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义务兵与志愿兵(4k)(1 / 1)

当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靠着魏武卒,吴起不仅攻下函谷关,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其中阴晋之战,就是那场最为著名的以五万大破五十万的战役。

只是正如之前所说的一样,魏武卒的选拔极其严苛。

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武卒。

先不提要选拔出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有多难。

同时魏武卒成本也太高了,国力、物力损失巨大,元气大伤,尤其是精锐的魏武卒的损失,是短期难以恢复的。

魏武卒选拔要求高,训练、装备的成本非常昂贵,维护成本也很高,强盛时期的魏国还是可以负担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形成战斗力的魏武卒真正的灵魂是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作战技巧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无法通过硬性弥补。

训练、培养的周期很长。

导致魏武卒的神话无法被重现。

而到了宋朝,就又走了另一个极端。

开国之初,宋朝募兵还算有些门坎。

可没过多久,宋朝统治者之中的一些大聪明,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绝妙策略。

那就是每到灾年的时候,就把所有青壮力全部都招募为兵。

统治者认为,这样一来,灾民里就只剩下老弱了,就不可能揭竿反抗。

至此以后,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成为了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用来专门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

此外,健壮的罪犯也刺配当兵,特别是充当厢兵。在兵源枯竭的情况下,统治者也往往强行抓夫,给民间造成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正是这种骚操作,导致怂宋士兵数量虽然多,可战斗力却低的一塌糊涂。

别说周围各种环伺的强大外敌了,就连国内的农民起义军、纯纯草台班子拉起来的部队的战斗力都不如。

杨宪知道募兵制的演变,自然也知道朱标在担心什么。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我们采用的既不是府兵制,也不是卫所世兵制,更不是单纯的募兵制。”

“咱们大明接下来要走的是一条全新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全新的新型兵役制。”

对于朱标来说,又是两个全新的名词。

“义务兵役制?志愿兵役制?”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咱们朝廷可以规定,但凡是大明在籍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都要义务强制去大营里接受为期1到2年的军事训练,这便是视为义务兵,义务兵朝廷照发兵饷,可以按照当年大明百姓平均收入发放。”

“这样一来,即便是日后真的有一天出现兵源不足的情况,临时招募,那样招募到的兵,也比直接去地里招募农夫要强得多,毕竟所有成年的大明子民都接受过军事训练。”

对于杨宪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事情这一点,朱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所有成年大明男子需得义务服兵役,这举措,在朱标看来完全是划时代的。

杨宪接着开口道:“在这些义务兵中,对那些平时表现优异、训练有素的,朝廷方面便可以直接对其抛出橄榄枝,让其留队,将其变为职业军人。当然这种选择是双向的,可以让其自由选择留在军中,还是回到乡里。”

朱标一边听着杨宪的话,一边在心里默算着。

现在大明,在籍人口有六千多万,只算男丁的话,也有三千余万!

当真按照杨宪的这个说法,以年龄划定一道坎的话,义务兵,也就是预备役的数量将常年能够达到一千万以上。

而且这一千万义务兵,全都是可战之兵!

别小看那短短一到两年的训练时间。

杨宪的话还没有说完,让朱标更加震惊的还在后头。

杨宪接续开口道:“有了义务兵的基础,要不了十年,各个地方都会有大把退伍的义务兵。到时候,可以让县衙将这些登录在册,组织起一个相对松散的民兵组织。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不至于离开军营时间太久,而将军营里那一套东西彻底丢了。让县里一年组织训练一次即可,训练的时候,衙门也可以对这些民兵发放一些补贴。”

“这样一来,如果万一哪一天,大明真到了危急存亡之际,需要大量士兵。在退役后,无论之后他是成了厨子,还是酒楼小厮,抑或是商人各行各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老兵。”

“如有战事,这些都是招之即用的老兵!”

对于杨宪提的这一套新的兵役制度,朱标是彻底服了。

朱标都不敢想象大明一旦如此变法之后,将会发生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此大明新的兵役制度的骨架是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便是往里填充血肉。

其中有很多可以讲的。

朱标怕自己一下子记不住这么多,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拿了纸币在一旁记录,生怕漏了什么。

比如提高职业军人的待遇,如果说义务兵的军饷只需要和大明百姓平均收入持平就行的话,那么留队的职业军人,待遇就还要往上拉一截。

除了钱之外,荣誉这些精神方面的东西,同样不能少。

要向社会灌输,一人从军,全家光荣的思想。

可以要求当地衙署向那些职业军人家庭发放嘉奖状,同时稍微给一些物资奖励。

当然以往那种让罪犯充军的刑法,自然是要取消了,古代军人形象低下,这点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杨宪看来,就让这些罪犯在牢里打螺丝就行了。

他们配当军人吗?!

然后就是给军人设置一条可以看到的逐步晋升的路径。

毕竟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只做一个大头兵。

等到杨宪说完的时候。

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

朱标只能在神候府留宿。

晚膳的时候。

朱标和杨宪探讨起了此次小琉球虐杀渔民的事件。

杨宪讲的很简单,军队改革肯定不是一时间可以完全落实的,可那些等待正义的渔民们不能再等了。

大明决不能让自己的子民心寒。

无论是任何时刻。

在杨宪看来,这一次是壮大大明民族凝聚力的最佳时刻。

对小琉球岛的这一战,不仅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漂亮!

