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吃了石头?比猪还沉!”
杨华梅也上前来搭了一把手,结果就是嘟囔了句。
大家伙儿都当没听到她的抱怨,把徐巧红弄上马车后,杨华忠对杨华梅和小黑说:“梅儿也去吧,小黑一个人不行。”
杨华梅有些迟疑,扭头看了眼那边的新宅子,“我就不去了吧?壮壮还在家里。”
杨若晴:“壮壮有他太爷爷照看,姑姑你必须同去,你不去指望小黑?”
杨华梅听到这话,目光期待的望向了杨华忠。
杨若晴接着又说:“你要是指望我爹,那就更不可能!”
我爹大半夜牺牲睡觉时间,帮伱们把人送去镇上医馆,这是看你是他亲妹子的面上。
同时,我爹也是里正,责任心重。
于公于私,我爹送了也就送了,但你要还指望他能像家属那样留在医馆,忙前忙后,那就想多了。
杨华忠本人也没那个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闲工夫。
所以杨华忠也顺着杨若晴的话说:“梅儿,我家里一摊子事,天亮就要回来。”
“你要是去,我就耽误两个时辰送你们过去。”
“你要是不去,那这马车我就借给小黑使,你们啥时候还我都行!”
说完,杨华忠果真将缰绳塞到小黑的手里,转身要走。
小黑拿着手里冰凉还有些滑的缰绳,慌了。
“三舅你可不能走啊,我怕黑,一个人赶车我心慌。”
“我去我去,我去还不行嘛!”
看到小黑那副平时呼呼喝喝,关键时刻却撑不起来的孬种样子,杨华梅跺跺脚,拔腿往马车上钻。
杨华忠这才又重新上车,给他们充当临时马车夫。
杨若晴和孙氏来到马车旁,孙氏叮嘱杨华忠路上当心,尤其是夜里赶车眼睛看东西不真切,更不能一味的为了求快而做危险的事。
杨若晴没提醒快还是慢。
叮嘱慢,这没毛病,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是驾驶这块更不能一味的图快。
只是车厢里徐巧红口吐白沫,唇角青紫的状态,又需要跟时间赛跑……
所以杨若晴没有叮嘱快慢,只是告诉杨华忠注意安全。
同时又对杨华梅和小黑这对六神无主的母子说:“姑姑,壮壮那边别担心,待会白天我就过来把他接去我家,让他跟团团圆圆一块儿玩。”
杨华梅连连点头,“那是最好不过了,壮壮放你家,姑我放心啊!”
杨若晴又对小黑说:“到了镇上,你去找你哥大白来拿主意!”
小黑也仿若醍醐灌顶,猛地点头。
而且杨若晴的提醒还给他指明了方向,他到时候不仅会去找哥哥大白来帮忙拿主意,他还要抽空去镇上的老丈人家,把这事儿告诉二舅子!
老丈人带着大舅子和小舅子住在山里茶园里,镇上的宅子里目前留的是二舅夫妻当家。
原因很简单,二舅的婆娘最近生二胎了,在老宅养月子,所以二舅人在镇上。
“我不慌了,那我们赶紧出发!”小黑煞有其事的说。
杨华忠点点头,催动马儿,驾驶着马车离开了老王家老宅。
……
当马车离开之后,这边的动静才终于传到了王洪涛一家的耳中。
王洪涛手里拎着一盏油灯,披着外衣,和他婆娘一块儿也连夜赶过来了。
“你们咋都在这?我大哥家又咋啦?”王洪涛问。
因为他不仅看到了杨若晴和孙氏,还看到了旺生。
杨若晴便把事情三言两语告诉了王洪涛。
王洪涛也是大吃一惊。
旁边他婆娘说:“小黑两口子都不跟咱这些亲戚走动,两人成日里关在屋里,闹出啥事儿都没人晓得。”
孙氏说:“操心哦。”
旺生道:“乱吃东西,两个那么大的人,自己又说不清楚,我也没法子治。”
大家都很沉默。
如果是小黑昏厥过去了,徐巧红是清醒的,那徐巧红肯定能把事情说清楚。
但昏厥过去的是徐巧红……
“药渣啥的都带去镇上医馆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咱尽力了。”杨若晴说。
然后她对旺生道:“旺生大哥,这是诊金,你回吧!”
杨若晴把一把铜钱塞到了旺生的手里。
旺生不要。
“我都怎么治,不敢收钱。”
杨若晴:“大晚上的,你能出来把个脉,都该收钱。”
孙氏也就着杨若晴的话,一齐劝说旺生收下钱。
王洪涛夫妇沉默。
因为这钱理当杨华梅和小黑他们付的,现在他们慌慌张张去了镇上,这事儿就给撇下来了。
王洪涛夫妇跟杨华梅小黑他们都属于老王家人,虽然王洪涛和王洪全是堂兄弟,但大家都是王氏宗亲家的。
所以这钱,真的要按照关系远近来支付,那也应该由王洪涛来暂为垫付。
但王洪涛是不可能愿意垫付的,那是不可能的事。
且不说两人还只是堂兄弟,就算真是亲兄弟,王洪涛也不可能这样做!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杨华梅和小黑这母子,平时跟亲戚之间的相处方式非常非常的有问题。
亲戚朋友早就对他们不满了,何况还帮他们垫付?
如果你好心垫付了,到时候他们不认账咋整?
不仅不认账,还说是你多管闲事,自作主张,又该咋整?
所以王洪涛两口子闭嘴不吭声。
等到旺生收下了杨若琪垫付的钱要离开,王洪涛为了化解自己先前沉默的尴尬,于是主动上前说:“旺生,我送你回去。”
旺生看到王洪涛这个村里的长辈竟然坚持着要送自己回家,有些受宠若惊。
“那咋成?洪涛叔你可是我的长辈!”
“嗨,没啥,大晚上的劳累你出诊一趟,走吧走吧!”
王洪涛又跟杨若晴和孙氏这打了声招呼,便和旺生一块儿离开了。
王洪涛婆娘也打着呵欠准备回家睡觉去。
但临走前,她还是把孙氏拉到一旁,小声说:“晴儿好心好意给小黑他们垫付钱,到时候可得叫梅儿他们补上。”
孙氏愣了下,这才想到这茬。
孙氏原本想说,也就十几个铜板的事儿,说不说也没事儿。
若是梅儿想不到还有这茬,自己也不会去说破,或者提醒什么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