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无奈的妥协?(1 / 1)

大国崛起1644 穷癌晚期 4081 字 8个月前

本想借着朝中众臣施压,顺势收回李鸿飞的兵权,结果这才刚一试探,就遭遇了激烈的反弹,朱由检如今真的十分尴尬。

李鸿飞的回答,让他想到了几年前的京师观妙亭,如果没有李鸿飞,他此时或许早已化作一杯黄土,又哪有如今这样,受天下人敬仰的权力?

而且李鸿飞再度提及了“神仙”的身份,也让朱由检产生了顾忌,若是搞别的大臣,朱由检可以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可这李鸿飞真的能动吗?

“此事关系甚大,容后再议,若没其它事,便退朝吧。”想来想去,朱由检决定先缓缓。

一众大臣虽然没有当场得到答案,但从朱由检的语气来看,拿下李鸿飞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吃了颗“定心丸”的大臣们,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意,快速离开朝堂。

朱由检需要时间考虑,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布置,毕竟如果李鸿飞退下来,这其中的利益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比如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比如国防部的总参谋长,又或者国防部的其它职位.........

本以为朱由检会在早朝结束的第一时间,就找李鸿飞商议这次突发事件,现在看来,或许正因为李鸿飞是主角,所以要“避嫌”吧。

朱由检仅让王承恩单独留下了史可法,其余人等一概不见,李鸿飞也不想自讨没趣,只能转身离开。

周围同僚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名传染病毒携带者,以往这种迎奉结交,如今却变得刻意疏远起来,好像生怕李鸿飞将这种“倒霉病”,传染给他们似的。

“世态炎凉啊!”李鸿飞自嘲道。

御书房内,除了朱由检与史可法,就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以及禁军总管王国兴了。

“过分!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李梦回眼里究竟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让他入朝为官怎么了?居然当众拆朕的台!他难道想一直做封疆大吏,裂土封王不成!”朱由检越说越气愤。

随后拿起桌上的茶杯,噼里啪啦就往地上扔。

看得一旁的王承恩,心里直肉疼。

“今天这茶杯怎么不一样?”砸了几个杯子后,朱由检这才反应过来。

“启禀圣上.......这........这些都是官窑贡品。”王承恩老老实实回答。

朱由检遇事不顺,有喜欢摔东西的习惯,但他这人节俭惯了,摔了好东西又有些心疼,于是每当朱由检发火之前,王承恩都会命人,将那些官窑贡品,换成民间淘来的普通瓷器,等朱由检发泄完毕后,再将值钱的东西摆回去。

今天纯属事发突然,王承恩来不及进行调换,那一只上好的六瓣圆囊紫砂壶,就这样被摔了个粉碎,而其余的几个茶杯,也是价值不菲的贡品。

摔碎了宝贝,朱由检心中火气更大,可也只能硬憋着没有继续砸东西,毕竟这些可都是钱啊!

好在这时史可法主动出面打了圆场:“启禀圣上,驸马爷这几年南征北战,创下不世奇功,远的不说,就说此次剿灭豪格大军,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让豪格大军渡江,可驸马爷硬是顶住了压力,派人去前线通知史德威示敌以弱,这才有了赤壁大捷,歼敌六十余万。否则满清以豪格、代善、多尔衮的兵力,在北方平原上,我军还是没有明显优势的。”

没错,西征最初预计,是歼灭长江以南的三十万敌军,顶多算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结果当李鸿飞得知豪格在进军途中,犯下了累累罪行后,就惦记上了这支军队。

于是他顶住压力,直接以总参谋长的名义命令史德威,放豪格大军渡江,最终一举将其歼灭,从而使得南明与满清之间的兵力对比,发生了逆转。

史可法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给李鸿飞邀功,而是想告诉朱由检一件事实:如今对大明军队最为了解之人,就是李鸿飞,只有让李鸿飞继续领兵,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击溃满清军队,早日完成国家统一。

“如今朝廷大力实行改革,不少寒门学子能有今日之成就,驸马爷功不可没,这时候撤掉驸马爷,确实有些不妥,毕竟人言可畏啊!”王国兴也劝解道。

“哼!人言可畏,功不可没!朕是天下之主,没有朕的同意,这些老百姓有书读吗?能当官吗?现在天下只知李梦回,有谁知我朱家王朝!”朱由检也是气糊涂了,直接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史可法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继续求情肯定是不行了,那摆明了是要跟皇帝对着干,而且到现在,史可法也算是明白过来,根本不是驸马掌兵的问题,而是李鸿飞功高震主了。

“都愣着干什么?让你们过来,就是要给朕想个万全之策,今天想不出来就都别走了!”朱由检开始耍无赖了。

“启禀圣上,如果以驸马不能掌兵这条祖训对待李大人,这显然行不通,毕竟人家已经当了两年驸马,现在才撤,本就有损皇家威严,今后那一帮大臣,还指不定要拿祖训说些什么呢!”王承恩顾左右而言他。

“你的意思是.........用别的办法撤掉李梦回的军权?”朱由检问道。

反正他刚刚都已经将话给说透了,也不怕在场之人外传。

“如今驸马爷的实际军权,只有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一职,我们可以撤掉他总司令的职务,至于国防部总参谋长,圣上自己就是国防部长,待北伐之时,想指派谁领兵,还不是圣上说了算!”王承恩提醒道。

他这个情报头子,早就清楚那帮文官要的是什么,他是宦官利益的代表人,自然不能让文官集团做大,帮李鸿飞守住国防部,其实等于是守护了自身利益。

“可这军权岂是说摘就摘的?李梦回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论,你们又不是没听到,他要是肯妥协就好了!本想让他出任兵部尚书,入内阁,结果他倒好,死咬着兵权不放,这是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朱由检没好气道。

