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司徒燕的情报(1 / 1)

大国崛起1644 穷癌晚期 4511 字 8个月前

像海沧船这类中型风帆船,在顺风的时候,最快也只能达到4节。

而宝山造船厂建造的,同样大小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战船,在经过上海县水域时,航速已经飙升至8节,之后入海顺风全速行驶的情况下,最快速度达到了11节。

这样的航行速度,别说战船了,就算是仅供两三人乘坐的轻舟,顺水急行的情况下,也不会比这更快了。

“还真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啊!”李鸿飞感叹道。

虽然有点夸张,但11节的航速,相当于每小时二十公里,照这样计算,一天能跑四百八十公里,这也能算是日行千里了。

“恭喜大人,蒸汽战船研制成功,这速度不仅超越了目前所有水师战船,更是与轻型快舟不相上下。假以时日,长江水师,定能成为大明最强大的水师舰队!”阎应元兴奋地说道。

“还行吧,这速度虽然不错,但还是有待改进。”李鸿飞若有所思道。

这样的速度,还没有达到蒸汽轮船的巅峰,不说别的,单单以现如今的蒸汽机功率,就无法上马铁甲舰。

同时,明朝水师战船,有很多地方在设计上,是为了适应内河航行的需求,想要入海远洋,还是需要重新设计新式战舰的。

就在李鸿飞思索战船问题之时,旁边船舱内,忽然传来小玲儿急切的呼叫声:“公主,公主你怎么了!不要吓奴婢啊!”

听闻朱媺娖出事,李鸿飞来不及多想,直接冲进了船舱,一边跑一边着急地询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我......我没事,就是感觉有些头晕。”朱媺娖小声说道。

看到李鸿飞那充满关心的眼神,朱媺娖心中不由变得暖洋洋的。

“估计是晕船吧,通知水手,降低行船速度,我们在上海县码头靠岸。”李鸿飞吩咐道。

海面不比江面,海浪的拍击,使得将战船始终动摇西晃,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

然而朱媺娖从小生活在北方,又是娇生惯养的公主,别说乘船出海了,就算是乘船渡江,也没经历过几回。

加上蒸汽轮船的速度很快,第一次乘坐这么快的船只,朱媺娖一时间不习惯,也很正常。

小玲儿是朱媺娖的贴身婢女,朱媺娖的任何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她的前途命运,所以她才会如此大惊小怪,搞得李鸿飞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过李鸿飞也没有责怪小玲儿的意思,毕竟朱媺娖是公主,出不得任何闪失。

此番从宝山造船厂出来,已有小半日时间,而蒸汽轮船的基本性能已经检验完毕,剩下的就是续航能力方面的测试,这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李鸿飞不可能一直陪同在船上,等待结果。

意思一下证明自己非常重视这件事就行了,剩余的数据方面检验,只需要最后再看统计报告就可以了。

或许真是缘分,蒸汽轮船恰巧停泊在了,上海县黄家湾码头.............

“司徒堂主,实在不好意,又来打扰你了!方才长平公主受海风侵袭,只能就近上岸,你乃是这里的地头蛇,能否帮忙请位郎中过来看看?”李鸿飞请求道。

司徒燕如今在外人面前,宣称自己是漕帮上海分堂的堂主,李鸿飞自然也不会去拆穿对方,毕竟这两年,漕帮上下,可是给南明提供了不少情报以及帮助的。

别看这两年豪格在四川等地打得火热,但是戚红英镇守的江北区域,却与清军势力相重叠的地方,一直都相安无事。

这两年戚家军与清军,小打小闹确实不少,可一次超过万人规模的战斗,都没有发生过。

南明如今正在高速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完成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戚红英虽然很想打,但最终还是在李鸿飞的劝道下,忍住了主动进攻的想法。

毕竟戚家军跟苏州新军是准备好了,可郑成功的第三集团军,以及黄德功,马士英的第四集团军,还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战法战术。

戚红英没有主动招惹满清,满清倒是想撩拨一番戚家军来着,只可惜清军自己也是忙得焦头烂额,自从“剃发令”发出没多久,中原各地纷纷冒出了大量抗清义军。

这一两年时间,清军一直忙着镇压境内暴民,根本没时间,也没有那么多兵力,实施三线作战。

对于南明的总攻,还必须得豪格班师,腾出手来后,集全国之兵力,与南明一决雌雄。

而南明这两年难得的安稳发展机会,还要归功于司徒燕的漕帮。

漕帮打着两不相帮的旗号,继续在满清境内做着货运生意,同时暗地里也从事着走私业务,粮食、药物、军火、不间断地运往了,正在满清后院搞游击破坏的起义军。

起义军的装备,从最初的铁锹、扁担、锄头,到后来的军刀,弓箭,火器,这武器是越打越先进,队伍是越打越庞大,令不少地区的官府头疼不已,纷纷向上级请求援军过来剿匪。

各地清军疲于应付,哪还有心思去限制南明的发展。

漕帮帮了南明这么大忙,李鸿飞自然得对司徒燕客气一点。

公主身体不舒服,就算已经确定是晕船,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请郎中过来检查一番。

就在众人等候郎中之际,司徒燕也开始找李鸿飞闲聊起来:“这艘屁股后面还冒烟的船只,就是你们最新研究的战船?”

“你觉得怎么样?”李鸿飞询问道。

人家漕帮可是跑水路的,对船只的了解,绝对比他这个门外汉懂得多。

要知道,李鸿飞唯一懂得的水战之法,那便是铁甲舰加巨炮,用铁甲舰跟木制帆船对打,那简直是大人打小孩了,就算炮弹打不准,哪怕用撞角与敌船对撞,铁甲舰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嘛............

