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宝剑出鞘(1 / 1)

首辅 煌煌华夏 2434 字 8个月前

难民的吸纳和安置是一项大工程,陆远从公私两个方向双管齐下,也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算将这十几万难民暂时性的安顿下来。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基建效率实在是太低。

好在今年的降温来的比较晚,并没有多少难民因为冻饿而导致无辜殒命,巡抚衙门做了个统计,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只有几十人病亡。

都是老弱。

如此数字放在这个时代几乎堪称是个小奇迹了。

这件事也只有陆远能做到。

十几万难民的安置需要一大笔钱粮,不是陆远居中协调,指望这些个官僚能如此尽心尽责来办?

真不是陆远居功自吹,你就算让嘉靖皇帝带着内阁亲自来南京坐镇赈灾,他都没这个本事!

各个部门如臂挥使,从上到下都愿意给陆远这个面子。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成绩出来了,那邀功的事自不可少,南京一道奏本递去北京,请功的名单列了百八十个名字,不指望嘉靖能一一封赏,但这份好名声总得大家一起分,写进史书里谁的脸上都好看。

作为吏部尚书,名单里写谁不写谁的工作当然交给陆远来做,陆远也不在乎贪这点虚名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懒得写,包括赵学雍、张居正这两位一个月来忙前跑后的属官也没写,拱手都让给了其他人。

反正实事已经干完,其他的都不重要。

敲定最后一个名字后,陆远满意的盖上自己的私印和吏部尚书公印,吹干墨迹掖进信封中。

“走通政使司呈给内阁吧。”

赵学雍拿了去办,迎面撞上了匆匆赶来的朱纨,执礼问好闪身让开。

“部堂。”

朱纨走进值房轻声道了一句:“有件事要跟您汇报一下。”

陆远便招呼着朱纨落座,亲自动手给后者泡了一杯茶,让后者一阵诚惶诚恐。

“什么事,说来听听。”

“小阁老那,给下官写了一封信。”

一听这话,本打算回自己位置的陆远索性就坐到了朱纨旁边。

“怎么说?”

朱纨没言语,只是将信取了出来递给陆远,很是坦诚的让陆远自己看。

拆开观瞧,陆远不由眯起眼睛。

信中严世藩要求朱纨将这个罗龙文安排进巡抚衙门或者五城兵马司,并且提醒朱纨,南京不夜城的后面恐有猫腻,可以让这个罗龙文出面探查,要朱纨在明面上帮其转圜,打打掩护。

明着不敢和自己作对,开始暗中来扫听情报了?

许久后,嘴角一勾。

“还当什么事呢,安排一个罗龙文来,能做什么?”

“鼠有鼠道,这罗龙文和汪逆是同乡,保不齐有些别的门路。”

陆远哈哈一笑。

这罗龙文是个什么人,有什么门路,他陆远岂能不知道。

历史上帮着严世藩勾结汪直的中间人罢了。

严世藩前前后后收过罗龙文三十五万两的贿银,这笔钱就凭罗龙文一个纸墨行的生意累死也赚不到,至于银子哪来的仁者见仁吧。

这件事明面上来看是严世藩打算派个敢死队过来挑自己的刺,实际上,这罗龙文是汪直的棋子,不是严世藩的。

当然,这背后的隐秘除了陆远自己知道,就算严世藩也不可能清楚。

看来汪直是打算利用这个罗龙文的嘴,来将自己在澳门干的事捅给严世藩,再借助严嵩父子的手铲掉自己。

这个逻辑关系很好捋清楚,陆远只是稍一咂摸就瞬间拿捏。

用这么一个小瘪三就想对付自己?

简直是可笑。

陆远将信还送给朱纨,没有表态,只笑呵呵反问了一句。

“子纯你的意思呢?”

朱纨一咬牙说道:“下官觉得,这个罗龙文有勾结汪逆的嫌疑,不如直接将其捉拿下狱,严加拷问。”

好样的,够狠。

这是打算旗帜鲜明背叛严党倒向自己的做法。

陆远摆了摆手。

“子纯兄嫉恶如仇这一点陆某是知道的,不过这罗龙文只是有嫌疑又没有实证,贸然捉拿下狱倒显得咱们做事不公允,由着他去折腾吧,是贼是民,是奸臣是忠臣,早晚都会自己跳出来的。”

朱纨一时间没有悟透这句话的意思,思忖片刻后小心问话。

“部堂的意思是,让这罗龙文去折腾?”

“他没有功名,不能安排官身,那就东城兵马司给个巡检让他干着。”

陆远为朱纨划了一条道:“不是想查吗,大胆去查吧,查的越多小阁老才能越加信他不是?”

这下朱纨是彻底迷茫了,搞不懂陆远的骚操作到底意义何在,不过他有一点好,悟不透的事就不去悟,领导交代什么就干什么。

以前跟着严嵩混,虽然也能升官发财,但现在跟着陆远混,赚钱的路子更多更广也更稳当,再不济从岁数上考虑,陆远的前途咋看也比严嵩硬挺。

毕竟老严同志已经七十岁了!谁知道哪天就两腿一蹬死过去?

谁也没有天眼,朱纨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

“行,那下官这就去办。”

朱纨点点头刚打算离开,又想到件事重新坐回,小声说道:“部堂,那罗龙文到南京后,给下官送了五千两,您看这银子?”

“最近为了抵御倭寇之祸,各地乡绅踊跃出钱资军,一心为公值得钦佩。”

这话一出朱纨就明白了。

银子给兵部那适当送点,剩下的你自己留着吧。

既捞了银子还能落个好名声,朱纨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跟着陆部堂混,有吃有喝有清名啊。

于是高高兴兴的告辞离开。

望着兴高采烈的朱纨,陆远不由摇头苦笑。

用来用去,自己马上用的全是贪官了。

说来,自己身边还真没有几个清正的官属。

张居正算一个,胡宗宪、赵学雍算半个,其他的都是自己这几年用利益团结到身边的。

这个政治生态不行啊。

得安排一个能翻天的孙猴子出来,把官场这个大染缸搅的越乱越好。

“也是时候要请出那把破天裂地的宝剑了。”

陆远提笔写下一封调令,大印一盖,面露微笑。

搅吧、搅吧,搅的越大越好。

唤来赵学雍,将调令给到后者,赵学雍也不二话,拔腿就直奔吏部选封司,将这个盖着吏部尚书公印的调令递了进去。

“兹调福建南平县教谕海瑞为南京吏部经历司文书(南京吏部尚书陆远印)!”

(补昨日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