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1 / 1)

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

和之前那个一举解决北方草原问题一样,废除徭役同样足以名垂青史。

你可以说洪武大帝,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可他身上最不缺的就是魄力。

这样的机会,他又怎么会错过。

听了朱标的话后。

朱元璋眼神变得深远,他看着远方,沉声道:“老大啊,杨宪讲的对,徭役正是以前历朝历代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陋规,几千年都在延续,一代又一代的王朝,都在这上面狠狠栽了跟斗,却始终无法吸取教训。咱们大明,既然要做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王朝,那就不能再走他们的旧路了。”

“吏治要改,税制要改,这徭役同样要改!”

“谁规定,这些延续千年的规矩就一定要遵循?我们想要大明永续,就要不断革新!”

“是,父皇。”朱标开口道,对于朱元璋所说的有关大明的宏大愿景,他同样憧憬向往。

朱元璋收回视线,看向朱标,接着开口道:“杨宪就是一把神剑,一把咱们大明革新的神剑,有了他,咱们革新的道路就会一往无前,无往不利!”

“你马上与中书省那边一起拿一个有效的章程出来,与之前一样,同样先从苏、松、嘉、湖诸道作为试点,以一年为期限。只要证明有效可行,立马推广全国。”

“是,父皇。”朱标大声道。

扬州。

玻璃厂。

距离前次,杨宪传授金师傅他们,烧制玻璃之前,要进行除铁等前期工作已经过去好几天时间。

杨宪这一日,安排好铁轨列车通凤阳的方案后,抽空去了玻璃厂。

“老金,现在烧出来的玻璃怎么样了?”杨宪笑着开口问道。

那边金师傅看到杨宪,立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赶了过来,脸上满是兴奋道:“大人,你讲的方法真的有用!我这就带伱去看看,这几天的成果。”

说着金师傅便是带着杨宪来到玻璃成品区,只见一个木架子上面,并排放着七列颜色各异的玻璃,每一列都有数片玻璃,从上往下,最上边的黄绿等杂色最浓,越往下杂色就越淡。

杨宪看到这,脸上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道:“这几步还是很明显的吗,这才没几天。”

最让杨宪感到开心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木架上,每一列玻璃都代表着一个产区,而每玻璃旁边也都放了一个木牌,木牌上清楚的写明了除铁的时长、烧制的时长等等各项数据。

而这也是杨宪这些日子,一直尝试着教会他们的科学实验方法。

扬州大发展到今天,之前所有发明,都是通过系统,一蹴而就的,无论是沥青路还是水泥,而眼前的玻璃是第一次从无到有,慢慢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

杨宪这是在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后期发展提前做好战略准备。

“老金啊,做的很好。”杨宪拿起其中一块木牌看了一眼,开口道。

“嘿嘿,都是大人教导的好。”金师傅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开口笑道。

这些日子跟在杨宪身旁,他学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过的知识以及方法,他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自己还跟在父亲身边做学徒的日子。

杨宪放下手中的木牌,视线开始从眼前的玻璃片身上一片一片扫过。

<div class="contentadv"> 金师傅在一旁开口介绍道:“经过实验,目前来说,凤阳府的白色石英砂品质最高,烧制出来的效果也更好。”

杨宪看了一眼,木牌石英砂产区标注为凤阳府的玻璃片,这片玻璃片的透光度,果然要比周围其他玻璃片都要好的多,这种区别肉眼可见。

“从上到下,分别代表着用特制磁石细齿竹耙子犁石英砂的时间,果然和大人讲的一样,只要把这些石英砂的铁杂质给去除,就能大大提高玻璃的品质。这是我们目前烧制出来的最完美的玻璃了。”

说着金师傅小心地从木架上拿出一块玻璃,递给了杨宪。

杨宪伸手接过,举到眼前看去。

只见这块玻璃上头,已经只剩下一丝淡淡的绿色了。

透光度也很好,能够隔着玻璃,把金师傅脸上的皱纹,看的清清楚楚。

“做的很好。”杨宪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距离他想要的玻璃还有差距,可按照如今的进步速度,那是迟早的事情。

“我这边准备,在用磁石去除铁杂质外,再对这些石英砂进行多次清洗晾晒,再进行烧制。”金师傅这时忽然开口道。

在他看来,既然以前烧制出来的那些琉璃上头那些五花八门的颜色,都是因为各种杂质引起的。

那么清洗,肯定也能够起到作用。

“你尽管去做就是。”杨宪将玻璃重新放了回去,伸手拍了拍金师傅的肩膀,欣慰道。

凤阳府,定远县,府衙。

李进与县令陆涛讲述着此行凤阳目的。

“李大人既然是带着皇命前来,本县岂有不遵从之意啊。”县令陆涛笑着,开口道。“来人啊。”

“小人在,不知大人有何吩咐?”话音刚落,立马就有胥吏从屋外走了进来,躬身道。

“你替本县将话传出去,从明日起,定远县将重新丈量田亩,为咱大明税制改革做准备。所有户房胥吏,提前安排好,随时听候李大人吩咐。”陆涛开口笑道。

“小人遵命!”

看着那名胥吏离去的身影。

李进神色变幻不定。

要知道之前的接风洗尘宴上,陆涛可是特意请了定远县的乡绅士族一起来的。

宴席上作为东道主的陆涛全程没有讲话,可那些乡绅士族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让李进高抬贵手。

在丈量田亩一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对大家都好。

李进自然不会答应,当晚的那场宴席,一时间还因此事闹得很僵,到最后还是多亏了县令陆涛从中调解,不然就下不来台了。

李进是聪明人,自然看得出陆涛的态度。

因此李进不明白,为什么仅仅一夜之间,对方的态度就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