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天山集团(1 / 1)

我的1999 东人 1661 字 2个月前

“不说这些了,你看上西武集团哪块资产了?”

“无印良品、吉野家,以及万代公司21.7%的股权。”

她能追求徐良收购万代公司的股权,毕竟徐氏一直在布局泛娱乐。

而泛娱乐就包含了周边和动漫,万代公司是东瀛最大的玩具公司,而且涉及动漫行业,如果控股或者收购,能够极大的弥补徐氏在周边产业开发方面的弱点。

“为什么要收购无印良品和吉野家?他们跟徐氏有业务重合的地方吗?”

“无印良品能补充泰华旗下服装业事业部零售渠道不足的问题,在全球拥有一千多家连锁店的吉野家,很适合通过泰华购物中心的平台去推广。

当然,以上都是小节,我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它们的潜力。

如果收购,持有一段时间再放出去,能让我们赚一大笔。”徐良笑道。

姜晓阳微微颔首,她知道红岩也做私募股权业务。

只是影响力不如KKR和黑石那么大名鼎鼎。

“我还以为你会对西武集团旗下的百货、酒店和度假中心感兴趣。”

“大型百货店注定要被时代淘汰,我没兴趣去当接盘侠。西武开发的那些酒店、度假中心、滑雪场倒是不错。

不过比起东瀛,国内还有大把的资源等着我去开发,没必要冒着风险去东瀛。

而且我投资酒店,更多的是作为泰华城市综合体的附属,对单独的酒店集团没兴趣。

西武旗下那些铁路,也不可能出售给我一个华夏人。

所以,外人看重的那些西武集团的核心资产,我一点都不想要。”徐良道。

至于东瀛地产行业,就更不值得投资了。

“有把握吗?”

“又不是什么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只要资金给够,收购还是没什么问题。……中燕控股复牌了?”

姜晓阳点了点头,“15号上午正式在A股复牌,市场表现不错,已经连续三个涨停板了。”

中燕控股是棉纺类企业,因为德隆的关系,在疆省这个棉花大省,布局多年,掌控着疆省棉花极大的份额。

再加上泰华服饰的扶持,打通了从种植到销售的产业链。

再加上红岩持续一年的现代化改造。

从里到外脱胎换骨了。

“市值多少了?”

“15.7亿华夏币。”

“南孚电池上市的事情确定了吗?”

“确定了,三月一日正式在香江股票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一亿股,发行1800万股,每股34港币。”

徐良点了点头,虽然剥离了锂电池业务,但自从被他收购后,南孚电池在碱性电池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

不仅在华夏市场维持了60%的占有率,这几年还凭借徐氏在东南亚的渠道不断发展。

已经是全球top5级别的顶尖碱性电池品牌。

“晓阳,暂时不要给中燕控股寻找收购方了。”

“为什么?”

“我打算整合疆省的西红柿产业,提高丰收农业在全球西红柿产业链中的议价权。”

姜晓阳明白过来,“你要收购新中基?”

“新中基也在做棉纺,只是规模不大,如果能收购中燕控股的话,他们就能立即成为疆省第一的棉纺企业。

不仅还摆脱了在西红柿领域跟我们内耗。

全球棉纺市场也远远大于西红柿,合则两利。”徐良道。

姜晓阳点了点头。

这样做的话成功的可能性确实极高。

“还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我们已经联系了山城机床,他们对金陵第二机床厂很感兴趣,目前已经在做考察。

以二机床的财务状况,基本不存在问题。

所以最多半个月,双方就能成交。

价格在3亿华夏币左右。”

“成交吧。”

徐良道。

机床产业规模不大,他也没兴趣涉足。

“接下来你打算推动哪家公司上市?”

“天山集团和雷士照明,天山6月份复牌,雷士照明等到8月份放到香江去上市。”

天山集团是德隆新三股之一,也是华夏第三大水泥和建材企业。

德隆时代就有全年800万吨的水泥产量。

05年上面调控水泥、铝业、钢铁、房地产行业,银行催债,让很多水泥公司难以为继。

天山在徐老板强大的资本支持下迅速并购。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把自家的水泥产量推到了2700万吨,提高了三倍多。

成了横跨疆省、苏省、齐鲁和粤省的豪强。

可惜的是,不管产量还是影响力。

天山在水泥领域,仍然落后华夏建材和海螺。

前者的产能超过5000万吨,后者更是接近7000万吨。

天山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别人当然没落在后面。

雷士照明就不用说了,照明领域的第一。

红岩强势控股后,虽然吴长江有管理权,但却把首席财务官、HR等要害部门全部拿在了手里。

而且通过控股权完成了雷士照明的现代化改革。

通过严格的KPI考核制度完成了公司的人员调整。

扫清了雷士照明发展的障碍。

2005年,全年总营收突破10亿华夏币,全国的直营和代理灯具店,也突破1000家。

稳坐华夏灯具第一龙头。

姜晓阳点头后,“你好像更看好天山集团?”

“为什么这么说?”

“红岩旗下持有的子公司不少,金陵第二机床厂、中燕控股、南孚电池、雷士照明、禹王公司、企鹅、昆仑科技。

这些公司中,你对天山的投资最多。

从收购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就砸了20多亿华夏币,撬动资金近40亿。”

为了筹集资金对付老索罗斯的屠龙计划。

汉华或提供资金,或提供担保,所以也不可避免的看了不少红岩旗下公司的资料。

“不是我看好,只是机会比较合适罢了。”

“机会比较合适?”

徐良颔首后,“从04年开始,上面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限产,银行催贷,很多前期负债扩张的水泥企业都出现了财务危机。

这时候正是并购扩张的好时候。

要不是天山集团正在整合,根基不固,去年的产能就不止扩张一倍了。”

他手里不缺钱,缺的是机会。

如果不是上面的政策有变化,根本没有这么多资质不错的企业给他收购。

“当初我把铁本推荐给你,你却拒绝了。

如果现在有铁本,再配合优尼科资源,打通上下游,不管是优尼科还是铁本,竞争力都将远超同类企业。”姜晓阳道。

“道理是不错,但我也没长前后眼。”

他当初投资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只是单纯的看好三起三落的安德鲁·弗雷斯特。

并不知道最后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最后一定能找到铁矿。

所以,对铁矿企业的下游钢铁公司没什么兴趣。

“现在呢?”

“机会已经过去了。”徐良叹了口气。

如果收购铁本或者其它钢铁企业,不管是收购谈判还是整合,都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到时候,房地产市场复苏,基建市场重新恢复繁荣。

日进斗金的钢铁公司谁会卖?

而且再有两年就是次贷危机了。

现在入场,虽然不算接盘侠,也没差太多。

“你的意思是钢铁市场要复苏?”

“上个月泰华参与京城、魔都、鹏城、羊城等地的土拍,所有地块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姜晓阳明白他的意思。

对钢铁需求最大的就是房地产市场。

一旦房地产市场复苏,钢铁市场也随之复苏。

大部分欧美企业都是分散持股,只要给管理层足够的好处,他们不介意把业绩不错的公司卖掉。

但华夏企业界不同。

大部分公司都掌握在第一代创始人手里。

他们对自己创立的公司感情深厚,除非是经营上遇到了难处,或者自己不想干了,基本不会卖掉。

“可惜了。”

“没什么好可惜的,以后还有很多机会。”

看了看时间,徐良站起身。

“不聊了,睡觉。”

“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