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楚云深所讲述的这番话,吕岩领悟到了一个道。
学习《奇门遁甲》并非是学习那些玄奇手段,而是学习对天地的认识,以及如何把握天地自然运行的脉络。
只要把握住了天地运行的脉络,天地间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做到悉数洞悉!
领悟到这一点后,吕岩的学习热情更高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每天早上跟着火龙道人学习道经,下午用来习武练功,晚上跟着楚云深学习两个时辰的《奇门遁甲》。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从吕岩来到回龙观,已经过去了快有十天,吕岩都快忘记自己还是庐山县的县令了,直到县丞派人来找他,吕岩才恍然回过神来。
虽然只十天时间,吕岩却觉得比十年的收获还多。不论是火龙道人讲授的各种道经,还是《两仪剑法》、《四象剑法》和《八卦剑法》,亦或是楚云深讲授的《奇门遁甲》,都令他感觉此行的收获是前所未有。
不过,再如何不舍,他也不能因此耽误了正事。毕竟他身上还挂着庐山县县令的官职,抛下府衙事务十天已经够久的了,再不回去的话,怕是会被县丞给参一本渎职之罪了。
吕岩只得向火龙道人与楚云深提出告辞。
楚云深拿出自己编写的《奇门遁甲全书》递给吕岩:“你身有要务,自然不能长时间停留,这本《奇门遁甲全书》你且拿回去仔细研读!”
“多谢楚师!”吕岩接过《奇门遁甲全书》,向着楚云深行了一礼。
一旁的火龙道人,看着楚云深的举动,咂摸了一番之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也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册子交给了自家弟子:“话说回来,我虽然传了你本门三种剑法,但老道好像忘记传你本门的内功心法了。”
吕岩的内功修为不俗,火龙道人想着先传授剑法,便把内功心法给忘在了脑后。等看到楚云深的举动后,想起自己还没传吕岩本门的内功心法呢,这才急急忙忙把抄有内功心法的册子交给吕岩。
吕岩接过册子,一眼就看见封皮上,写着《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几个大字:“这是……”
看到这个名字,吕岩心中勐地一动,略略翻看了一下,才发现这竟是道家的服气之法。
吕岩心下自忖:“这门食气法要求颇高,不过我有内功根基,当是能修炼无碍。”
想到这里,吕岩向着火龙道人躬身一拜:“多谢师父传法。”
“好好修炼!”火龙道人单手捻须,向吕岩吩咐道,“为师知你颇有功底,当是能修炼无碍,下次再见可是要好好考校一番咯。”
吕岩自是应下,将记载有《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的册子收入怀中后,便下了山。
吕岩离去后,回龙观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宁静,火龙道人依旧是每日寻找楚云深探讨《奇门遁甲》。闲暇的时候,不是在做美食,便是在琢磨修改内功心法,时不时也会找楚云深探讨一番内功修行的奥妙。
却说吕岩下山回到庐山县府衙,将十多日积压的公务都处理完毕之后,这才得空取出《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仔细观看。
《淮南子》有言: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道家根据这一理论,创造出了食气之法,虽然做不到神明而寿,却也能让人渡百岁而动作不衰。
吕岩手上这本《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便是放在道家诸派中,也是属于极为上乘的法门。日月普照万物,服日月之光芒,对修炼内功真气有着极大的助益。
不过,想要修炼这门食气之法,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功根基才行,否则服食日月之芒便会伤到己身。
吕岩将整本册子都翻过一边后,对于这门食气之法有了系统的了解:修炼这门食气法,初时功力不足,只能服食朝阳紫气,及到功力渐深,服食日华的时间可以改为朝食(上午九点)之时。服食月华也是如此,最初只在朔日行功,及到功力渐渐深厚,才可改为望月。
了解过这门食气法的究竟后,吕岩并没有急着开始修炼,而是仔细阅读揣摩了一番之后,才在第二日朝阳初升的时候开始着手修炼。
县城的城门楼上,吕岩面对东方而坐,体内真气缓缓运转。随着时间流逝,吕岩的心神渐渐晋入神仪内盈,抱虚守一,神游八极之妙。
忽然,一缕日光闪现,静心端坐的吕岩顿时心有所感,勐地运功一吸。
顿时间,一缕紫气凭空浮现,如同倦鸟投林,蓦地一下投入了吕岩的口鼻之中。将这一缕紫气吞下后,吕岩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股莹莹紫意,过了良久之后,脸上的紫意才渐渐消退下去。
将吞入体内的朝阳紫气彻底消化了知乎,吕岩感觉体内的真气增长了一截。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吕岩很快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这一缕紫气,便相当于过去的十日之功。
吕岩不禁倒吸了口气:“好厉害的食气之法,才第一日修炼,就相当于过去十日的苦工,果真是无上妙法!”
验证了《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的玄妙后,吕岩的目光又转到了《奇门遁甲全书》之上。
食气法的玄妙是立竿见影,而《奇门遁甲全书》的研读,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奇门遁甲重在认识天地与推演。
这一门知识极其考验天分,天分不足者,研究三年也未必能吃透其中的玄妙,天分足够之人,只需三月便可心有所得。
楚云深在此之前,已经为吕岩讲解过《奇门遁甲全书》的各种关键,如今他自己钻研起来,很快便能触类旁通,钻研出不少《奇门遁甲》的妙理。
随着钻研深入,吕岩不禁想到了火龙道人传授他的《两仪剑法》、《四象剑法》与《八卦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