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勇者们(1 / 1)

十五天过后,追悼会结束。

葬礼举行。

在征求了多方意见过后。

多方还是决定将莫道就安葬在华国首都不远的一处公墓。

安放着棺椁的灵车,在车队的前后保护下,

在许多赶来但还未曾离开,为莫道送别的人们的簇拥下,

一路缓慢地,行驶到了公墓的山脚。

虽然依旧有上山的道路,

但克尔纳青年依旧选择了将莫道的棺椁抬上山。

最终,八个人为莫道抬棺。

八个人排头的是克尔纳青年的现任首领,二号人物,

中间的是克尔纳青年第一军,第二军的负责人。

排在最后的,分别是新塞的首领,以及也本蒙的二号人物。

而在莫道的棺椁真得要下葬时,

原本许多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接受莫离世这件事情的人,还是忍不住有些情绪崩溃,哭了起来。

大量本来就精神疲惫的,来为莫道送别的人们,哭到昏厥。

有一些克尔纳老人,恨不得和莫道一同离开。

只是,上次帕尔斯离开时,还有莫道能够出面安抚,这时候,却已经没人再来安抚他们。

而想到这些,对于克尔纳人,更加难以接受。

他们失去了莫。

从此再也不会有一个克尔纳的,克尔纳青年的教导员,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不会再有一个,可以永远信任的,莫。

不过,任由前来送别的人多么撕心裂肺,

就在这一片哭声中,克尔纳青年的教导员,克尔纳的莫,还是完成了下葬。

而在下葬仪式过后,第一时间,

围绕着‘莫’的墓穴,就摆满了鲜花。

原本十五天追悼会未曾赶上的人,到墓地前,继续做着祭奠。

……

当天晚上,华国的总台新闻,

也对这件事情做了陈述性的报道。

另外,

一个汉斯国的记者,也就是先前在追悼会现场,拍下那张震撼的照片的人,

再写了一篇专题文章,引起了不少反响。

文章的标题是:“一个伟大的人的离开。”

并且在文章中,附上了那张他拍下的照片。

就那张照片,撰稿的记者发自肺腑地写道,

“……从未有过一个国家的人,在另一个国家受到如此的尊重。”

“不仅是在此刻莫的灵堂内外,如果你曾经抵达过克尔纳,那你一定能够深刻而直观地感受到,克尔纳人对他们的莫的推崇。”

“某种程度上,这个华国人,征服了克尔纳。但并不是使用恐惧,亦或者武力。而是尊重和智慧。”

“事实上,同样不仅是克尔纳,在整个阿菲卡洲,乃至欧罗巴洲部分国家,你都能够找到不少受到‘莫’影响的人,其中不乏在他们自己国家也同样具有相当影响的人物,比如,此刻新塞的首领,对莫就有着相当程度的崇敬。比如,也本蒙内此刻也有不少人对莫敬佩有加……”

“他改变了一个阿菲卡洲的国度,改变了阿菲卡洲,也改变了世界。”

“当你知道克尔纳的曾经和现在。”

“那么你会很坚定地做下一个判断,在这里逝去的,是一个伟大的人。”

……

在莫道离世过后一个月。

克尔纳青年针对曾经克尔纳青年的精神领袖,

再做出了几个重要决定。

第一个是,

克尔纳青年决定将莫道墓地的准确地点,写入克尔纳的历史书。

以便克尔纳人牢记莫的存在。

而第二个决定,

某种程度还是违背了当初莫道离开克尔纳时,对帕尔斯所说的话。

克尔纳青年决定,

在克尔纳首都的中央广场上,竖立一座莫道的雕像,以便克尔纳人缅怀。

而影响最大的,

大概是第三个决定。

克尔纳青年宣布,

在正式接管整个克尔纳已经数十年的情况下,

第一次决定对克尔纳首都进行更名。

为铭记莫所做的贡献,

克尔纳青年决定将克尔纳首都正式更名为青年莫道市。

代表克尔纳青年,宣布这几条决定的,克尔纳青年的现任首领,

在对着整个克尔纳的人们讲话时,有些动情地说道,

“……在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做得这一切,不是能够给已经离开的莫任何东西。”

“我们只是希望,莫能够以这种方式,永远留在克尔纳。留在克尔纳的历史以及未来里。”

“我们希望,只要还有克尔纳和克尔纳青年存在的一天,就能够使用有‘莫’存在克尔纳青年,存在于克尔纳。”

而这三个决定同时公布过后,

在这时候,基本无人反对。

唯一有些意见的,就是有人认为应该直接叫‘莫道市’。

……

莫道离世的新闻,

随着追悼会的进行,以及其他和克尔纳关系紧密地方,

和对莫道推崇的一些人们,自发对莫道离世的悼念,

一直持续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热闹了大半个月时间。

但,就是再大的事情,也有落幕的时候。

对于大多数人,生活终究要继续下去。

在莫道离世过后一个月。

整个世界范围内,

再提到这件事情的新闻就已经很少了。

偶尔还有一些个人媒体提起这件事情,倒是每次都还能激起一些讨论。

再半个月之后,

克尔纳和华国之外,提及的人基本没有了。

倒是莫道的墓地前,依旧是人来人往。

总有会想起来,或者此前没来得及,在这时候来看看莫道。

这种陆陆续续的来人,大概还要持续相当的时间。

又半个月。

克尔纳内,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基本没有了。

大多数克尔纳人都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克尔纳网络上已经归于了平静。

只偶尔,才有人提及莫道的名字。

……

而就在莫道的后事都尘埃落定,

外界都安静下来过后。

再有一条关于莫道的消息传了出来。

“华国优秀生物学家,莫道先生妻子,秦怀诗女士,于今日在家中安然离世,享年八十八岁。”

看到这条消息的人们,

都不禁有些难过。

“……莫道先生才刚离开不久吧?秦怀诗女士可能是太想他了吧。”

“之前在追悼会上,偶然看到过秦怀诗女士。那时候的秦怀诗女士表现地很平静……现在想想……秦怀诗女士可能只是想好好讲莫道先生的后事处理完。”

“哎……希望莫道先生和秦怀诗女士,能够永远在一起。”

在同样进行了追悼会过后。

参考各方意见,以及秦怀诗的遗愿。

最终,将秦怀诗与莫道合葬在了一起。

而等到秦怀诗离世的消息再逐渐平息。

整个世界范围内,提到莫道的消息就更少了。

最后一条,关于莫道,影响较大的新闻,

大概就是,克尔纳在青年莫道市的中心广场上,

修建的莫道雕塑完工的新闻。

不过,最终的雕像和当初最开始设想的稍有些区别。

不仅是莫道一个人,而是一个群像。

莫道居中,两边是帕尔斯,伯恩,以及更多曾经克尔纳青年的战士。

在巨大雕像的底座上,

赫然写着一句话:“克尔纳的勇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