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不孝就是对历史,对主流社会最大的背叛(受伤,两更)(1 / 1)

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1481 字 8个月前

“小人来的时候,只是听到说程三郎正在给吴王殿下急救,至于后边,小人实在不清楚……”

“你们还愣着做甚,来人,速速去请洛阳的名医,快去!”

郑二老爷气极败坏地连连跺脚,这才感觉底下凉飕飕的。

低头一瞅,看到了不着寸缕的下半截,脸色一黑赶紧双腿一夹,撅腚转身,气极败坏地大声喝道。

“快,赶紧给我穿戴,我要出府,快点……”

瞬间,郑二老爷的府邸里边顿时乱作一团,那位小妾也赶紧抄起衣服过来侍候自家老爷穿戴。

不到一柱香,帽歪衣斜的郑二老爷就匆匆地冲出了府门。

登上了马车,气极败坏地催促着马车快一点赶去洛阳令那里。

郑家庄出了此等大事,郑氏一族能担得起这样的风险吗?

所以必须得拽着崔洛阳,才能够风险共担。

#####

崔洛阳坐在书房之中,抄着一卷西汉流传下来的儒家残卷,抚着长须正看得津津有味。

崔洛阳,也就是姓崔的洛阳令,正是因为他是洛阳的主政官,故尔一般地直接冠姓称之。

能够成为洛阳这等陪都的主政官,他崔某人的能力自然是一等一的。

当然,也少不了他出身显贵的清河崔氏的身份的承托。

论起来,那嫁给程咬金我那个粗鄙武夫的崔氏,还是他崔某人未出五服的堂妹。

当年在族中,堂妹的一身才华学识,让他们这些一干堂兄弟们都甚是汗颜。

就连当时的族长都很是感慨这位堂妹,若为男儿,出仕当可为治世之臣,治学可为一代大家。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位才学过人的堂妹,居然会嫁给恶名远扬的粗鄙武夫程咬金。

而今,听闻那程三郎即将来到这洛阳,想要在洛阳城外兴建行宫。呵呵……

那个同样恶名远扬,但又才名远扬的程三郎,他崔某人自然也是久闻其名。

毕竟这小子才华的确不是吹出来的,写得一手好诗赋,而且他创作出来的那《三字经》。

早早的就被崔氏列为了族中的开蒙必读,甚至重要性还排在已经传承多年的《千字文》之上。

哪怕是崔氏跟其他书香门弟的世家大族一般,对于粗鄙武夫保持着鄙夷的态度。

但是,又不得不羡慕崔氏的才女,生了一位文武双全,文名动天下的好儿子。

只可惜,那孩子完全被程咬金那颗朝堂臭螺蛳给教坏了,跟他爹一般站在斯文人的对立面上。

特别是那什么《顺溜之百家姓童谣》,虽然没有谁敢跳出来主动认领。

但实际上,呵呵,大家都隐隐猜测,十有八九,是陛下对于之前世家大族把持左右《氏族志》编撰之事十分愤怒。

而没过多久,这《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就凭空出现。

据不太可靠的消息,可能跟那多才多艺的程三郎有关系。

只所以说不太可靠,那是因为以世家大族的本事,也没能找到源头所在。

这令一干世家门阀痛恨不已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简直就像是一滩糊了一干世家门阀满脸的狗屎。

现如今,满大唐的街边巷口,市井里坊,都能够听到那些咿呀咿呀的小娃娃们,打小就会念那玩意。

朝廷非但不禁绝,反而采取纵容的态度,甚至有一些世家出身的地方官在当地想要扑灭这玩意的传播。

结果嘛,呵呵……直接被去职者不在少数。

这自然也导致了诸多世家大族,与陛下之间的关系越发地撕裂。

#####

但是,朝廷需要世家大族提供的大量人材来维护与稳固对天下的统治。

而世家大族也需要依靠着朝廷对他们的任用甚至是重用。

才能够借机继续攀附在朝廷这棵参天大树之下,继续为了家族,为了自己的氏族捞好处。

世家与朝廷就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忌惮的关系,所以大家都只能继续维持着表面上的歌舞生平。

而现在,天子意图要迁都,关陇之地的世家门阀很不乐意。

便是他们这些山东氏族,则更多是采取冷眼旁观的架势。

至于中原世家,虽然很乐意,可问题是,好在一干世家大族很清楚同气连枝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让那位以武立国的大唐皇帝也束手无策。

可谁也没有想到,那位退位已久的太上皇却站了出来。

对于大唐而言,却是有着极其特殊意义存在的人物居然搞出了一招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骚操作。

要去洛阳建行宫,这下子,不论是朝中文武,还是世家大族,全都傻了眼。

明明知道,这是老李家搞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不不不,应该说,他用的这种完全就是特娘的阳谋。

呵呵……他可是太上皇帝,他想要干啥,皇帝要阻止,那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

而臣子们想要阻止或者是劝陛下阻止太上皇这么干,呵呵……

敢阻挠皇帝陛下尽孝,居然还敢怂恿陛下不教,那这些劝诫的臣子绝对会被天下万民的唾沫星子给淹死掉。

甚至有可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毕竟,这是一个以仁孝治国的时代,不孝,那就是对历史,对主流社会最大的背叛。

所以,太上皇这一招,简直就是无解的BUG。

令所有的世家大族,满朝臣工除了暗中捶胸顿足,气极败坏之外,根本不敢在明面上做什么。

而且,行宫一旦修成,太上皇就呆在洛阳行宫美滋滋的不离开。

甚至有可能,太上皇觉得洛阳风水好,决定安葬在这里。

陛下完全可以以要尽孝为名,迁都至洛阳。

还真别说,陛下要真这么干,天下那无数的愚夫愚妇,还有那些擅使马屁之术的臣工们。

绝对会感动得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一边抹眼泪一边翘起大拇指猛夸大唐天子真特娘是个孝顺娃。

就连史书,也只会在这件事情后边,加上一个五星好评般的备注和优质评价。

甚至会成为流传千百年的孝顺典型和佳话。以供后人瞻仰,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