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最好的行军粮(1 / 1)

林氏水浒 长安梦入 1168 字 9个月前

西夏军中军大营,李察哥终于搞清楚梁山军不会缺粮的秘密。

原因就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上。

水壶里摇摇晃晃的不是米粥,而是用牛乳泡好的肉粥。

但这还不是秘密的全部,最大的秘密还在泡粥的原料,一种体积很小,重量却比一般的肉干重起码两三倍的肉沫粉,还有一种白色牛乳粉。

这两种材料只需很少的分量,再加上水用火煮开或者热水泡开骑在马上一直晃荡,很快就能变成一水壶浓稠的肉粥,不但美味无比,而且还非常的顶饿耐饥。

李察哥特意算了一下,这个干粮袋除了一些好吃的小点心和其他熟食外,这种肉沫粉大约只有五六斤的样子,牛乳粉大约有两三斤,加工成肉粥竟足够十几个人吃一天。

也就是说,这员梁山军的骑士光是靠着这个干粮袋就足够保证十五六天的口粮。

也就是说哪怕再过十五六天,梁山军也绝对不会断粮。

至于马匹,看梁山军的坐骑也都膘肥体壮,只要保证一定的精料,哪怕饿点肚子掉点膘,也同样能坚持十五六天以上。

这要算来想等到梁山军粮草消耗殆尽,完全就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这边的存粮都不够支撑十五六天。

难怪林冲明知前面有埋伏也敢于一头钻进我们的包围,原来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不可能,这种肉沫粉一看就是用牛肉做的,而且是最好的精肉做到,制成一斤这样肉末粉,起码要十斤,不二十斤上好的精牛肉都不止!

梁山军两万骑兵,每人身上背五六斤,这要杀掉多少牛?宋朝哪有这么多牛?”

没藏埋布仔细计算过后,不由大叫起来,完全不相信这样的高级军粮梁山军会给每名骑兵都装备,或许这只是某位军官的特供军粮。

但李察哥却不这样想,一连几天他都在望楼上仔细观察这些梁山军骑士,发现这样的军粮袋子和行军水壶确实是每人都有,自己也时常看到他们饿了就拿起水壶摇晃两下喝上两口。

而且检查梁山军留在战场的死马,也确实每匹马上都有一个干粮袋,里面都是这种高级干粮。

这些迹象无不表示这种高级军粮,确实每名小兵都配备,而不是少数军官的特供。

只是没藏埋布说的话同样有道理,制作这么多肉末粉,这得杀多少牛啊,宋朝可是农业大国,大部分牛都要用来耕田的,哪里有这么多牛给他杀?

而且这得花多少钱啊!

“不必怀疑这是最好的行军粮,而且这样的军粮的我们每人都配十多斤,哪怕在这里在呆上一个月,我们也完全不怕!”

梁山军中,细母岩名已经把自己知道一切都交代,并且答应为林冲效命,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说起来林冲一开始也以为这货会很死硬,宁死不降,什么都不会说,或者就算说也是说假话,哪知这货却如此干脆利落的就投降叛变了。

倒叫林冲有些意想不到。

不过想想也就觉得很好理解了,毕竟历史上华夏有善待异族的传统,比如汉朝接受南匈奴投降内附,不但给他们最好的草场,还负责保护他们,帮他们打跑了敌对的北匈奴。

唐朝也是这样,一顶天可汗的高帽子送给李世民后,唐朝对胡人简直不要太好,最后才有河北胡化和安史之乱。

党项人的祖先就是在那时候内附唐朝,其中最强大拓跋氏还被赐姓李姓。

有这些历史经验摆在那里,而且生死关头真正不怕死的有几个,历史上兵败被俘投降敌国还少了么?

特别是胡人,很少讲什么道义廉耻,大多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崇拜追随强者,有奶便是娘,一切以自身利益为重。

所以细母岩名会做出如此选择,也是一点不奇怪。

于是在交代完一切,并答应等下就到西贼中军大营前帮梁山军劝降后,林冲也就让梅嘉生带他下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平复心境。

于是细母岩名便喝到了一碗热腾腾的肉松牛乳粥,外加两块压缩饼干和一小块五香酱肉,好吃的直让他差点把舌头也一起吞掉。

不禁随口问道:“你们……嗯,我们梁山军的伙食都这么好吗?”

梅嘉生一副看土包子神色看着他,想了下还是耐心介绍起来:“就说这个肉松吧,你知道一头几百斤的牛杀了,把全身的肉做成肉松能做出多少吗?”

细母岩名想了想西夏这边牛肉条干粮,于是道:“八十斤?”

梅嘉生嗤笑,作为林冲的心腹亲随,他自然知道肉松的制作工艺。

制作肉松,首先要选取牛身上脂肪最少的红肉切块,然后再将肉煮烂,再经烩制、揉搓等工艺使其变成一条条的肉丝,然后再放到烘干室里连烘整整五天,直到肉丝里面不含一丝水分。

这时候再讲这些肉丝放入捣臼内捣碎,同时我对其进行压缩,时期内部不含一点空气,这时肉松我体积已经缩小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据林军主说,如果一头牛制成的压缩好的肉松,刚好可以装入用这头牛的膀胱制成的袋子里面,重量也只有二十斤左右。

这样就等于装了一整头牛在袋里里,随时可以轻装上阵,极速行军。

“竟然只能出二十斤,这么说我们梁山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半头牛在身上了?”

细母岩名简直不敢相信,难怪从梁山军士兵身上看到半点缺粮的迹象,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半头牛呢!

“那是,这些肉松只需一小点,用开水煮过后就会快速吸水膨胀,一头牛的肉松足够管一名军士吃两个月还多,再配上一点牛乳粉和其他干粮,你说是不是哪怕再呆一个月,我们也不会缺粮之忧?”

细母岩名简直不敢相信,难怪从梁山军士兵身上看到半点缺粮的迹象,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半头牛呢!

“那是,这些肉松只需一小点,用开水煮过后就会快速吸水膨胀,一头牛的肉松足够管一名军士吃两个月还多,再配上一点牛乳粉和其他干粮,你说是不是哪怕再呆一个月,我们也不会缺粮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