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612【隔岸观火】
“参见母后。”
李宗本迎上前来,一丝不苟地行礼。
“拜见太后娘娘。”
重臣们在两旁躬身行礼。
许太后抬眼扫过跪在地上的幼子李宗简,漠然道:“免礼平身。”
李宗本直起身来,望着妇人脸上无法遮掩的怨怒之色,平静地说道:“母后若有事相询,可召臣去慈宁殿,何必亲自奔波?”
许太后神情微变,语调愈发阴沉:“哀家怎敢劳动皇帝?”
这对大齐最尊贵的母子从一开始就显得剑拔弩张。
右相薛南亭等人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们倒是可以理解天子这个态度的由来。
今天这场小范围的朝议原本和刺驾大案无关,这只是一场十分寻常、隔三差五就会举行的商讨。
对于一个疆域广袤的王朝而言,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政务,这里面需要中枢处理的也不少,天子不可能每件事都拿到大朝会上商议,那样做的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实际上朝廷绝大多数政事都是宰相和各部衙主官进行筛选,针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拟定建议,再交由天子进行审阅。
天子一般会根据议题的内容召集少数重臣入宫备咨,譬如今日主要是针对经界法和京察这两件大事。
刺驾大案才过去七天,包括李宗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会有结果。
陆沉入宫的时间比较巧,刚好两位宰相都在,李宗本不可能瞒着他们,所以才有了先前那一幕。
问题在于陆沉入宫禀报是突发事件,后续薛南亭建议传召李宗简更没人可以提前预料,身在后宫的许太后如何能得知此事?
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许太后其实一直盯着前朝,至少从未放松对秋山巷的关注。
截至眼下,她有这个能力,因为在过去十多年里,因为李端对她的信任,她一直全权管理着后宫,心腹亲信着实不少。
虽然李宗本在登基之后,立刻用苑玉吉换掉吕师周,但在短时间内苑玉吉还无法全盘掌握内侍省。
简而言之,从李宗简离开秋山巷到进入修仁殿,这個过程中已经有人去慈宁殿报信,所以许太后才来得这么及时。
这就是李宗本见到许太后,从一开始就隐隐话语带刺的原因。
相较于他的旁敲侧击,许太后的怒意更加直接。
李宗简突然被苑玉吉从秋山巷带来宫里,她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确认此乃凶兆,因而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她看来李宗简如今是苟延残喘,勉强保住一条性命,而你李宗本已是九五之尊,先帝葬礼才刚刚结束,难道你就急切到这种程度,非要寻个由头置他于死地?
一念及此,她的目光愈发冷厉。
李宗本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道:“母后此言让臣不胜惶恐。若是臣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母后直言训斥。”
许太后强忍讥讽之念,毕竟她最疼爱的幼子还跪在那里,见李宗本似乎有低头的意向,便缓缓道:“哀家身为后宫妇人,自然不敢干涉外朝政事,只是听闻皇帝将李宗简召入宫中,想起已经一载有余未曾与他相见。若是皇帝不许他入后宫,恐怕往后再难有相见之日,故而一时情急来到此处。”
她倒没有一味隐瞒,显得颇为坦荡,归根结底太后之位过于尊贵,而且她还是先帝的正宫皇后,李宗本再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顶多就是往后加快速度将皇宫完全握在手心里。
这时李宗简仿佛回过神来,伏首于地颤声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许太后心中一抖,没有往那边看一眼,只望着李宗本说道:“皇帝,哀家想带李宗简回慈宁殿略叙片刻,这样也不影响你与朝堂诸公商讨国事,不能皇帝能否允准?”
这个姿态已经比较低,算是给了李宗本一个台阶。
但是年轻的天子目光微冷,垂首道:“母后不知,臣之所以会召他入宫,是因为他涉嫌谋划皇陵前的刺驾大案。”
许太后神情遽然一变,不敢置信地看向跪在地上的幼子。
李宗简焦急地说道:“母后,儿臣——”
李宗本毫不犹豫地打断他的话头:“现在你是带罪之身,朕没允许你开口说话。”
迎着这位二哥凌厉的目光,李宗简登时语塞,只觉浑身发凉。
<div class="contentadv"> 许太后这个时候顾不得心疼幼子,断然道:“皇帝,哀家知道李宗简过往劣迹斑斑,但是哀家决不相信他会谋划刺驾。先帝血脉仅有你们二人,这里面一定是有人暗中捣鬼,引诱天家宗室自相残杀,借此动摇大齐的国本根基。”
李宗本不慌不忙地说道:“此案是由山阳郡公陆沉负责查办,他已经从三名刺客的口中拿到供认,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李宗简。”
许太后冷眼扫向那个年轻臣子,随即对李宗本说道:“如此大案,皇帝居然只让他一人查办?”
