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〇九章 临时出差(1 / 1)

龙战长空 阳电 1156 字 9个月前

战事步步紧逼,一线作战人员疲于奔命,遥远大陆上的将军和政客们却仍不甘失败。

国会山,中情局,军方召开绝密会议的地下室里,唇枪舌剑,唾沫横飞,各种离奇言论层出不穷,场面像极了二战末期轴心国的会场,一个个实权人物脑洞大开,全然不顾自己提出的方案究竟现实与否,和一旦付诸实施的后果如何。

面对危局,冒险家们的各色设想纷纷出笼,有人提议集结重兵在西欧发动一场两栖战,以第二次诺曼底登陆的方式实施反击;有人提出与东方国家集团媾和,放弃NATO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以换取和平;有人倡议全面收缩、主动终止热战,让合众国的精力重返美洲,稳住阵脚再图将来;鹰派人士则一心要强硬到底,甚至建议北约向“东方集团的某一边缘国家”投掷核弹,用实战化的核威慑来确保盎格鲁*撒克逊人桥头堡——不列颠的安全。

所有这些建议,有的天马行空,有的相对务实,细细分析,却没有一个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执行基础。

原因很简单,战争进行到了现在,如何结束,何时结束,甚至要不要结束?

都已不是U.S.A、或者北约有资格决定的了。

战略形势一片大好,置身于第210航空师239团的战斗序列里,上将同志自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判断。

在胜利曙光乍现的时候,龙云的想法,可以说既复杂又简单。

一方面,以穿越者的身份,他肯定希望这场世界大战能有一个妥当的终局、确保现实世界不会横遭变故;另一方面,最近的经历也在提醒他,不知将从何而来的深重危机还在迫近,即便大战尘埃落定,恐怕也无法给所有的一切划上完满的句号。

滞留在平行世界里,不知不觉,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某个夜幕降临的清冷黄昏。

晚餐之后,在前进基地里徜徉,披着外套走向一座座圆拱形的高大机库,红空军的头号王牌照例与地勤机师们碰面,他验收过新调拨的一批各型R-77导弹,在复写纸薄上签字,而后拎起头盔、绕着停放在水泥地中央的白色二十号Su-27M2转了一圈,爬上登机梯跳进座舱,配合机师确认头盔瞄准系统正常,才下来站在一旁,聆听空旷机库里不时响起的“滴滴”检测声。

R-73M,R-77/R-77P,数量共计二十枚,对一次短暂的突击任务来说也足够了。

傍晚造访过机库,确认一下任务所需的各种装备,VVS上将若有所思的看着小伙子们开启封条,接驳线路测试,然后把一枚枚灰白色的超视距导弹裹上减震材料,塞到喷涂有“9M117_651-94-****”字样的墨绿箱体里。

不使用原包装运输空空导弹和其他配件,算是一种起码的保密,这些准备都是为了维克托*雷泽诺夫接下来的转场作战。

根据空军总司令部的规划,当然,也是上将同志自己的安排,对北约一方隐身战斗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肆活动,红空军方面的计划是用头号王牌的突然袭击还以颜色,挫败敌方的锐气。

美国人的行动,看似突然,其实也是一种意料之中。

就在最近一周以来,西欧的天空中,英吉利海峡的残酷拉锯战节奏稍缓,法国、西班牙边境的冲突却愈演愈烈,两天前,几架越境的疑似西班牙F-16战机甚至向里昂郊外发射了AGM-65、险些击中当地一座核电站的反应堆耐压壳;这种挑衅,战术价值其实寥寥,扬基们的意图多半就在于“骚扰”,以减轻北方战线的压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连几天都在加来海岸活动的维克托主动提议,在做好地面、空情保障的前提下,用近乎“临时出差”的方式去西班牙战线突然袭击,一方面打压新进驻马德里的USAF独立第17战斗机中队(已知第三个装备“猛禽”的美军新建制单位),另一方面也对敌人悍然袭击核电站的行为还以颜色——当然,这用不着他亲自动手,只要天上开了打,涂着红五星的Tu-22M3自然会用一堆Kh-15教斗牛士们做人。

一击即退,显示存在、而非图谋战绩,按说这对“死神”来讲是挺轻松的事。

不过凡事习惯谨慎,龙云仍然没掉以轻心,他提前两三天开始研究这一次的作战计划,还接受了瓦莲京娜的提议,让这位精明干练的KGB探员前往法国南部的几处基地,协助当地安全机构进行排查,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不得不说美帝仍是一个超级大国,军事技术部门的反应能力十分迅速,就在抵达西欧之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北约战斗机也开始在战斗中使用类似于R-27P一类的反辐射导弹;从坠地的导弹残骸推测,应该是基于AIM-7M/P的弹体改装而来,至于导引头,目前还没获得完整实物、无法展开全面测试,但赫米洛夫仪器仪表研究员的初步结论是“技术上相当先进”。

美国人在微电子、集成电路等方面领先苏联,这毕竟是一种事实,龙云完全同意技术部门及红空军方面的分析,也告诫自己要务必小心。

一开雷达,就有招来ARHM的危险,即便导引精度想必不会太高,但也不能大意!

忌惮反辐射导弹,对龙云来说,大概算是一种战斗时的“顺便”,其实对VVS来说也差不多是这样。

和西方世界的同行们不一样,出于武器平台的性能、战术战法的特点,也许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红空军的小伙子们就没有养成“打仗靠雷达、更靠预警机”的习惯,而更喜欢高速接敌,扔完一波R-27后就嗷嗷叫着上去格斗;这种风格,曾经驾驭过MiG-29的维克托*雷泽诺夫也一样,不过在换成Su-27后,他的超视距作战也算有板有限,在美国人没捣鼓出反辐射导弹之前,BVR也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不过现在呢,即便不提反辐射型AIM-7的威胁,面对F-22A的挑战,“格斗”也不会是一架三代机的明智之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