<div class="contentadv"> 不仅打得漂亮,更要进行大肆宣传。

让整个大明的百姓,让大明周边的那些小国们都看看,随意得罪大明的下场将会是什么!

“领军带队的将领,殿下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年轻人。小琉球不过是弹丸之地,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完全可以给年轻人一些历练,比如中山王的世子徐允恭,他跟在中山王身边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战役也参加过不少,也是时候拉出来试一下成色了。”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总不能每次打仗,都要指望那一帮子淮西老弟兄吗。”

军事学院那边想要见成效,也得需要时间积累。

如今想要应急的话,最快的办法自然就是像杨宪讲的这种多用年轻将领。

翌日清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还未亮,朱标便是带着下属出城坐车回京。

在列车上,朱标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杨宪昨日说的那些话。

如今军队改革变法,这个法该怎么变,朱标已然大致找到了方向,虽然具体细节尚待考究,但是这种事情,最难的其实就是确立方向,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那是中书省那些大臣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还就就是正像杨宪所说的,出兵小琉球岛刻不容缓。

不能寒了大明子民的心。

回京后,朱标马不停蹄,直接进宫。

这时朱元璋刚下朝,换了一身素服正准备用饭。

只不过喝的不再是马皇后熬的粥。

因为马皇后仍旧和朱元璋生气,打冷战。

驸马都尉欧阳伦被赐死后,安庆公主竟然选择上吊自杀。

要不是宫女发现的及时,这才救回一条命来,如果没有那名宫女的话,这后果不堪设想。

可咱老朱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非但没有丝毫表现出对自己女儿的关心,反而是大怒道:“让她死,让她死去!她愿意给那个王八羔子殉葬,咱绝不认她这个女儿。”

这话落到马皇后耳里,认为朱元璋这话就根本不是一个父亲能够说得出口的话。

马皇后希望朱元璋不仅做好一个好皇帝,同时也好做好一个好父亲。

在这一点上,夫妻俩产生了冲突。

朱元璋当然也想当一个好皇帝,可当好皇帝和好父亲相冲突的话,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舍弃后者。

这么多子女,如果说感受父爱最深的,那也就只有太子朱标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会有这么一种说法,朱元璋在他其他子女面前是皇帝,在朱标面前是父亲。

朱标看着朱元璋独自一人坐在桌子前小口地喝粥,看着自己父亲一脸憔悴地样子,就知道父母之间的冷战还没有结束。

“父皇。”朱标脚步匆匆走到朱元璋身前,行了一个礼。

朱元璋抬起头看了朱标一眼,嘴角微微扬起,露出笑容:“一大早就从扬州赶回来了吧,早饭还没吃吧,坐下来一块吃点,有什么要说的,边吃边说就得了。”

不等朱标开口,朱元璋便是示意内侍官给朱标也拿来了一副碗筷。

“儿臣领命。”

父子两人坐在桌前。

整个大明权力最大的两个人,难得享受一段安静的亲子时光。

饭后,朱标放下手中的碗筷。

开始向朱元璋禀报此次扬州的所得。

朱元璋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要知道毕竟卫所制是他和刘伯温一手创立的,而且还是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制度。

可即便如此,在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表述后,认清了卫所制度的缺点。

在他看来只要是为大明百姓好,为大明好,什么都可以改。

就算是他自己亲手制定的国策,也没有例外。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开口道:“老大,你先和兵部以及大都督府大致拟一个章程出来,这件事我会让保儿帮你的。”

无论是哪朝哪代,凡是关于军中的变法,都是绝对的国之大事。

慎重一些没有错。

而改革第一步,就是大都督府的改制,自然需要如今身为大都督李文忠的鼎力支持。

“父皇,还有就是小琉球岛,杨卿的意思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字,打!”

“而且要打的漂亮,杨卿说,通过这一战能够让整个大明的百姓变得更加有凝聚力,让大明的所有子民因为自己的这个身份而自豪,让他们知道无论他们身处何处,身后都有咱们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挺着他。”朱标开口道。

“说得好!”朱元璋眼睛一亮,大声赞道。

接着朱标又是将杨宪提出让年轻将领试炼的建议。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后,直接开口道:“准了!你这就让人下旨,让徐达的儿子和保儿的儿子一起去吧!”

“是,父皇!”朱标领命下去。

京城,中山王府。

在成了中山王世子之后,徐允恭并没有变得更加快乐,反而变得有些玉玉。

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目标。

因为他更加向往的是军旅生活,他想要的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去立下不世之功,封侯封爵。

而不是靠着父辈的蒙荫。

事实上,徐允恭完全不用那么努力,他以后是铁定继承他父亲徐达的爵位的。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他却完全提不起劲。

这些日子,徐达去边境巡视去了。

徐允恭这次没有跟去,留在王府,他都快闲出毛病来了。

很多武人就有这个毛病,完全闲不住。

他不知道的事,就在这时,一封旨意正在往中山王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