“速度很快。”司徒燕总结道。

先前她可是在码头上,已经见识过战船出海时的速度了,就连漕帮的小快船,都被甩得远远地。

“还有呢?”李鸿飞继续问道。

“额........样子很奇怪。”司徒燕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说道。

多加了一个烟囱,就像那些农民说的,火烧屁股一样,这能不奇怪嘛........

“我的意思是,你觉得这种快船,它适作用在什么位置。”李鸿飞说道。

“民妇才疏学浅,哪懂什么行军打仗?民妇只知,大人手下的这种战船,速度非常快,早先大人船只经过时,不少人以为上游出了变故,民妇本想派船只截住,询问具体缘由,结果发现根本追不上大人的船只。先前还听人说,这战船的速度,都超过了战马,这以后乘船,岂不是比骑马还快!”司徒燕东一句西一句地,扯了一大堆。

“啧啧.......得亏你不懂打仗,要是懂打仗,当个水军都督都没问题。”李鸿飞忍不住调侃道。

虽然司徒燕貌似什么都没说,但李鸿飞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种速度极快的战船,绝对是在战场上冲杀,扰乱敌舰阵型的最佳利器。

毕竟它的速度优势摆在那里,敌人同等级的战船追不上,能追上的,却又根本不是蒸汽轮船对手。

除此之外,同样由于它的速度,可以作为快速运兵工具,只要交战区域有河流,蒸汽轮船就能利用自身速度优势,在敌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便将士兵运送至指定登陆地点,给敌军致命打击。

连战马都追不上的战船,抢滩登陆很容易出奇制胜。

“民妇可不想当什么都督,只希望这天下能早日太平,也好让漕帮上下,能够安心做生意。”司徒燕若有所指道。

“放心吧,要不了多久,就会天下太平了。”李鸿飞信心十足道。

南明如今的军力已经达到巅峰,再想继续壮大,就需要更多的地盘跟人口了。

这些地盘跟人口怎么来?

自然是与满清进行战斗,一点一滴地收复之前丢失的地盘了。

“有情报显示,四川全境以被清军占领,豪格的大军,也会于最近一段时间内,班师回朝,最后的决战,或许就要来临了。”司徒燕提醒道。

漕帮的情报能力果然恐怖,豪格的大军确实是在八月初,留下吴三桂继续攻打云贵地区后,率领所有满人大军,经陕西回京。

然而今天可才八月初三,也就是说,这时候豪格的大军都还没拔营,远在四千多里外的司徒燕,就已经知晓了这一情报。

当然了,大军拔营,肯定提前十几天就有这个预案了,关键就在于,漕帮探听情报的消息,以及传递情报的速度,可以说是十分迅速。

“满清倒是仗义,帮我们清理完了李自成残余,这下没了阻碍,长沙、武汉等地,也该拿回来了。至于吴三桂,我倒是真想会会这位关宁猛将!”李鸿飞冷哼道。

李自成的大顺军,一直是朱由检的心腹大患,可以说朱由检恨李自成,绝对胜过恨满清。

之前朱由检是没有能力对大顺军怎么样,之后满清入关,杀得李自成溃不成军,朱由检在南方掌权后,也算是有能力对李自成的溃军进行征讨了。

结果朱由检这边还没怎么动作,满清竟然两面开战,兵锋直指南京,很显然,打李自成的农民军是不可能了,最要紧的还是守住现有地盘。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李自成被吴三桂追得满世界逃窜,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联明抗清”,虽然他没能联合成功,但那些属下,再李自成死后,却十分“坚决”地执行起了这道命令。

他们都不傻,这会儿要还敢跟南明作对,估计全天下,都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朱由检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得有君王的肚量,李自成已死,大顺军残余纷纷要求“联合抗清”,朱由检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为了笼络人心,不得不给那些人许些好处,说白了就是空头支票。

因为南明与大顺军被清军从中隔开,两方无法联合,所以朱由检倒也乐得清闲,一来可以坐山观虎斗,借满清之手,铲除令他恨之入骨的李自成残余。

二来朱由检听从了李鸿飞的意见,韬光养晦,暗中积攒实力。

满清彻底灭掉大顺军之后,虽然不会伤筋断骨,但自身消耗,也是十分惊人的,这时候南明再主动出击,就不信满清还敢继续作战。

要知道豪格领军的这场战斗,足足打了一年半,那些满人早已归心似箭,根本没人愿意继续待在西南地区受苦?

“听说圣上当初将陈圆圆赐予大人,就是为了让大人与吴三桂开战,这场由女人引发的战争,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上演了。”司徒燕忍不住调笑道。

李鸿飞因为南京之战成名后,他与陈圆圆的事迹,也被一众喜欢八卦的老百姓,给传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尤其是当初朱由检定下的,斩杀吴三桂的约定,更是被演绎出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自从吴三桂降清,他手下的关宁铁骑,便无一败绩。

同样,李鸿飞的苏州新军,也是百战百胜。

所以老百姓心里,都对李鸿飞与吴三桂之间的战斗,充满了期待。

只可惜,李鸿飞因为职务需要,一直驻守华夏东南,而吴三桂也一直赖在华夏西南,不肯动弹,两人相隔实在太远,所以一直都没能打起来。

甚至有不少老百姓,觉得吴三桂是认怂了,毕竟之前引清兵入关,吴三桂为了洗白自己,可是将自己标榜成了“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样的英雄人物。

如今的事实摆在那里,他吴三桂的红颜知己,睡在了李鸿飞的床上,而吴三桂戴着这么大一顶绿帽子,却一直赖在西南地区不敢出来,不是认怂又是什么。

而且更有人直接点出,吴三桂降清,根本就不是为了红颜知己,纯粹就是跟其余的汉奸一样,贪念荣华富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