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五章 火力通道(1 / 1)

龙战长空 阳电 1695 字 9个月前

AN/SPG-62,单看名字容易让人误认成一种苏制火箭筒,其实这是一种美国海军大量装备、配合RIM-66系列导弹使用的火力控制雷达。

具体来说,这玩意的功能,就是在“宙斯盾”系统的指示下,将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照射在来袭目标身上,然后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IM-66H“标准”导弹就可以循着目标回波一路向前,直到成功拦截或者与目标错失而过;这种过程,每一枚腾空而起的“标准”都要经历,不过加装了无线电指令修正功能的RIM-66H在飞行中段并不需要接收AN/SPG-62的照射信号,这种接战模式大概与R-27R、AIM-7P类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宙斯盾”系统的防空拦截能力。

最起码的,采用中段指令修正的话,每一枚滞空的RIM-66H只需要得到无线电指令,而且指令中不`无`错``..需要包含精确的目标参数,这对自动化防空体系来说很容易做到,同时滞空的导弹数量也没有上限。

正因如此,面对蜂拥而来的苏联空射反舰导弹,哪怕是速度极高的Kh-15,美国海军也并非没有招架之功,AN/SPY-1C雷达将这些数万米高空咆哮疾飞的大家伙看得清清楚楚,一批批目标诸元很快送入计算机;解算出“回马枪”的预测弹道,在导弹接近“标准”II的射击远界时,系统就会提前打出去至少一枚、甚至是两枚RIM-66H,这样等“回马枪”飞进舰空导弹的射程时。逆势扑击的“标准”正好就可以凌空一击。

面对高速来袭的俄国反舰导弹。合众国的防空体系压力很大。提前发射导弹的操作看似简单,却对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体系提出了很高要求。

最起码的,任何人都能想到一点,既然空中飞来了这么多导弹,就算不考虑RIM-66H的备弹数,从拦截效率上考虑,每一艘“宙斯盾”战舰最好都能发挥作用、瞄准自己分配到的目标开火。

否则,在态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难免会出一些纰漏,有的“回马枪”分配到很多“标准”、有的却根本就没人照管。

拦截效率之类的东西,财大气粗的U.S.Navy也许可以不在乎,但要是一下子漏了几枚“回马枪”,就很可能对合众国的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这时候全舰队各防空战舰都在一整套防空指挥体系中作战,彼此间频繁联络、确认各自分配到的打击扇面,然后才根据来袭导弹的情况择机发射RIM-66H。

大规模的海空战斗中,尤其是一下子面对大批反舰导弹,美国人重金打造的“宙斯盾”大概是地球上最庞大严密的防御体系。然而事实很快就会证明,即使这样一套高科技、兼十分烧钱的系统。在飞掠而至的Kh-15面前也还是有些孱弱。

矛与盾的较量,在人类的漫长战争史上,一般来说前者总是会占据某种优势,这大概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适真理。

Kh-15与“标准”,大洋上爆发的这场对决,情形也大概是如此。

北约称作AS-16“回马枪”,长度接近五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反舰导弹,本身飞行速度够快、战斗部威力也一点不含糊,对美国海军的重型航空母舰来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威胁;不过另一方面,如果单纯来一场“回马枪”和“标准”的攻防模拟——就像美国人测试“宙斯盾”系统时那样,那么后者还是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呼啸而来的大火炬拦截在危险距离之外。…

一枚飞行速度三马赫、末段冲刺时甚至可以比肩APFSDS的尖锐矛枪,乍看起来,对战舰的威胁程度极高,不过也正因为速度极快,相应的机动能力就不是太理想,在飞行中段还是容易被RIM-66H这样的舰队空导弹拦截到。

用导弹拦截导弹,概率一般也不会有多高,不过对“标准”II来讲,单枚导弹对抗典型目标的杀伤概率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如果两枚先后发射,更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Kh-15数百公里的飞行过程中,即使考虑到RIM-66H的射程,理论上讲,美国人也可以有至少四五次拦截机会。

拦截机会如此之多,看起来,似乎就让红海军轰炸机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就是现在,成群结队飞越苍穹,一枚枚拖着明亮尾焰的暗灰色Kh-15导弹正在接近,距离航母战斗群中心点只有二百公里左右,“宙斯盾”系统判定可以发射导弹,一枚枚“标准”II伴随烟尘飞离发射单元,没有丝毫迟疑的向远方天际飞去。

