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中,周利在花城、沪海、香江三地不停地来回奔波,几乎快成空中飞人了。直到九月份,这段忙碌的时期才总算过去,随着各公司和各项目的逐渐上轨,周利终于能喘口气了。
物流项目的启动从七月一日正式开始,由于提前做好了交接和一系列先前准备,在运行开始就进行得非常顺利。头一个月,根据郭氏物流和船务公司的销售报表显示,就获得了高达7oo多万的利润,而且这个利润数字还在不断增长,随着下半年的进出口旺季到来,尤其是圣诞节、新年高峰期前的大量出货,按照预算,其获利再翻上两翻毫无问题。
同样,借助物流项目,船务公司(国际货运公司)的自有业务展势头迅猛,由于手握大量货源,再又船公司的舱位和价格支持,沪海和花城的船务公司业务很快就打开,不仅是针对直客的销售情况良好,就连许多同行在价格和服务优势驱使下也纷纷把订舱口放到了周利这边,这样一来使得整个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循环过程。现在,郭氏这边已经按照周利原本计划的开始把目标对准中大型物流项目,还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来负责。
同样在七月份,李俊豪的高考成绩终于下来了。其实在六月高考时,参加完高考的李俊豪整个人神采飞扬,连走路时嘴角都是往上翘着的,从这就能看出这小子对这场高考多有把握了。
进入考场之前,李俊豪是忐忑不安的,虽说他这大半年来一直在练习周利给他的各种习题,但自家晓得自己家事的李俊豪对自己根本就没多少信心,可当考卷下来后,草草在卷子上扫了几眼,李俊豪差一点儿就兴奋地跳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考卷的内容绝大部分和周利给他做过的习题差不多,除了稍有数字上的不同外,其原理和解题程序是完全一致的,早就把习题给做得滚瓜烂熟李俊豪大喜过望,按捺着兴奋偷偷瞧了瞧考场内紧皱眉头,咬着笔杆子答题的考生。心中放声大笑几声后,李俊豪不慌不忙地拿起笔来,如行云流水一般仅用了半小时出头就把全部题给答完了。
不仅是数学考试,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李俊豪是越考越顺手,整个人就犹如学霸附身,下笔如飞。这些考题对他来说丝毫没有难处,今年的大学是铁定进了。
当考完,被父母询问考得如何的李俊豪很是自豪地拍着胸口说自己考得非常不错,一定能进大学。看见儿子这样有自信,父母对视一笑都放下了心。但因为这事,李俊豪特意跑来找周利,追问周利是不是在教育局有什么渠道,是不是认识出题的老师什么的,要不然怎么会押题押这么准。这件事,被周利笑骂着以题海战术的理由推让了出去,反正他给李俊豪的习题内容远远多于正式考题,这个理由虽然说是牵强,但也能解释得通。可对李俊豪来说,他简直把周利给佩服的五体投地,唠唠叨叨说什么如果周利去当老师带毕业班,说不定用不了一年就能成为全国闻名的高分毕业班优秀教师了。
成绩下来后,果然不出所料,李俊豪拿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分,还成了花城的高考状元。对于儿子的这个成就,一直望子成龙的父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这可是大有面子的事啊!为此,他父母还特意大摆酒宴,请来各方面的朋友给儿子庆贺,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周利和林雅萱。
酒宴后,李海丰夫妻敬了周利一杯酒,感谢他对李俊豪的帮助。同时,还特意带着周利、林雅萱一起去认识了不少来参加酒宴的朋友,其中不仅有花城和东南商界的朋友,也有香江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老板,甚至连当地市政府也来了个副市长和秘书长,从这些来看可想而知李家在东南和香江的根基之深厚,李海丰不仅用这方式来感谢周利所做的一切,还作为引路人正式把周利介绍给他的朋友,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按照李俊豪的高考成绩,别说进花城大学了,就连去北大和清华都没问题,如果他不习惯北方的生活,凭着优异的成绩去香江大学也是小菜一碟。不过,最后的志愿有些让人意外,李俊豪既没留在花城,也没去香江,更没有跑去北方上全国一流的学府,而是去了沪海读书。对于这个选择,李海丰很是不解地询问为什么会去沪海的原因,人小鬼大的李俊豪很是自然地回答去京城自己不习惯北方饭菜,沪海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沪海的大学从排名来看同样属于国内一流学府,和花城大学相比更胜一筹。虽然比不上闻名全国的清华和北大,但是表姐和表姐夫的家都在沪海,自己过去能够得到他们的照顾,无论饮食还是生活都很方便。至于香江大学,李俊豪根本就没做选择,说什么对香江大学没什么感觉。
李海丰也没多想,本来他只是觉得自己这儿子能够上个二本甚至大专就很不错了,谁想到这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居然考了这样的高分,这已经是意外之喜。既然孩子说的有理,而且林雅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大姨和姨夫都在沪海,去那边读书也不是件坏事。更何况,如今的今上就是从沪海出来的,同样也是在沪海读的大学,从这点来看不比北大和清华来得差。
而至于李峻豪这小子心里究竟打着什么算盘,也只有周利和林雅萱知道了,两人心照不宣地偷偷笑了笑,至于李俊豪的母亲似乎也猜到了什么,不过她并没揭穿,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再微笑地看了眼周利和林雅萱。
录取通知书到后,李俊豪这家伙一天都不想在花城呆了,找了个机会以熟悉环境的理由就跟着回沪海办事的周利跑了过去。对于这家伙的小心思,周利是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没有点穿,反正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去折腾吧,凭着自己老妹周蓓的性格脾气,不把这小子吃的死死的才怪了呢。
