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苏定方的震撼(二合一)
苏定方高举着酒杯,看着面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免感慨:“年少有为。”
两人互敬了几杯。
陈青兕对于苏定方真是佩服的紧。
或许在他人心里,苏定方这是正常操作。
但陈青兕却是知道,苏定方此战能胜,绝对是自身实力的完全体现。
噶尔东赞、论钦陵这对父子不是易于之辈,尽管此刻的论钦陵未及自己巅峰水准,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却也不是能够轻易拿捏的。
苏定方此番千里转战横穿两处沙漠,百里奔袭,换作他人,能够走出沙漠都值得吹嘘,何况力挽狂澜,斩杀敌首,一举扭转了战局。
陈青兕特想知道苏定方是怎么做到的,很顺口的聊起了青海的情况。
苏定方乐呵呵的笑着,言语中说的都是一些明面上的事情,深层次的东西,却是只字不提。
陈青兕立刻反应过来,知苏定方有所保留,也不再问,只谈风月。
因是胜利喜宴,全程充满了喜庆。
尤其是秦王破阵乐,在这个时候更贴切主题。
陈青兕回到家中,夫人萧妙宸正在逗孩子玩。
小家伙现在到了发声期,对于什么事情都好奇,遇到什么事候就扯着嗓子叫。
“啊啊啊啊啊”的,见到熟悉的人,还会边笑边叫,正是最好玩的时候。
萧妙宸见陈青兕回来,抱着孩子上前。
陈青兕退了一步,道:“不了不了,待我好好洗漱,洗去一身酒味,再与他玩耍。”
自有了孩子,在喝酒方面他就克制了很多。
今天是正式场合,又陪着主角,少不了多喝了一些。
尽管无法证明酒气会给宝宝造成影响,但身为父亲,哪怕只有小小的可能都要避免。
彻底洗漱干净以后,陈青兕才放心的抱着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逗着他玩乐。
看着怀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样,陈青兕突然有感而发,“人生苦短,不过数十年,更应该惜时才是。”
萧妙宸本看着父子嬉戏,心中愉悦平和,却突然听这伤春悲秋之言,略带紧张的问道:“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青兕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为一人伤感而已。”
他说的自然是苏定方,今夜作为苏定方的陪席,两人少不了在私底下聊天说话。
陈青兕最擅长察言观色,自然发现了苏定方在交谈中是谨小慎微。一个在外边纵横无敌的名将,在朝内自己的庆功宴会上,如此拘谨,自然不会没有原因的。
联想到他个人自身的遭遇,想来是冷藏了二十年,有了心理阴影。对待不信任的人,不敢多说乱说。
想想也是,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陈青兕与萧妙宸感情和谐,相互信任,常与她分享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苏定方这事亦不例外。
萧妙宸听出了陈青兕对于苏定方的敬重惋惜,说道:“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愿。苏邢公如此,在江南的席都尉亦是如此。记得郎君曾说有机会会向朝廷举荐,也不知这机会何时能来。”
陈青兕并没有忘记席君买的事情,只是他不方便推荐。
他现在是个文官文臣,手上多了得人脉也是文人为主,在非合适的时情推荐一个武将,对彼此双方都没有好处。
“夫人放心,席都尉的事情,为夫记着呢,机会也快来了。”
席君买是陇右人,在陇右当的兵,平生巅峰之战就是在吐谷浑内打响,在吐谷浑有不小的威望,现今陇右、吐谷浑都缺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只是如何开口,这个需要等个机会。
萧妙宸也不再说了,她怕陈青兕忘记此事,想着提醒一下,见他自有盘算,自不细问,
陈青兕怀中的小家伙本来乖乖的,完全没由来的,大哭起来。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谈。
这是小家伙闹觉,让你哄着他睡觉的意思。
第二日,在东宫公干的陈青兕得到了李治的召见。
依旧是承庆殿……
东宫离承庆殿不远,陈青兕抵达大殿的时候,殿内只有李治与任雅相两人。
李治看陈青兕的目光充满了欣慰器重,此番青海战事能够如此收场,在他这位皇帝眼中陈青兕才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比苏定方更大。
没有陈青兕对吐蕃的深入研究,他们不会察觉吐蕃竟有如此野心。如果没有陈青兕的坚持,苏定方也不会出现在青海的战场上。
到时候两路大军的覆灭,李绩带病出征,将会是什么结果,一切都未可知。
尽管除了苏定方,没有人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抵定战局,可陈青兕依旧是李治心中无可动摇的首功人选。
至于任雅相,则是一脸尴尬。
当初他们在这里怼陈青兕,怼的有多狠,这个时候,就有多难受。
任雅相怎么也想不到会被陈青兕抽脸抽得那么狠。
两路大军,没有一路获胜的,还得靠对方的后手,才能扭转局势,不然这次他们可难辞其咎。
故而对于陈青兕,任雅相是又尴尬,又感激。
他刚刚因军功入相不满五个月,结果就遇到这种重大失误,这相位哪里坐得稳?
