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饭能忍,但是毛驴不行啊!刚离开铺子没多久,突然就站在路边,说什么也不愿再往前走。
也是这时,田文俊才想起,毛驴赶了这么久的路,不但没吃草料,就是连口水都没有喝。
可这县城人生地不熟,要去哪里买草料,还真不知,就在他沮丧的时候,看到不远处拉货的脚夫,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没一会,毛驴不但吃上了干草,还喝了满满一桶水,买这些虽然花了五文钱,但田文俊却没有心疼。
一头毛驴七八两,这要是弄出毛病来,那就得不偿失了,五文钱就能解决的事,他觉得已经很便宜了。
吃饱喝足的小毛驴,立马温顺起来,哒哒哒就载着田文俊出了县城。
一人一驴回到芙蓉镇时,已接近午时,果然如他猜测的那般,大街小巷,三五成群的百姓,都聚在一起讨论绣花针之事。
田文俊干脆趁此机会喊了一嗓子,“能吸绣花针的磁石哩!”
此话一出立马围过来不少人,纷纷打探磁石的价格,田文俊直接按磁石的大小,给出了不同的价格。
头发花白的大娘撇撇嘴,“天呐!这么大点的磁石都要一百文,你咋不去抢银子呢!”
“我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医馆像我这么大的磁石少说也得一百五十文。”手里就这么多磁石,并不愁卖,田文俊当然也不在意大娘说的话。
“小伙子说的没错,昨日我也在医馆外,磁石的大小,还没有这块大,卖的价钱却比这个高了好多。”
原来昨日大爷也想买块磁石,却因腿脚慢没有抢到,本以为另外两家医馆会有磁石,奈何他还是晚了一步,这会碰到有小贩在卖磁石,简直喜出望外。
“既然她嫌贵,那这块就卖给老头我吧!”说完就要往外掏银子。
“你这人怎么回事?懂不懂先来后到,明明是我先看上的。”其实大娘就是想再便宜些买,但大爷这个程咬金的出现,瞬间让她有了危机感。
“你不是还没付银子嘛!谁先付银子,这块磁石就归谁所有。”
大娘眼见大爷掏出一百个铜板,递给了田文俊,心中那个气啊!
但想到小贩手中还有块价格差不多的磁石,立马快步往家中跑去,她担心慢了,又被别人抢走。
没一会功夫,就卖了三块磁石,得银四百多文,这可把田文俊高兴坏了。
想到姐夫只有去县城进货时才用驴车,索性也不急着回村了,直接在镇上叫卖起来,而且专往那妇人多的地方去,试问哪个当娘的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出了绣花针之事后,相信很多人都会想拥有一块磁石,也好防患于未然。
太阳刚落山,手中的磁石就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三块,进的小商品因款式新颖,也卖了不少。
算得上收获满满,做了这么久货郎,还是头一次赚这么多银子,田文俊偷偷摸了下鼓鼓的荷包,笑的像个傻子一样。
相公去县城迟迟未归,王秀秀不免有些担心,一直站在门口张望,最后实在沉不住气,就去找大姑子田小雅。
“二弟肯定是被什么事绊住了脚步,说不得一会就回来了,你不要太担心,毕竟你还怀着孩子。”
其实田小雅内心也不平静,按理说这个时辰,弟弟早该回来了,但却迟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为了安抚弟妹,她也只能那么说,心中也是担心的不行。
就在二人打算去老宅告诉爹娘时,田文俊赶着驴车春光满面的回来了。
看到王秀秀红彤彤的眼角,他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娘子,你怎么了,是谁欺负你了吗?”
王秀秀推开男人放在肩头的头,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你怎么才回来?知不知道,我都要担心死了。”
“娘子,我错了,都怪我贪财,见回来的路上有人讨论磁石,就在镇上卖起了货,这才回来晚了。”
田文俊最见不得王秀秀的眼泪,一边帮她擦一边解释。
田小雅见弟弟已经平安归来,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把货物从车上搬下来,就牵着两头毛驴回了家。
“娘子,你别哭了,快跟我回屋,给你看样东西,保证你高兴。”说完抱起县城进的小商品,就牵着王秀秀的手往屋里走。
“相公,我没看错吧!这都是你今日赚的?”王秀秀望着除去三两半本钱,多出来的五两银子,眼角弯成了月牙。
田文俊点点头,“嗯!磁石大小不一,卖价也不同,但是与医馆比起来,还是要便宜好多,所以只用半日就都卖完了。”
“相公,你太厉害了,这都赶上几个月赚的了,你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煮面。”
王秀秀没想到短短半日,相公就赚了五两银子,她相信用不了多久,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虽然这会又累又困,但想到娘子还怀着孕,田文俊还是强打精神,来到厨房帮忙。
一人烧水一人擀面,一会功夫,面条就吃到了嘴,饿了这么长时间,田文俊一口气,吃了五碗面条,这才扶着肚子下了桌。
王秀秀把银子藏好,双眼亮晶晶的问:“相公,你说磁石这么赚钱,要是我们再去进些岂不是能赚更多银子。”
田文俊闻言摇了摇头,“我走遍了那条街,也只买到了这么多,而且还是在老板不知它是何物的情况下,才捡了个大便宜。”
“那医馆是在哪里进的磁石呢!”王秀秀对磁石的来处很好奇。
“老话说,知足常乐,能赚这么多,我已经很知足了,以后我多去县城进些新鲜玩意,日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一趟县城,可谓是让田文俊大开眼界,难怪自己的小商品卖的不好,主要是不够新鲜,今日他还进了几盒胭脂水粉回来,日后带着卖,估计也能多赚一点。
王秀秀摸了下小腹,满脸温柔的说:“好,我相信相公,等家里有钱了,咱也把孩子送学堂去读书,到时哪怕在镇上做个账房先生,也比种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