虽然来袭导弹距离尚远,“提康德罗加”和“伯克”级也一点都没吝啬弹药,簇拥在三艘航空母舰周围的“宙斯盾”战舰上浓烟四起,就在短短十余秒时间里,擅长急促开火的MK-41就频频发威,九艘防空舰上一下子打出去几十枚RIM-66H,场面虽然不能与红海军反舰导弹齐射的壮阔相比,一时间却也蔚为壮观。

“壮观”,这词汇似乎有点别扭,不过事实的确如此。

眼见各艘战舰上的前后发射单元井盖频开,一枚枚灰白色“标准”导弹放烟火般直刺天空,旁观者中没人能数清楚美国海军到底发射了多少导弹,但只要开了火,俄国重型反舰导弹的阴影似乎就会淡漠几分。

眼前的威胁暂时消失,指挥中心的将官们在庆幸之余、却也还抱有一丝忐忑。

这种忐忑,对不少人来说都只是一种模糊感觉,不过真面对这么多的俄国空对舰导弹,空中上校沃尔什却和威廉*普拉特中将等人陷入了沉默。

感觉的由来不难确定,但是,要真正考虑清楚这一点困局,可就要困难得多。

红海军与美国海军,一场海空较量的胜负手,现在就着落在一枚枚呼啸奔袭的Kh-15上。

面对这么多的反舰导弹——实际数量大概会在一百三十枚左右,哪怕手握看似坚不可摧的AEGIS,就能从容辗转于导弹攒射之中?

不能,绝对不能!

对“回马枪”导弹的作战性能,中将并没有一点深入研究,他的从戎生涯里也没有这么清闲的时间,但是普拉特的确翻阅过RIM-66H导弹、MK-1作战指挥系统等模块的资料,他很清楚“宙斯盾”舰艇的防空接战模式,现在既然还是以此种方式迎敌,那么合众国一方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道理很简单,一艘“提康德罗加”级防空巡洋舰,总共会有多少个火力通道?

这一问题,军舰上搭载的AN/SPY-1C无法回答,专精于本行的美国海军指挥官们们却很容易弄清楚,然后就是随之而来的不寒而栗。

在整个接战过程中,RIM-66H刚飞离发射单元的时候不需要雷达照射,但到了飞行末段时,就必须依靠AN/SPG-62火控雷达的照射来完成归向;简单说来,每一枚各自扑向目标的RIM-66H,都要有一束对应的雷达照射波束来导引,这样说来,一部AN/SPG-62就是一个火力通道。

不过凭借电子技术上的优势,美国人的AN/SPG-62火控雷达可以“同时”引导四枚“标准”II导弹,火力通道的数量就变成了雷达数量的四倍——当然,这四枚“标准”II导弹并不能真的同时接敌,只能先后与目标交汇,雷达通过分时方式依次为四枚滞空导弹提供照射才行,这就对防空系统的作战方式、甚至来袭目标提出了一些要求,前者容易满足,后者么就只能看运气了。…

巡曳在航空母舰四周的U.S.Navy战舰,“提康德罗加”级上安装有四部AN/SPG-62,“阿利*伯克”级则安装有三部。

这样算下来,集结起全部九艘“宙斯盾”防空舰——除去舰队保留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美国人手上可用的火力通道数一共是一百二十八,这是个相当大的数字,最起码的,并不比呼啸而来的“回马枪”少,理论上讲,每一枚来袭的AS-16都能分配到一个火力通道,继而遭遇“标准”II的迎头拦截。

纸面上的计算大概如此,但是此时此刻,天空中发生的事情却一点都不是这种节奏。

导弹疾速飞来,一枚枚高速掠袭的“回马枪”在“宙斯盾”系统的雷达显示屏上十分显眼,距离从三百千米开始迅速缩减。

威胁不断迫近,美军战舰上拖烟直刺苍穹的“标准”II也越来越多,合众国航母战斗群的拦截作战一开始还很顺利,全自动运行的防空系统负责为每一艘“宙斯盾”舰分配目标,至于每一簇目标的具体解算、乃至发射并引导RIM-66H,就由防空网络上的一个个“宙斯盾”节点来完成。(未完待续……)

第一二六五章 火力通道。

第一二六五章 火力通道 ,: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