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守卫受了军杖之罚,如今已奄奄一息。
杖罚执行完毕后,守卫被送回营帐,中途如蔓与萧何意将这守卫带走,只说是元帅的命令,又让其在萧何意的帐下休养。
这守卫仅有一口气吊着命,幸而有如蔓在,想要令其生龙活虎起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守卫好后,萧何意便将其留在帐下,这对于周进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虽那日沈宁安将众人留下之时,因无从查起,而罪魁祸首更是闭口不言,这勤王惨死军营一事,只得硬着头皮上报天子。
故而虽沈宁安心中对于下手之人猜测了个大概,却无证据,此事便也疾疾无终了。
然而,于军营中还活着的守卫始终是周进目前的心腹大患,然这守卫如今却是萧何意帐下的人,实在难以下手。如此一来,对于周进而言,萧何意是更加危险的人物,非要除去不可。
而那头,守卫因感念如蔓及萧何意的救命之恩,却是同二人坦白了那日所发生之事。
原是那日周进中途离宴后,便令心腹拿来一坛下了迷药的酒,又避开军中众人视线,来到囚禁勤王的营帐外,令将酒递给了守卫。
周进只说那酒是对守卫的犒赏,守卫原先还有些犹豫,然来人是寻常士兵也就罢了,偏偏是军中颇有威望的大将军,如若拒绝,更是便不疑有他,举坛下肚。
可不知怎的,几口下去,脑子却是晕晕乎乎起来。
自个儿的酒量要说起来总也是不错的,怎今日的酒竟这般厉害,才三四口眼前便有些模糊,整个人都有些摇摇晃晃的?
那守卫心中想着,身子控制不住便往下倒着,最后啪的一声,瘫软在地上,接着头一歪,便不省人事了。
糟了……
昏睡前的守卫终是意识到自个儿的不对劲之处。
周进的手下踢了踢地上的守卫,守卫再无反应,便冲周进点了点头。
解决了守卫,周进走进营帐。
如今朝军生擒了勤王,虽因其身份不能轻易杀他,却也不必太过于恭敬一个谋反之人,故而该绑的,终究是要绑,一直绑到天子面前才算完成使命。
在此之前,若出了个三长两短,有了写疏漏,那此事便无法同天子交代。
“是你。”帐内的勤王赵元齐早已听见外头的动静,如今见了他,倒也不算意外。
“勤王殿下。”周进微微躬身施礼。
“你是来杀我的。”勤王冷笑一声。
“殿下果然是神机妙算。”
“你倒是心思缜密。不过,他也不是那么好对付。”
“他?”周进冷冷一笑,“他自是要同他父亲那样,死在我的手下。”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二人对视着,尽管勤王如今已是虎落平阳,却仍透出隐隐的威严来,更显得对面的周进面目可憎。
“得罪了。”周进从袖中掏出一把短刃。
其实,也算是解脱了。
勤王闭上了眼,唇边勾出一抹释然笑来。这做了几十年的春秋大梦,今日是该醒了。而如今死在这军营里,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他仍无法用太过于狼狈的姿态去面对兄长,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亦无法回答他那将要面对的一切质问。
鲜血自左胸涌出,渗出玄色锦衣,顺流而下,于下摆淌出,最重滴落在地,开出一躲艳丽的花来,鲜红而刺目。
殊不知,眼前这苍白而又沧桑的男子,曾也是个风度翩翩的锦衣少年啊。
勤王死后,段之忠得知其死讯,便也拔剑自刎,随他而去。
而后的几个月里,东南各州相继回归,朝堂局势稳定,又天下太平。自此,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而大军仍留守苍州城,并未回朝。
————分割线————
先更这么多吧,以下虚假更新,晚点再补上。
《陈情表》诗词详情_中国诗词网
李密(魏晋)朗读
翻译
鉴赏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