“当然报名了,报名费用仅需要五十文钱,而且考试也只是到县城去,不用跑那么远!”

“我也报名了,我听说这次招募考试可是要全国排名的,很多有学之士都报名了,不求能够靠中,只想会一会天下才子啊!”

“对对,招考公告上可是说得很清楚,到时候会出考试排名的,成绩一出来你就知道自己在整个县排第几,整个行省、乃至全国的排名!”

“我还听说,这次压卷的可是锦衣卫、税务稽查司以及最为精锐的警卫军,同时从京城出发,运到大明各县,以此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你们也不看看这是谁主持的,欧阳驸马啊!他光是站在那里,就没人敢乱来!”

“就是!”

“我现在很是期待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名次了,若是能够进入项目部,此生怕是要平步青云,干出一番事业!”

“参与到修京平铁路,我家族谱怕是为我单开一页!”

辽东行省。

自从辽东之地被大明收复之后,这里就已经正式成为行省之一。

由于靠近北直隶,所以辽东行省这两年发展得比较迅速,当然和北直隶是没法比的。

不少百姓才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行省内一处偏远乡村中。

十七岁的赵珲将烧好的药端给躺在病榻上的母亲。

“母亲药好了,起来喝药吧!”

赵母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含心疼和愧疚道:“珲儿,是娘拖累你了!你爹走得早,为娘又是一个病秧子”

“母亲快别说了!”

“日子会好起来的!”

赵珲宽慰道:“如今大明是欧阳驸马掌权,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儿子即便没钱也能去学院读书!”

“学院的老师说了,像咱们这种穷苦百姓,读书就是咱们唯一的出路,虽然孩儿觉得他说得有不对,但目前的确是这样的!”

“学院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还特意给孩儿申请了助学补助,孩儿读书之余还能去打工,如此娘的药钱和孩儿的读书的费用就都有着落了。”

听到赵珲这话,赵母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笑着道:“我儿真是聪慧能干!只是娘心疼啊!咳咳!”

“娘,儿子还有个好消息跟娘分享,朝廷即将举办招募考试,据说是为了修建京平铁路招募人才,若是能够考上,便能成为项目部的一名员工,据说待遇不输官员以及国企公务员,日后也有机会直接转入如国企,甚至是直接做官!”

“儿子已经报考了,只要儿子能够考上,咱家的日子会更好,到时候儿子带母亲去京城,请那里的医生给母亲看病!”

“好好!母亲等着!”赵母用手抚摸儿子赵珲的脸颊,“在娘心目中,我儿是最棒的,一定要注意身体。”

“嗯嗯,娘你喝药!”赵珲见母亲脸色好了不少,连忙将药送上。

“好,我喝,娘还想看到我儿金榜题名、娶妻生子呢!”或许是心里有了指望,赵母人也精神了许多,安心喝药起来。

安顿好母亲。

赵珲便背着书袋,走上一个时辰的山路,来到镇上,先是在一家书店当小肆做兼职,一直忙到下午,赵珲这才来到书馆,开始学习。

书馆是朝廷修建的公共之所,无论男女老少皆可来此读书,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保持安静、爱惜书籍。

这对于赵珲来说,绝对是读书学习的最佳地方,在这里和赵珲一样认真读书的少年很多,他们专心的阅读自己手里的书籍,根本不会去打搅他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