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5章(1 / 1)

“要是哪个去酒楼吃饭的员外家夫人,上来就拍陈彪的腿,你咋想?”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老杨头这个比方一打,立马就让菊儿哑口无言了。

再也没有理由为刘氏辩解。

因为老杨头一下子就问到了她的命门上,有一回酒楼里有个老顾客徐夫人请客,那徐夫人就指明要管事之一的陈彪过去招呼。

因为徐夫人是酒楼的几个多金老顾客之一,不好得罪,所以陈彪就去了。

听说那天陈彪为徐夫人挡了好多酒,徐夫人还给陈彪夹菜,喂他吃……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菊儿的耳中,尽管陈彪努力解释是为了稳住大客户,再者那徐夫人的年纪也足够做他母亲了。

可菊儿还是忍不住的吃味儿啊!

所以今番刘氏拍李老二腿这事儿,确实也轻浮草率了!

菊儿顿时不做声了,并且打算这事儿回头她要私底下跟娘那里好好说道说道。

这种行为,确实不雅观。

至于眼前这两扇院子门,怕是得延后再装了。

菊儿轻叹了口气,上前去将那两扇门往院子里面的堂屋里搬。

而院子门口的其他人,也都渐渐散开,骆铁匠和孙氏,王翠莲他们各自回了自己家去了。

王翠莲和孙氏一人带走了一个小孩,团团圆圆小家伙边走还在边回味先前李老二从凳子上摔下来的场景。

对于他们俩来说,李老二当时那个行为非常的炫酷,好像从天而降的飞人。

所以两个小家伙那是边走边唧唧咋咋的交流,尤其是圆圆,还一蹦一跳,不停地模仿李老二那个腾空而降的动作。

看得旁边几个大人皆满头黑线,啼笑皆非。

杨若晴跟身旁的曹八妹这招呼了一声,正准备转身离开,便见绣绣抱着勇孝从院子里面出来。

“外面这是咋啦?我这离开一阵儿,咋人都散了呢?”

看到绣绣这满头雾水的样子,杨若晴和曹八妹对视一眼。

都才想起绣绣之前一直就在院子里面给勇孝喂食,外面发生的事情恐怕她还蒙在鼓里。

“那啥,李老二摔了一下,扭到了脚,剩下两扇门暂时不装了。”

曹八妹说着,上前来帮着接过绣绣怀里的勇孝。

低头看了眼,压低声说:“睡着了?”

绣绣含笑点头:“是得,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曹八妹望了眼院子里面,有点担忧:“你方才坐哪给他喂食的啊?屋里还是屋外?勇孝没喝风没受凉吧?”

绣绣侧过身指了个地方,“喏,我刚就在那门口坐着呢,那里背风,还有日头,应该没着凉。”

屋里没住人,家具啥的都散发出木头的气味,所以绣绣不想带着勇孝在屋里待。

曹八妹顺着绣绣指的方向看了眼,放心的点点头,“那我们回家吧,把勇孝放回摇篮睡觉。”

绣绣温顺的应了声,然后母女两个经过杨若晴身边的时候,又跟杨若晴这打了声招呼。

“姑姑,我们先回去了。”

“好,路上慢着点儿。”

目送这三人离开,杨若晴走过去帮着把院门口那两把垒在一起的凳子拿下来,然后送进院子里去给菊儿收拾。

菊儿看到杨若晴搬着凳子过来,很是感激,“晴儿姐,还要你劳累啊,伱放那吧,待会我来收拾。”

杨若晴看到菊儿手里已经在收拾其他东西了,于是道:“没事儿,你告诉我这两把凳子是哪屋的?我给放回去就是了。”

菊儿于是指了下东厢房的第二间,“好像是从那屋里搬出来的。”

杨若晴点点头,一手拎一把凳子往东厢房第二间去了。

确实是这屋里的,因为八仙桌旁边原本摆着四张凳子,而现在就剩下了三张带靠背的大凳子。

杨若晴把两把凳子放好后,又打量了几眼这屋里。

床,衣柜,还有其他一些家具用品,全都是崭新的,涂了桐油,防虫防潮。

地上虽然没有铺地砖,但是显然也是做过一定的处理,墙角四下都比较干燥。

屋里清一色都是两扇窗户,形成空气对流,打开之后能通风透气,设计的很不错。

相对于之前老宅四房的那几间屋子,讲真的,现如今四房的住宅条件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这套宅子,应该是四叔四婶有生之年靠着自己的能力盖的第一座,也是最后一座宅子了。

毕竟老宅的西屋,那是老杨头和谭氏的手笔。

将来想要更换更好的宅院,那就得看康小子和铁蛋他们兄弟了,四叔四婶的能量到了这里,应该是耗尽了。

杨若晴走出东屋门,抬起头往院子门那边扫去。

突然,她愣了下。

目光望向院门的高度,又看了眼这东屋门口的位置。

这个角度,这个距离……

李老二的走神……

绣绣母子……

卧槽!

杨若晴感觉自己一不小心探索到真相了,这泥马真是?

哈?

就说嘛,像李老二那样一个有经验的工匠,上屋樑的时候都能重心很稳,怎么这踩两只凳子就不行了呢?

搞了半天是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啊!

如果换做以前做姑娘时期的绣绣,估计甩光了衣裳在外面狂奔都没人喜欢看,因为就像一块棺材板。

但是生完孩子之后,月子过了四十多天,被曹八妹养的又白又胖的绣绣,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不怪李老二这个母胎单身了二十多年的人看了失神……

怪不得摔了之后,脸都涨红成那样,好像做了亏心事不敢抬头见人。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对于这个发现,杨若晴只是藏在自己心里,没有想要往外说的打算,因为这完全没有必要,她还不至于无聊庸俗到那种程度。

……

但是有些事,杨若晴不去说,不代表就没人察觉和往那方面去猜测。

要知道先前在院子门口的人可不止她一个,还有老杨头,大孙氏,孙氏,曹八妹,菊儿,以及其他一些在附近农田里干活,中场歇息的时候过来说话的村民们。

总有一些眼尖的心细的人会留意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不,杨若晴正在烧晌午饭呢,刘氏就过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