史可法当初战败,就主动卸任了兵部尚书,是朱由检保其东阁大学士的地位,并兼职兵部尚书。

如今兵部虽然基本被国防部取代,但好歹也算六部之一,国防部虽然厉害,但也只管拟定作战计划,随时应对突发战争,真正的宣战权,还是在兵部手中。

也就是说,李鸿飞以前要打仗,打哪里,那都需要将计划书提交给兵部,由兵部审核通过后,再由国防部长(朱由检)发布战争命令。

如果让李鸿飞入主兵部,虽然不能上前线领兵打仗了,但他同样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动战争,向谁发动战争。

这个看似繁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李鸿飞当初故意制定的漏洞,因为如果不给兵部这个权限,那么兵部势必要取消,届时原兵部的文官必然要并入国防部,这是李鸿飞所不希望的。

所以他宁愿程序繁琐一点,也要想办法暂时吊住兵部,等以后国防部的参谋满员,在撤掉兵部,那些文官就算是想挤,也没法挤进来了。

而且国防部长是朱由检,兵部就算不同意开战,不是还有朱由检本人么,所以作为国防部的总参谋长,李鸿飞完全有那个权限,直接越过兵部去找朱由检下命令。

如今朱由检想让李鸿飞卸掉军权掌管兵部,实际上也只是想卸掉李鸿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而已,所以王承恩的提议,很符合朱由检的胃口,但李鸿飞如果不同意,朱由检还真没办法硬来。

“这个我们倒是可以跟驸马爷好好谈谈,只要他一心为国,定然不会在意这十万人的军权,毕竟在国防部,可是有几十万大军的领导权啊。”王国兴若有所指道。

只要朱由检不放话,那几十万大军的指挥权就是一个幌子,不过有这个幌子就够了,也算是给了李鸿飞足够的台阶,如果对方死咬着第一集团军的指挥权不放,那就会被说成是别有用心了。

这是一个阳谋,李鸿飞不答应也得答应。

“那就这么办,王承恩,朕命你即刻出宫跟李梦回谈,他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可以一天到晚在战场上打打杀杀,朕还等着抱外孙呢!”朱由检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承恩。

让李鸿飞卸任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在家陪公主,参谋总长一般都是在南京任职,不必像带兵打仗那般,常年不着家............

“得!敢情圣上这是在关心我的私生活啊!”李鸿飞听完王承恩的解释,忍不住苦笑道。

“这怎么算得上私生活呢?未来皇孙的事,就是国家大事,圣上是一国之君,同时也是公主的父皇啊!”王承恩解释道。

“行了,既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也不藏着掖着了,让我卸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打仗这事儿我还真不太喜欢参和,要不然这次西征,我也不会只派史德威领兵。不过我这人有个缺点,就是闲不住,要不你跟皇上说说,将南京军事学院交给我管理,虽然今后不上战场了,但我这一身本事还没传下去,眼看天下马上要统一了,我随时有可能回天庭复命,给大明培养一些军事人才,对大明将来的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李鸿飞一脸真诚地对王承恩说道。

他首先表现出对权力没有多少欲望,甚至拿出西征一事证明“清白”。

随后又表示自己真的要“离去”,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朱由检培养一批军事人才。

王承恩知道李鸿飞的“真实身份”,所以李鸿飞顺势提出了这个要求。

朱由检这次无声无息摆了李鸿飞一道,李鸿飞毫不示弱,直接从另一个方向找回场子。

要想抓牢一支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这支军队的指挥系统,尤其是在华夏古代,师生情谊甚至超越了国家君王,当一大批李鸿飞门下的弟子,占据了大明军队中下层指挥系统之后,届时整个大明,谁还敢动他李鸿飞?

蒋校长当初不也是以黄埔军校起家的么。

——

“李梦回真是这样说的?”朱由检有些难以置信。

“千真万确。”王承恩肯定道。

“看来他早先在朝堂上说要离开,并不是意气用事,或许大明统一之时,就是他回归之日吧!难怪他不愿意放弃军权,他是担心拖累了他回去的时间啊!”朱由检感叹道。

李鸿飞一句胡说八道,竟然将朱由检引到了岔路上。

“圣上,我们是不是暂缓北伐事宜,毕竟公主如今...........”王承恩若有所指道。

李鸿飞一旦“离开”,那朱媺娖岂不是得守活寡,所以王承恩有些于心不忍,希望能拖延一段时间。

“该来的迟早会来,他是神仙,肯定会有自己的安排,这点我们不必理会,传令下去,抓紧时间督造军器,随时准备渡江北伐!另外,多派一些功臣名将之后,前往军事学院学习,务必要将李梦回的行军打仗本领学全咯!”朱由检说道。

相比于亲情,朱由检更在乎大明的江山,李鸿飞“归期”将近,证明距离天下一统不远了,他怎么可能舍得错过这个机会?

第二日早朝,朱由检拟旨,以李鸿飞身兼多职,两地无法兼顾为由。撤销其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一职,保留其国防部总参谋长职务,加封太傅,楚国公,并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

这个理由既维护了朱由检的威严(不是因为祖训而妥协),又让人无法反驳。

国防部的参谋人员,本就应该在南京任职,之前因为情况特殊,缺少足够的武将,所以只能让各地的封疆大吏兼职,如今大明兵多将广,是时候对这些身兼多职的武将,进行整理了。

而这第一个开刀的,就是李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