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第86章 刘彻:朕有点喜欢曹操了。(1 / 1)

第86章 刘彻:朕有点喜欢曹操了。

【曹操对于放跑了刘备那是十分的后悔,但他此时没功夫理会刘备了。】

【因为北边那个大的已经开始看着他了。】

……

天幕上,东汉十三州的地图浮现于空。

北方的袁绍横跨冀州、幽州。

南方的曹操占领兖州、豫州。

双方对峙着。

……

【公元199年三月,袁绍攻破易京楼,公孙瓒自焚而死。】

【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控制河内郡。】

【灭了公孙瓒没有后顾之忧后,袁绍把目光放到了势力已经威胁到他的曹操身上。】

【两大势力之间的冲突和对决,已经到了无可避免的地步。】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依然没想明白。

曹操是怎么达到这个地步的?

奉天子以讨不臣?

说的好听,但没几个人真的会把汉献帝当回事。

最终靠的还是军事实力。

问题是,军事实力的后面是要有强大的后勤支援的。

换句话说,要有很多很多的粮食。

三十万青州兵,百万黄巾,加上兖州本地的人口。

他是怎么做到以一州之地供养这么多人的同时还有余力去奉天子和讨不臣的?

他的粮食是哪来的?

……

天幕上,

一位风流倜傥,十分不羁的文人正冲曹操滔滔不绝着:

“高祖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最终打败了项羽。公所知也。”

“高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

“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画面一转。

荀彧也对曹操说出了类似的四胜四败论。

……

【面对横跨冀、幽两州的北方霸主袁绍,曹操是有点底气不足的。】

【但曹操底气不足,他的谋士郭嘉和荀彧那底气可是十分的足!】

【而他们信心十足的底气,除了一堆兵法上的双方君主对比外,更重要的就是在“奉天子”那年所实行的屯田制。】

【所谓的屯田制,简单来说就是将无主的荒田收为国有,然后让流民按军队编制编成组,政府出土地、种子、农具、耕牛,由他们耕种。】

【所得收成由朝堂和农民按比例分成。】

【结果可以说是十分成功,“一岁得谷百万斛”。】

【此后,曹操开始招募流民,在各州郡推广屯田。】

【曹操推行屯田后,“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五年中,仓廪丰实”。】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有粮、有兵、有将、有大义!郭嘉荀彧等人不管怎么看也不觉得曹操会输。】

……

大秦,

嬴政奋笔疾书!

有秦国的军耕制度为参考,嬴政瞬间明白了这条政策对他现在多有用!甚至比蒙恬写的屯田策更好!

他一眼就看透了屯田制里最重要的一点!

军民一体!

兵农合一!

瞬间激荡出的想法让嬴政兴奋不已!

你们不是说没粮食吗?

不是不想出去吗?

寡人就给你们这个屯田制度!

一路屯田一路打!

寡人就不信你们六国能忍得住!

都给寡人滚蛋!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摸着下巴,看着天幕上的屯田制。

脑海中突然有了一丝想法。

屯田、军屯、民屯…

豪强、流民、西域…

嗯?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天幕上播放他的未来时,曾说起他未来采用了一位名叫赵充国的将领的屯田策,在边境戍边!

效果也很好!

“来人!召桑弘羊进宫!”

刘彻突然兴奋起来!

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将陵邑制度和屯田制度稍微那么捏合一下!

反正也是要迁移豪强,朕也不跟伱们计较了!

你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佃户、部属、从吏等去边境屯田。

西域那边那么大的地方,你们爱占多少占多少!

放心!朕以大汉天子之名做为担保!

汉军会保护你们的!

就是这个保护费每年要按时交一下。

这不过分吧?

还有,种子和农具你们也是要买一下的。

投资吗。

至于说不愿意去边境……

刘彻笑出声。

那就怪不得朕了!

嗯,可以细细的琢磨一下。

随后看着天幕里的曹操,笑道:

“不错,朕开始有点喜欢你。”

一旁的卫子夫顿时瞪大了眼睛!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恍然大悟!

这是武帝时期的屯田之策,只不过是从戍边的军屯变成了民屯!

从策略变成了制度!

妙啊!

经历乱世的刘秀想着这个制度,越想越妙!

原来的屯田策都只是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只解决边境部队之需!

而若是推行成制度……

嗯……

刘秀突然冷静下来。

不行啊……

这个制度只适合乱世之时或者扩张之时。

现在天下太平,土地都以分清,用不上啊。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捻须缓缓问道:

“知道如今的府兵制是如何来的吗?”

李承乾精神一振!

这题会!学过!

“府兵制起于西魏,自武德时期完善,最后在阿耶的手中兴盛!”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承乾:

“答非所问!”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时训练,战时则从军打仗。”

本来低头的李承乾一听,立马惊异道:

“咦?这跟魏武帝的屯田制有点相似啊?”

李世民看着懂了又没完全懂的李承乾,无奈说道:

“曹操的屯田制,就是府兵制的前身。”

看着天幕,李世民追忆着过往。

“乱世之中的军队,很容易变成有组织的劫掠匪徒,以战争抢夺的方式喂饱自己,进而壮大规模。”

“曹操最大的功劳就是改变了这种模式,他用军队的组织与行为来进行农耕生产,又用治理军队的方式管理农耕生产。”

“将不直接介入战斗的一部分士兵转化为农夫,逐渐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模式,为军队建立了可以自给自足的基础。”

想到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李世民不由变换了脸色。

“并且,曹操还采取了另一项措施,那就是招募附近的豪强士绅,让他们将自己所有的佃户一并带过来。”

“这些豪强士绅在一个地方长期经营,他们的手下有很多的佃户、部属与从吏。”

“但在战乱中,他们同样面临流离失所的威胁。”

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讲这些干什么,但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他知道这些一定很重要,随即认真听着。

“曹操将他们吸引投靠过来,让他们可以保有原先的主从架构,并且让他们在自己军队控制的范围内获得土地。”

“豪强士绅们得到了新的土地,手下带来的佃户们就可以恢复农耕。”

“这些进行农耕的新土地,是受到曹操军队保护的,其产出的一部分是必须交给军队的,但他们可以以此换取军队的保障,不用担心自己辛苦劳作的收成被抢夺一空。”

李世民看着天幕,缓缓说道:

“这就是曹操的聪明之处,他看清楚了这一点。”

“借由屯田和保护归顺的豪强士绅这两大举措,建立起安全且有保障的农耕基础。”

“靠着这种制度安排,他才有条件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也才有实力以皇帝的名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与其他诸侯进行合纵连横。”

李承乾思考着,随后恍然说道:

“阿耶我明白了!单纯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上看,袁绍的实力强过曹操。”

“但在内政制度上这二人有天壤之别!所以郭嘉荀彧两人才毫不担心曹操会输!”

“他们比曹操还明白!他的实力实际上是比袁绍的实力要强悍得多!”

“因为曹操上下已经共同一心了!”

自打来了东宫,李世民第一次对李承乾露出了笑脸:

“没错。承乾,你要记住,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你只要让百姓们好好生活,就是无可动摇的帝王。”

……

我都差点忘了,老祖宗们还要“变法”呢!(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