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初露锋芒论性命(1 / 1)

隐仙真传 隐真散人 1151 字 9个月前

苏浩暗自道:

“额,这……既然如此,小子恭敬不如从命。”

苏浩这几年皓首穷经,虽不曾经论满腹,但已非初出茅庐的牛犊,对于佛道经论,性命至理的认知,业已到了颇深的地步,于是对王伯言道:

“王伯,小子认为的养生,应是性命之道。”

喔?王伯眼里精光一闪说道:

“愿闻其详。”

于是苏浩继续言道:

“长养性命,生生不息,是谓养生。

何为生?

性命在,即是生。

性命亡,即是死。

性命,依神气而存。

神气散,则性命亡。

神去离形谓之死,

气入身来谓之生。

知生死,存神气,

虚至极,则气生。

笃至静,则神足。

神满气足,神气相注,

即是养生真道。”

“好!好!好!如是之言,从未听闻,你小子不错,是个人才,庸俗世人,穷一辈子,都不知何是养生,你寥寥几句,就道尽养生至理,着实难得!难得!难得!哈哈哈”王伯拍腿大笑道。

一旁王小姐,也是听的两眼冒星,毕竟家学渊源,自小随父习武,此时见王伯连说三个好,三个难得,难免不服,争强好胜之心便起,低声道:“爹,此乡巴佬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苏浩闻言,低头含笑,不为所动,深韵(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之理。

毕竟是多年清修之人。

面若宝玉隐红光,

眼若星辰一点漆,

慈眉善目俊模样,

不招野蝶蜂自来。

如此俊秀面貌,此时看来不过二十许,时常惹得一些怀春少女秋波暗送。

是以,初见之下,使得王大小姐也芳心一动。

但苏浩以慈俭为道,虽时常一身清衣,出入尘世,着实朴实,但细观之下,隐隐有股清爽出尘之意。

此时,也难怪被这种时常出入高档会所酒楼,见惯金碧辉煌,为伍纨绔子弟的王大小姐伦笑为一介白衣小丑了。

王伯转身一拍王艳脑袋,语重心长的说到“小艳,做人切莫狗眼看人低,先前还以为是小浩配不上你,现在看来,我家小艳,恐连提鞋都不配啊!

唉……!

养不教父之过。”

王艳闻听,何时受过此等委屈,犹如晴空霹雳一般,自小到大,养尊处优,被其父视如若掌上明珠,此时喉头发哽,

“爹!”已经是两眼含泪,梨花带雨。

其母难产,诞下王艳之后,不幸遇厄,王伯既当父,又当母一手拉扯长大成人,是以父女感情无比深厚。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苏浩见此,急忙告罪道:

“王伯言重了,乃是小子胡说八道,王小姐天人一般,小子何德何能,岂敢与皓月争辉,惭愧惭愧!”

刘叔见此,也急忙道:“是啊,王伯,这好好的,未免言重了吧!”

王伯默然无声,心中却已经是惊涛骇浪,从苏浩的言论中,作为太极高手如何不知,此乃出自道家仙学《胎息经》,王伯年轻学艺之时,做了武当的俗弟子,曾听过他的师父武当清虚道长提起过,经文暗悔,参悟多年,不曾明了。今日三言两语之间,尽然便有了豁然开悟之感,如何不喜。

再观苏浩洁面如玉,隐含红光,分明到了当年他师父清虚道人一般的气住息停的胎息境界。

“世人常为俗事恼,

纸醉金迷逐欲忙,

无常来时悔已晚,

一口气断万事衰。”(笔者题)

《笔者注:这笔者题的偈子太多,以后只要百度没有的,都是笔者题!哈哈哈》

王伯有感而发:

“来,小浩,王伯敬你一杯。”

言罢双手端起茶杯,迎向苏浩。

苏浩连忙起身,双手端起茶杯,也迎向王伯,在王伯的茶杯杯口下端处轻轻一碰,言道:

“王伯客气!该小子敬你才是”

言毕,扬首一饮而尽。

接着,依次给王伯,刘叔,王艳沏茶,

王艳见此,立时背身,侧面以对,不忘拿眼神狠瞟一下苏浩。

苏浩见此,躺着中枪,一脸无奈,引得王伯刘叔哈哈而笑,苏浩无奈,摇头落坐。

王伯见此,更是眉开眼笑。

观此子,礼数周全,言谈稳重,深俱慧根,暗中对此子羡赏不已。

此时王伯便道:“小浩,王伯想求你一事。”

苏浩忙答到:“王伯有事敬请吩咐,只要小子能做到的,必当尽力而为。”

王伯望了眼刘叔,而后继续说道:

“你觉得小艳如何?”

苏浩心里咯噔一下,暗道:“果然。”

此时,王艳也转过身来,毕竟孩子心性,方才还泪水怜怜,转眼已忘。

此时红着双眼紧盯苏浩,也想知其评论。

苏浩那个别扭,不禁暗自腹语道:“不过初见,何以知此女如何?”

于是转头望向刘叔,复观王伯。

顿觉此二老皆一副不正经的奸笑模样,不禁头冒细汗。

苏浩再正眼详观对面王大小姐,好个美人。

但见此女

脸如盘月樱桃嘴,

细眉柳叶丹凤眼,

精致玉耳白如面,

明眸皓齿增娇艳,

不施粉黛已倾城,

不着红妆亦惊人。

不免越瞧越有韵,况且王艳乃习武之人,娇艳之中自带一股英豪,此时苏浩灵机一动,毕竟早年参研周易相术之学,便照此论断,于是眉头一展,心头一松,成竹在胸,如卸千斤。

(https://www.yqwxw.cc/html/123/123167/446905704.html)

www.yqwxw.cc。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