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议古论今话白起(1 / 1)

真神武三国 水长东x 1395 字 9个月前

护羌将军大帐。

无边的血海中,升起两个光罩,一个是袁基施展的金色光罩,一个是吕布施展的暗红色光罩保护着他和贾诩。

看着朝自己三人靠近的四尊罗刹,袁基轻笑一声道:“怎么,可是触动到老将军的逆鳞了?”

听到这句话,段颎不由的怒发冲冠,右手猛地一拍案几,四尊罗刹径直冲向袁基,挥舞着战刀就朝他直劈而去。

袁基见状也不慌张,依旧笑着,对段颎继续说道:“老将军,还是听在下把话说完吧,在下也并非是想羞辱老将军,而是有些事实听起来就是如此刺耳。”

“当,当,当,当。”

接连四声撞击,原来是吕布瞬间出现在袁基身前,挥舞着杀神剑挡下这四尊罗刹的攻击。

“老将军不说话,在下就当你默认了,可就继续说了。”

“老将军可知道,为何你们凉州三明之中,明明你出力最多,征战杀敌也是你最多,每战必身先士卒也是你最为勇猛,可偏偏世人尊敬的却是张奂和皇甫规,对于你段颎,留下的皆是骂名和指责,导致你现在不过堪堪一个杂号的护羌将军。”

无边血海逐渐停止了翻滚,四尊罗刹也停止了和吕布的战斗,段颎冰冷的声音响起。

“莫非你知道?”

袁基轻笑一下回答道:“这是自然,在下既然敢提及此事,自当对老将军讲清原委。”

“老将军,你这一生征战对于大汉,对于边疆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劳苦功高,但是之所以老将军至今也无法晋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将军杀人太多,有违当今儒家之礼法,而如今的朝堂又是儒家当道,以至于世人皆拿你与大秦白起相比,称你为屠夫。”

听到这里,段颎的声音响起,“哼,老夫根本就不在乎世人的眼光。”

袁基摇了摇头,笑道:“在下知道,老将军心高气傲,根本不在意世人的眼光。”

“曾经,在下和皇甫规老将军,聊起老将军您,他曾对在下说,将军您才是凉州三明之中,军事才华最高之人,而且将军您和武安君白起很像,都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军事思想,不过,老将军可知道,武安君最后落得个怎样的下场?”

段颎听后,缓缓收起无边血海,但依旧冷漠的说道:“武安君功高震主,被昭襄王赐死,但这又与老夫何干,莫不是你想说,老夫现在已经功高震主了。”

袁基又摇了摇头,说道:“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武安君之死,虽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功高震主且持功自傲,但还有一点最致命的原因。”

“什么原因?”段颎听到这里,看了袁基一眼。

“武安君,虽然军事才华旷古烁今,但是缺乏政治头脑,以至于看不清秦国朝堂局势,在朝堂之上没有盟友,持功自傲得罪昭襄王,又与应候范雎不睦,无奈最后落得个赐死杜邮的下场。”

“而老将军如今和白起当年有何区别,老将军在大汉朝堂没有任何同盟者,以至于将军之功绩,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人为将军争取利益,甚至将军被某些大儒痛斥为冷血屠夫之时,也没有人站出来为将军辩驳。而将军身处边疆,远离朝堂,甚至不知这朝堂之争,凶险程度远胜于战场杀伐。”

袁基笑盈盈的说出,这些残酷的现实。

沉默良久,段颎问道:“你和老夫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在下不才,愿代表袁家与老将军结成同盟,可保证,十年内,助老将军登上太尉之职。”袁基自信一笑。

段颎听到这里,双眼精光一闪,看向袁基说道:“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最抵触我的,除了那些腐儒之外,就是你们这些世家大族了吧,而你袁氏身为士族领袖,如今为何反而来找老夫结盟?”

“哈哈哈哈,老将军也说了是当日,如今袁家的未来由我决定,我愿意代表袁家与老将军结盟,互助互惠,守望相助,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袁基自信的看着段颎说道。

段颎冷哼一声,说道:“哼,天下不会掉馅饼,说吧,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袁基对着段颎拱手,说道:“很简单,老将军要牢牢掌握西北兵权,甚至我袁家会帮助老将军,争取到节制凉州兵权之责,老将军只要能将凉州兵权牢牢掌控在手中,还大汉一个安稳的西凉,就可以了。”

段颎听后,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道:“说实话吧,你到底意欲何为,如此一来对你袁家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是成全老夫。老夫虽然也想晋升,但若是危及到大汉,或者是边疆百姓,老夫宁愿如武安君一样,被贬为门卫也无悔。”

“老将军多虑了,在下绝非是那种乱世祸国之人,只是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和老将军讲明,但是老将军仔细想想,在下的这些条件,对于老将军和大汉天下来说,并没有任何威胁,不是吗?”袁基哈哈一笑说道。

常年被打压的抑郁,让段颎有了一丝心动,不过他还是说道:“要是老夫与武安君一样,就是不肯答应呢?”

袁基听后,自信的说道:“哈哈哈,老将军虽然行事及兵法,尽皆效仿武安君,但是老将军和武安君却又本质上的不同。”

“哦,此话怎讲?”段颎没想到听到这样一句话。

袁基对吕布伸出手,拿过来杀神剑,对段颎说道:“老将军可知,武安君死前,为何执意抗命,不肯率兵攻赵吗?”

段颎看了眼杀气肆意的杀神剑,心中一凛,似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史书有载,武安君功高震主,昭襄王借应候范雎之手,卸了武安君兵权,并停止攻打本可一举拿下的赵国,武安君心生怨愤之情,故而当秦国再度攻打赵国失利之时,昭襄王调武安君率军出征,武安君坚持不受,最终惹恼昭襄王,落得个赐死的下场。”

“说到底,就是昭襄王没有容人之量,而武安君也持功自傲,对昭襄王心中升起了怨愤之情,惹怒君王,这才导致身陨。”

袁基轻抚杀神剑,对段颎说道:“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以武安君之才华,他岂能不知,这样一直忤逆君上,会触怒君王吗?”

“这一切,不过是他,不得不做而已,为了秦国之大业,平民出身的白起,愿以死报国。”

在袁基说出这句话之后,手中的杀神剑不断抖动,剑身上的红光越来越亮,他也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当初长平一战,武安君坑杀赵国四十万人,以至于赵国此役过后元气大伤,邯郸城人人戴孝,家家出殡。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仍由武安君率兵攻赵,就会激起赵国全境军民誓死抵抗之心,正所谓衰兵必胜,如此一来,只会加大攻赵的难度和伤亡。”

“他深知,自己不是最适合帅军攻赵的人选,只能违抗君命。同时,秦国之所以久攻赵国不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血仇,让赵国对秦国充满仇恨,而这血仇,有一半系于他白起一身。”

“他知道,只有他死在秦王的手里,赵国对于秦国的仇恨才会宣泄出去,到时候就有机会再度攻赵了。早就看透了这一切的武安君,与其说是被君上赐死,倒不如说,是为了大秦之帝业,自己寻死。”

“在下斗胆,敢问老将军,有武安君的寻死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