难受。
很快第三人来了。
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姜恪。
姜恪一入大殿,看着一旁的陈青兕,顿时跟任雅相一样尴尬。
那个时候,就他们两人怼的最欢。
<div class="contentadv"> 也是巧了,任雅相因军功从兵部尚书拜相,而姜恪因军功代替任雅相为兵部尚书。
姜恪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满五个月,什么事情也没干就遇到了这种大战,然后就在抉择上犯了致命的错误,怼了正确的人不说,还给对方救了……
又惭愧又感激又不好意思,一样难受。
不过任雅相倒是好过了些,总归不是自己一人难受。
对于他们,陈青兕却没有那丝拘束,静静的享受着他们的尴尬,那感觉……舒坦。
又等了片刻,苏定方求见的消息传达。
陈青兕在见到任雅相、姜恪的时候,已经猜测此次招他们前来是为了商议青海吐谷浑的事情了。
现在苏定方的到来,更是证明了这点。
苏定方看着陈青兕居然在其列,略微愕然,他想不到陈青兕会出现在这里的缘由。
行礼入座。
李治说道:“英公并不在皇城述职,会来得晚一些,诸卿稍等片刻。苏爱卿,趁此机会,朕这里有一封陈爱卿的论表,你可自行欣赏。”
他直接用了“欣赏”二字,随着吐蕃此番入侵吐谷浑展现出来的谋算战力彻底展露,陈青兕的这份战略论表的价值意义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战略预判,已经不能用精准来形容了,而是可怕,简直就跟亲眼所见一样。
李绩在吐蕃动兵以后,私底下就曾感慨:仅凭这份战略论表,陈青兕就足以在兵家中位列一席之地。
苏定方从内侍手中接过陈青兕对吐蕃的战略论表,认真看着,只是看了一小半,他就忍不住望了陈青兕一眼,眼中满满的都是震撼,他继续向下看去,看到细致入微的分析,情不自禁的又看了一眼……
一篇战略论表,苏定方前后瞄了陈青兕五眼,实难想象,这样的战略雄文居然出自一个如此年轻的青年之手。
苏定方继续重头阅读,这一次他看的尤其认真,一字一句的琢磨。
身为这时代最顶尖的大将,苏定方对于手上的这篇战略论表理解的更加透彻,甚至超过了李绩。
李绩终究没有与吐蕃打过交道,而苏定方在西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吐蕃心怀叵测,又在青海湖与之大战一场,对吐蕃的认识远胜李绩,也更明白手中这份战略论表的战略价值。
长吐了口气,苏定方发现竟不知何时已经到了。
大殿里多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自己竟全无察觉。
见苏定方回过神来,李治道:“都到齐了,今日召见诸位来此,是商讨朝廷的战略走向,主要是关于吐蕃的防备。吐蕃潜在的威胁,经过此次青海一战,诸位想必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吃一堑,长一智,不可再大意了。”
李绩说道:“让邢公先说吧,他刚从前线回来,对吐蕃有更真切的了解。”
苏定方指着手中的战略论表说道:“陈谕德已经在论表中说的很清晰了。吐蕃不比以往我们遇到的敌人,他们国中是有能人的,尤其是他们的大论噶尔东赞……吐蕃的手,已经伸到了西域。此次西域的塞外群胡,与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反叛幕后之人就是吐蕃。”
李治对于是否出兵青海的抉择是给了苏定方足够的自主权。
