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汉阳兵工厂依照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直接仿制的汉阳造步枪,仍然是现在中**队最主要装备的步枪,其他的除了依照向西方国家买来的图纸和技术以及制造机械还可以生产点捷克式轻机枪和二四式重机枪外,别的就什么都造不了了,和普通重机枪原理几乎完全一致的高射机枪造不了,反坦克枪造不了,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这种简易的小型火炮因为不重视而产量极低,山地炮野战炮加农炮想造又造不出来,坦克飞机舰艇这些更是想都不用去想,不被日本军队压着打又会怎么样?
究其原因,除了清朝灭亡后二十多年的地方割据和正常的制度一直未能建立以及一路腐朽昏聩的政权这些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自主工业”的意识和思想,而是一路持续了将近百年的“买办方针”,以及走的那“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愚蠢路线。
这些昏聩而愚昧的当权阶层总是认为,军队没有欧美工业强国最先进的武器的话战斗力自然就会很弱,所以既然工业落后的中国不能制造出先进的武器,那么就去向欧美强国购买就好了,而只要有了先进的武器,又何愁军队战斗力不强,又何愁政权不保?所以这些愚蠢至极的当权阶层,往往都是为了眼前的种种短期利益而不能容忍“军队的坚持”和“工业的艰辛”,因而一路都是走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愚蠢路线。
也就是因为这种愚蠢而短视的买办方针和购租路线,也才造成了现今的中**队,因为本**事工业无力提供必要且急需的各种武器,因而在和日本军队的交战中才会屡屡失城陷地,而且总是伤亡极重。
就像是现在阵地不远处空中漂浮着的日本海军观测气球,这本就是极其简单的武器,甚至可以说是简单到都不能称之为武器的民用品,欧美各主要军事强国就是因为不屑于使用这种技术含量太低且极易因为遭受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各种攻击而致损毁的武器,而早在几十年前就将之大量淘汰,对于这种能够在空中悬浮着观察炮弹弹着点和指挥日本海军舰炮校正射击的气球,中**队自然也知道这种东西对己方威胁极大,很是简易,也不难打,不过就是没办法把它打下来。
战斗机或者轰炸机自然是可以很轻松的就能把这些气球给打下来,高射炮只要是在射程之内,要打爆这些观测气球,那也是完全没问题,甚至用高射机枪也可以,但问题是,此时这个虚弱的中国,连自己制造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简单武器的能力都没有,甚至国力已经虚弱到没有多少钱再去购买,而且海岸线被封锁后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外购武器的可能性。
所以,目前正在遭受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上千门舰炮持续猛轰的98师的几个团,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在这些留空气球上的日本海军校射部队军官们持着高倍率望远镜,实时观察着他们海军舰炮炮弹的主要弹着点,然后实时通过电台向后方几公里外的第三舰队汇报炮弹弹着点以及他们定下的新坐标,然后各分舰队各自根据坐标调整齐射舰炮的高度和角度,随即再开始下一轮齐射,结果自然就是,这些舰炮在这些海军校射官的指挥下,越打越准。
月浦镇周围98师的各个团阵地上,如今都被日本海军的舰炮在猛烈轰击,588团第一营这边,至少也要有2oo门左右的舰炮在一轮一轮的进行着齐射。
第一连的战壕中,虽然处在最前沿,而且日军舰炮的射击有些偏后,但在极高射的舰炮射击之下,炮弹依旧如雨点般落下,第一连的伤亡,可谓是极大。
很显然,世界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第一营在防卫上造成的漏洞不会因为李炳祥及其手下连排长军官的担忧,而就不会成为现实,相反的是事实也证明了他们那恐怖的猜想。
在战壕中的那三个倒霉的步兵排遭遇到了惨重损失的同时,一直待在防炮洞中躲避的每个连队那剩余两个排的官兵,虽然没有暴露在外面遭受肆虐炮火那凶狠的打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安然度过这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凶狠炮击,他们也同样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
第一连还有三名士兵,在跌跌撞撞的奔跑之中,一片混乱,更是难以找到没有人的防炮洞,三人在烟尘滚滚的战壕中互相撞到了一起,不过还没来得及分开,左边砸下一颗356毫米战列舰的炮弹,随即猛烈爆响,右边接着又落下了一颗重巡洋舰的2o3毫米炮弹,接着又是猛烈爆响,左右两边的两颗重磅炮弹接连爆响,相距三人,左边的356毫米炮弹不过数十米,右边的2o3毫米炮弹相距他们差不多只有五米,在两颗重炮炮弹的轰击下,三人的身体再次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然后被密集的炮弹破片打进了身体,随即撕碎,再随着巨大的炮弹冲击波和动能,被炸的支离破碎,被炸出了漫天的血雨和散碎的肉块,向上方和前后方纷纷扬扬的飞舞,然后才落到了地上。
后面第二连和第三连的战壕同样如此,他们同样也是没有组织,只是机械的听从营长李炳祥的命令,将一个排配置在了战壕中,丝毫不考虑日军可能在进攻之前的炮火急袭。
所以最终,三个连队的仅仅是在战壕中的士兵,因为这仅仅一会的炮击,就被炸死炸伤了约五十余人。
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各级指挥官没有尽到职责,没有将不应布置在战壕里,以应对日军极有可能在进攻之前进行的炮火急袭的士兵尽早的安排进防炮洞里,而造成的伤亡,倒也罢了。
但即使是躲进了防炮洞内的官兵,也还是遭遇到了不小的伤亡。
李炳祥当初和韩商议时,算是认可了韩对大力加强防炮洞的建议,但之后因为要负责挖掘改进的工事比较多,而底下的军官和士兵对如此巨大的劳动量又颇有抵触情绪,所以最后,不算近卫混成排在内的第一营的三个连,他们防炮洞的挖掘,也就绝不是像近卫混成排那样,几近做到了百分之百合乎全排最初所定下的标准,而且是丝毫不允许降低任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