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鏖战(第一更)(1 / 1)

时代变了。

冷兵器正在被取代,前火器时代的战争规模明显因为火枪的普及而扩大。

传统时代的一个合格士兵,要训练至少一年,精锐至少两年以上。

但是燧发枪的出现,三个月,只需要三个月,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就能成为战场上杀人的士兵。

不仅如此,不再需要铠甲。

铠甲在古代战争中,到底是什么地位?

为什么古代藏刀不算造反,藏铠甲就是造反?

理由很简单,因为铠甲的做工十分复杂。

它涉及到冶铁、锻造、手工、纺织等等一系列的流程。

如果一旦在某个人家里发现了十几副铠甲,意味着这个人不仅仅是有铠甲,而是有一套制造铠甲的全流程产业线。

一旦有一套全流程的产业线,要造出更多的铠甲,只是原材料的问题了。

当前火器时代的到来,使铠甲慢慢失去它在战争中的地位,也意味着军工制造流程的精简。

对于各国来说,都大大节约了成本。

这些节省出来的成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粮食,发更多的军饷,招募更多的士兵。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换做是过去,皇太极就算将漠北蒙古铲平了,再在国内挖地三尺,也不可能动员40万大军出来与明军开战。

但现在他可以,硬着头皮做到了。

然而,皇太极终究是没有转过弯来。

他一味地追求军队的人数,大大扩充火枪手的数量,却大大削减步兵的数量,将传统步兵转换成骑兵。

就导致了眼下的这种局面。

阿拜吃过的亏,现在汤古代也开始吃。

当双方进入近身肉搏的时候,明军的步兵开始成为战场的主导者。

他们左手持盾牌,右手握刀,动作快而狠。

一刀就能杀一个建奴的士兵,刀刀都在致命的地方。

这种刀法,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了的。

并且配合盾牌、甲胄,简直就是行走的杀人机器。

建奴火枪手的刺刀,很难立刻将他们杀死。

就这样,建奴的前锋队很快被明军给打崩。

传令兵传来了消息后,汤古代的眉头皱起来了。

当他询问得知明军的队伍里居然混入了不少步兵,心头有些发紧。

当初在搞军改的时候,不是说火枪队不需要步兵了吗?

这明军怎么不按照规矩出牌?

汤古代记得来回打转。

这样不是办法啊,这么玩下去,老子要完蛋。

人被逼到穷途末路,总会想到办法。

你别说,很快,汤古代还真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办法?

扩大这个方阵的距离!

这是什么战术?

早些年,北京军事学院刚成立的时候,崇祯在讲武堂专门讲过关于线列阵的各种战术。

其中有一条提出,在线列阵中混入重步兵,只要能抗住双方对射的那一段激情期,哦不,是激烈期,也不对,是惨烈期,就能进入肉搏战。

一旦重步兵与火枪手进入肉搏战,能占据很大的优势。

就像祖大寿这一套战术。

但是,这一套战术也不是不能破。

要破也不难,扩大方阵的间距。

这意味着重步兵进入火枪方阵,搏杀了一部分后,想要持续打击后面的方阵,就面临后面的方阵的枪杀。

而因为后面的方阵离前面的有50米以上,重步兵将再次进入火枪方阵的火器打击范围。

步兵必须再次熬过50米的痛苦期。

而军队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这样下去,步兵熬不过几个方阵,就被摧毁了。

此时的汤古代,就想到了这一块上了。

他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比阿拜那个狂妄自大的家伙要靠谱。

想到这一点后,汤古代立刻下令调整了自己中军的战术,命令中军奔赴前线去抵挡明军。

前锋正在溃败,明军势如破竹。

而当汤古代的中军填补上去后,局面还真就发生了变化。

明军的步兵优势立刻被抵消掉。

不仅如此,因为混入了步兵,导致方阵的整体火力减弱,这个缺点在此时被放大。

打了一个小时后,明军竟然丝毫不能往前推进。

祖大寿的眉头皱起来了。

他心中暗叫不妙,没想到被敌人找到了破解之法。

祖大寿不甘心道:“鸣金收兵。”

明军开始有条不紊的后撤,左右翼的纯火枪队开始掩护中军退走。

汤古代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不知道来了多少明军。

明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击溃祖大寿,而是拖着这支明军,让大部队快速拿下西平堡。

前后交战了两个小时,祖大寿折损了两千多人。

祖大寿开始做队形的调整。

想了一会儿,祖大寿立刻做出了如下调整。

不再做无序的穿插,而是将步兵放在火枪线列阵后面。

用火枪手做掩护,减少射击过程中重步兵的折损。

如此做了安排,祖大寿再次发动了进攻。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辽东的冬天,这个时候光线已经开始暗下来。

但明军没有停止。

明军再次发动进攻,建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招。

双方再次打起来。

昨晚调整之后,明军的火力明显加强了。

建奴的线列阵被打得七零八落,崩溃的崩溃,逃窜的逃窜。

只是由于明军的步兵被掩藏到后面,这个时候,就无法再快速消灭溃散的建奴了。

一句话概括:能击溃敌人,但减弱了对敌人的歼灭程度。

不过,要再今晚突破汤古代布下的防线,显然不切实际了。

眼下,西平堡内,十足惨烈。

在祖大寿刚到的时候,汤古代新增了3万大军进去了,加上原本里面还留存的2万大军,一共是五万大军。

而那个时候,明军死了上万人,伤好几千,能打的也就一万多人了。

一万多人对战5万大军,而且是打巷战,近距离对打,这无疑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西平堡内到底惨烈到什么程度?

有小孩子在死人堆里哭泣。

大街小巷的每一条路,都被鲜血染红了,天空飘下来的雪也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