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太吓人了殿下终于走了(1 / 1)

李恪第二天就离开了赤海城,回去的时候,李恪也没有遮掩自己的行踪,不过他已经提前跟青海的百姓说好了,是利用青海的大唐日报上面发表的文章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也通过了当地的治安军来传达。

不让青海的百姓相送,因为如果他们每次都这样的话,那就是逼着李恪下次不来了。

因为他最不想打扰,最不想干扰的就是百姓们的生活,现在他来一次就这么兴师动众,那李恪日后只能是不来青海了。

对于殿下的这番话,百姓们都接受了,他们感慨殿下仁义的同时,只能是在家里默默祝福殿下了。

不过在回城的路上,还是发生了意外。或者也不能说是意外,而是……他不让这些百姓们相送,百姓们也都很听话没有相送。

但刚过完年的青海下了一场大雪,唐朝时期的青海可比后世的青海降水量要高多了。

就在前几天才下了大雪,以现在的温度雪是不可能融化的,但现在,管道上干干净净,积雪都已经被清理到了官道的两侧。

笔直的官道在雪白的雪原当中异常的显眼,能看的出来,在道路两侧的积雪有密密麻麻的各种脚印,马蹄印等等。

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了这件事,但官道上的积雪确实已经被清理了。

李恪现在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顺着这一条官道直接开始回到长安就行了。

官道的两侧没有任何百姓送行,但又仿佛他们一直都在。

路上,除了路过的村庄,还能看到村庄口有百姓们在那里守着向李恪的队伍挥手,确实是没有百姓再送行了,但是他们以独特的方式一直将这种陪伴送到了李恪离开青海。

甚至不只是青海,在离开青海的官道上,没有下过雪的地方也就算了,下过雪的地方积雪也已经被清理掉了。

显然,李恪要返回长安城的消息从青海也传到了其他的州郡,对其他的州郡来说,虽然你们是殿下亲自执政管理出来州没错,但是我们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不差什么。

你们才是后来的,我们才是地地道道的大唐百姓,殿下也是我们的殿下,难不成我们还能比你们这些后来者差了不成?

不就是清扫官道的积雪吗?我们也不可能让殿下还走有雪的道路。

所以,李恪就这样一路行来,他甚至都没有再走过任何一次有积雪的道路。

不过李恪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赤海城的当天,赤海城的一个官员就微微松了口气。

这也太吓人了,殿下终于走了。

他原本是一个都尉,但是现在已经转为成为了治安军的一员,他现在是整个青海州公共安全厅的最高负责人,也是管理整个青海州治安军成员的最高长官。

外界流传的那些事情确实是没有命令,宣传殿下的事情也确实是没有命令,问题是……他接受过相关的命令啊,至于给下面的人,当然不能以命令的方式下达了。

这些手段当然也不是他想出来的,这是上面有人传递的办法,只要最后达到了目的就可以了。现在事实证明,这目的果然是达到了。

而且下面的那些治安军当然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们就是普通的府兵,殿下的政策对他们的家人和他们自己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他们的心里殿下的话本来就是真理。

所以不管殿下说什么,他们自己就先相信了。

这事处理起来才这么的简单,只要稍微引导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办法最先是从谁那里传出去的,当然是从他这里了,但这种事情一旦大家都大规模的使用之后,想要找到最初的源头,根本就不可能。

人传人,你知道最初到底是谁传播出来的?

至于那个什么《真言》,那东西听说是宫里面的史官之类的记录下来的文档里面摘抄出来的,不然得话,他从什么地方去找这么多殿下说过的话?

里面还有许多殿下写过的诗词呢,比如说那用于自律,自我警醒的《阿房宫赋》,也就是殿下写的。

要么说殿下文采极好呢,那《阿房宫赋》他是能看懂的,他家里算是一个小家族,他是读过书的。

不然得话,他也不可能接受这个命令,只是殿下找人调查这件事,属实是太吓人了,万一让查出来,不知道殿下会不会收拾我。

现在好了,殿下什么都没查出来,殿下也已经离开了青海,自己这里算是没什么事情了。

不过这个都尉想了想,这件事要是不想让人知道,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他自己也彻底融入其中,他决定了,以后他出去没事的时候,也就用殿下的这些理论和话语去教导别人。

只要说的话够多,其他人自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至于说殿下去了其他地方也发现有类似的东西,那就不管他的事情了,反正他也不是最源头的那个人,至于最源头的是谁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李恪自然不知道这些,他也不可能到处跑的去调查这些,其实就算是调查也调查不出来一个什么结果,因为李恪的很多言论都随着大唐周报到处流传开了,很多普通百姓嘴里面都能念叨几句,你也不能说不对啊。

当长安城遥遥在望的时候,其实长安附近的天气都已经很暖和了,李恪回来的时候走的是同一条路,所以最后他是坐火车回到长安城的。

回到长安城的感觉,他就是一个字:累。

哎,要么说,他就不想干这个活呢,承担下来的责任,总是要负责的,说过的话也总是要兑现的。WWw.GóΠъ.oяG

就这,李恪记得好像自己还答应过长安城附近一个村庄的百姓,说是第二年去他们家里吃一顿饺子的,但也不得不食言了。

这些话有机会的话,总是要补上的。

也许今年,也学哪一年,总是要去一次的。

李恪返回了长安城,让他意外的事,李泰居然跑过来接他了。

“三哥,累吗?”李泰很是殷勤的问道。

“你怎么来了?不会是跟我要钱的吧?”李恪斜着眼睛看着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