“刑部亦参与其中。”
李宗本此刻已经冷静下来,然后多加了一句:“母后,当日若非陆卿及时救驾,刺客说不定已经得手,故而臣信得过他,再者他有这个能力,仅仅七天查出端倪便是明证。”
许太后虽然居于深宫,但也知道皇陵刺驾案的详细,暂且不提她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心情,此刻难免满心狐疑。
她之所以对李宗简的无辜深信不疑,是因为前不久李宗简让许如清通过后族往慈宁殿送了一条消息。
许太后记得很清楚,李宗简让她暂时莫要和李宗本发生冲突,更不要太过关注他在秋山巷的处境。
假如他真有弑君的念头,怎么可能会刻意瞒着自己的生母?
这分明是一次不太高明的栽赃嫁祸!
许太后忍着怒意,沉声道:“所谓证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的构陷。哀家方才说过,后宫不得干政是大齐祖制,哀家绝对不会有违皇家祖训。然则此事分明是有人处心积虑,意图离间天家宗室之情。皇帝,山陵葬礼犹在眼前,难道你真的要遂那些人的心愿,亲手杀死自己的弟弟?”
原本已经渐渐缓和的气氛骤然间再度紧张起来。
尤其是许太后将先帝搬出来,已经明摆着要强行插手此事。
其实这也是她的无奈之举,毕竟她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懂得查案?
就算她真的精于此道,外朝臣子又不是后族子弟,怎会听从她的驱使?
姑且不论那些证据的真伪,假如皇帝要将罪名扣在李宗简头上,外朝那些臣子有的是法子将此案做成铁案。
若要保住李宗简的小命,她只能豁出去摆起太后的架子,以孝道之名迫使李宗本让步。
想到这儿,许太后冷冷看向肃立一旁的陆沉,眼中的怨毒之色丝毫不做遮掩。
陆沉却如石佛一般,似乎根本感应不到这位太后娘娘的剜视。
李宗本忽地轻叹一声,问道:“不知母后需要臣如何做?”
许太后不假思索地说道:“哀家不知,全凭皇帝拿定主意。只不过在哀家看来,刺驾大案定是有人在暗处搅动风云,皇帝只让山阳郡公一人查办似有不妥。虽说他既忠心又有能力,但是一人之力难免不逮,再者也可能会偏听偏信。”
李宗本肃然道:“母后,臣方才已经说过,此案虽是陆卿负责,但并非由他一人经手,刑部各官员皆有参与。母后若不信,臣现在便可召刑部尚书高焕入宫,当面问清此事。”
许太后压制住心中的烦闷,缓缓道:“说到底,你还是不信哀家的判断?”
“臣不敢。”
李宗本微微垂首,继而抬起头来,平视着许太后的双眼,正色道:“臣知道母后心中不忍,但是人活于世便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李宗简既然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就必须付出代价,因为朝廷法度不容践踏。若不然,臣不知道该如何对大齐臣民交待。”
其实当许太后出现在修仁殿,很多事情便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如果许太后能够暂时忍耐,私下里找李宗本商议,或许李宗简还有活命的机会,毕竟李宗本先前没想过一定要取他的性命。
然而许太后径直闯入修仁殿,当着诸多重臣的面要李宗本低头,他如何能轻易松口?
李宗简眼下是死是活,说实话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如果连刺驾弑君都拿不下他,将来许太后岂不是会变本加厉?
当初许太后强逼着他允许李宗简参加山陵葬礼,李宗本心里就已经有了一根刺,今日种种则是让这根刺愈发深入血肉。
有些事如果让步,往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李宗本深谙此理,所以他不可能在这个场合低头。
许太后面上泛起几分决然,双手紧紧攥着,指甲刺得手心生疼,她却没有半点反应。
望着面前这位一步不退的年轻天子,她轻吸一口气,寒声道:“既然如此,皇帝不如让哀家与他一并——”
“启禀太后,老臣有话说!”
一道苍老的声音遽然响起,硬生生打断许太后尚未出口的决绝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