八月底,实验室的2g手机芯片终于拿出了正式样品,别看这块芯片貌不惊人,小小的比指甲片大不了多少。但周利非常清楚,为了搞出这么个玩意,他不仅动用了许多关系,甚至包括科学院和中国计算机研究所的渠道,再耗费了3oo多万的经费,才搞出了五枚成品。
五枚成本品,其中二枚直接应用测试,利用目前现有的手机进行更换内核试用以取得实际数据。最终,测试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兴奋,因为所显示的数据表示,这芯片功能丝毫不差于目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和三星所使用的手机芯片,从通话质量、保真度、数据传输等某些技术方面而言甚至还更胜一筹。
留下一枚作为备用,剩余的二枚和实验数据全部交由庞一山去负责在国外申请专利。而国内的专利,周利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和沪海科学院合作,以双方合作的公司为名进行申请,并在其中给科学院、科学院的领导、有关部门等等留了2o的股份,当然这股份只拥有分红权而没有经营权。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想借用官方的力量来为2g手机市场做推广,从而拿到手机在国内的电信牌照,要不然就算有广阔的市场摆在周利的眼前,周利也只能在一旁干瞪眼而毫无办法。
2g手机芯片的成功,不仅令周利兴奋,当得到消息的沪海科学院也一下子沸腾起来。对于科学院的领导来说,周利的合作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政绩,同样也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为此,科学院院长穆维杰亲自来了趟花城,以确定手机芯片的成果。当看到最终测试数据和成品时,他几乎兴奋的语无伦次。
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穆维杰在同周利私下交流的时候很不好意思地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周利能够让科学院共享这个成果,以作为科研成绩向上级汇报。对于这个要求,周利早就有些预料,他考虑了下就提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要求作为交换,一是对于2o股份的提议,第二就是让科学院打通关节,取得电信部门的电信牌照,以把成果正式转化为产品。
周利所提出的要求穆维杰有些惊讶,可仔细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对于股份的事,他没考虑就答应下来,毕竟这2o中有一部门是属于他个人的,这样的好处推出去才是傻瓜了呢。而第二点,关于电信牌照的问题,穆维杰却有些为难,因为毕竟科学院和电信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他只能告诉周利尽量去争取这件事,至于有多少把握得他亲自跑一趟京城才能确定。
这样的回答,周利也没意外,这些都是他提前考虑过的事。说实话,要做国内市场的手机市场是绝对绕不开电信部门的,这也是后世为什么联科作为山寨之父的由来。没有正式的牌照,民营资本想进入电信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联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放弃了成为手机制造商而选择方案制造商的原因。之后的山寨机大肆流行,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手机都无法成为正式推广或者得到电信部门认可的,只能以半黑半白的销售渠道进行出货,直到多年以后,由于山寨机的冲击下,电信牌照名存实亡,国家这才主动开放了这个市场。
“那就麻烦穆院长了。”周利很是客气道。
“应该的,这样吧,我觉得还是先把技术成果先报上去,如果能够拿到国家的星火奖,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电信那边也许就好办得多。”穆维杰考虑了下提议道。
“可以,具体的合作细节我让庞律师直接和您谈?”
穆维杰笑着点点头答应,周利趁热打铁,问道:“对了穆院长,有件事想拜托您一下,您知不知道我们国内有那些有生产这种芯片实力的工厂么?您也清楚,我们现在拿出来的样品是通过计算机所帮忙做出来的,如果要大量生产的话必须找一家有实力可靠的工厂,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关系是否能介绍一下?当然必要的费用不用担心,我们公司可以承担。”
“这个……。”穆维杰听后顿时心动,周利所说的费用明摆着就是好处,何况把技术搞成产品,有之前2o股份在,无论是他穆维杰个人还是科学院甚至上级都能够获利。但穆维杰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事还真不好办,计算所的技术力量是强,在芯片制造方面也是国内顶尖的,可是除去专门的军工芯片制造车间外国内恐怕没有一家这样的半导体公司能够承担这种生产。
作为科学院的领导,穆维杰对这种情况还是很清楚的,而且他再怎么说也是有技术眼光的,和普通人相比更清楚制造芯片的难度和技术要求。仅仅是几枚芯片的实验室制造完全和大批量生产不同,这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简单。
“周董难道没联系过国际的芯片制造公司?”
周利笑笑道:“当然联系过,不过我毕竟是中国人,觉得如果能把这个业务放在国内来做何必给洋鬼子赚这个钱呢?”
“周董的爱国之心令人敬佩啊!”穆维杰感慨一句,想了想后摇头道:“不过恐怕要让周董失望了,根据我所知国内这样的工厂还真是没有,也许军方有这样的能力,可是你也知道,军方的系统比较特殊,就算……。”
说到这,穆维杰似乎想起了什么,琢磨了下又道:“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个人,也许他会有办法。”
“这人是……?”周利很是好奇地问。
穆维杰笑笑:“vd知道不?这人就是当年一手创立万燕的vd之父姜万勐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