苏定方之所以选择出兵,也是因为他在攻打下疏勒的时候,从俘虏口中得知了是吐蕃人在后面煽动,联想到他们进攻吐谷浑的举动,察觉到了吐谷浑所谋极大:很有可能是先占据青海,然后争夺西域,将西域的财富引流青海,重开羌中道。
苏定方察觉了吐蕃的战略意图,意识到青海湖不能落入吐蕃之手,这才决定出兵。
让苏定方惊讶的是,自己靠着前线得到的消息,判断出吐蕃的战略意图,而陈青兕远在长安,就能判断出吐蕃的战略目标,青海湖……西域,而且陈青兕判断的更远,将凉州,陇右都预算了进去。
拿下青海湖,吐蕃有立身之本,拿下西域,得西域之财。然后与唐廷争夺凉陇,彻底阻断朝廷西进的路线,将西域之财,完全掌控。
后面如何,苏定方不敢说,可吐蕃对青海湖、西域的谋划,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
“一切皆如陈谕德所言,亏得提前洞察先机,迫使对方强行出手……”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道:“根据吐蕃传来的消息,此战他们损失惨重。十一万大军南下,重伤阵亡人数多达六万五千三百余。臣觉得消息,可能有假……臣预估没有那么多,三万上下,是臣估算的人数。”
他此话一出,李治、任雅相、姜恪脸色瞬间变了。
此战唐军阵亡失踪人数高达二万九,算上契丹、羌族的藩兵,四万五的折损。
吐蕃有六万损伤,他们还算有点脸面,真就只有三万,那他们哪有脸言胜。
李绩、陈青兕倒没有多少意外,两人都觉得吐蕃的伤亡数字有些虚高。
怎么说呢?
吐蕃的两次大胜,胜在了正面战场。
论钦陵先包围了刘仁愿,围点打援,击溃了梁建方,然后与赞悉若多布并力击败了阿史那忠,阿史那忠败退至大非川下。
而苏定方是奇袭战,主打一个乱而取胜,杀伤有限。
苏定方又无力量追击掩杀,重伤阵亡一下子六万,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他们不好质疑,毕竟不是身处前线,质疑会得罪人的。
苏定方其实也一直犹豫要不要开口,毕竟有此杀伤不止好看,将士得到的嘉奖也会多很多。
本来虚报军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现在吐蕃人配合他们汇报伤亡人数,前线的将士自然乐意如此。
这种情况说真话太得罪人了。
不过看到陈青兕的战略论表,苏定方也猜到了吐蕃人为何要扩大自己伤亡的意思了,他们在作出一个假象,就是自己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力再战,以此让朝廷松懈。
但其实他们的伤亡没有想象的严重,而且还掠夺了吐谷浑数万人口。
此战是大唐胜了无疑,可这个胜利让李治、任雅相、姜恪面上无光。
“如此说来,吐蕃随时随地都可能复来?”
李治想起吐蕃大论噶尔东赞亲自修书跪求谅解,乞求讲和的字句,他还有些愉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看来又是使诈。
陈青兕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最开始的设想是让吐蕃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得窥视青海,现在吐蕃虽退,却已经有着窥视青海的实力。
而吐谷浑却没有抵御吐蕃的力量了。
苏定方道:“正是如此。”
李绩说道:“陛下,臣以为必须在青海设立都护府,吐谷浑元气大伤,无法抵御,而我们的兵马若从凉陇支援,又失去了先机,唯有设置都护府,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