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边塞黄,捷报如飞,传至校府。
斥候风尘仆仆,跪禀军情:“禀告上将军,戊曲此次东征,势如破竹,已踏平匈奴右翼偏师行营,敌粮草尽焚,财货缴获无数!阿骨都麾下猛将,陷阵将军须卜陀,已被我军斩首,匈奴兵卒折损五千有余,我军大胜!!”
闻听此言,蒙恬虎目生威,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游走于山川河流之间,仿佛能感受到战场的热血与烽烟。
“好!好!秦军侯果然不负我所望,用兵如神,连阿骨都这样的匈奴名将都败在他手。”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匈奴主力即将到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大秦军威!不容侵犯!”
军法官随即递上戊曲军功册,蒙恬细细审阅,每见一功,便点头赞许。
对于阵亡将士,则面露哀色,低声叹息。
“这些勇士,为国捐躯,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传令下去,厚恤家属,让英雄之魂得以安息。”
……
此次南侵,阿骨都并非主将,而只是担任了都尉之职,负责右翼军队。
真正的主将,乃是匈奴单于麾下的一位谷蠡王,此人统帅七八万匈奴精锐,已在正面战场上多次挑衅,叫嚣着要与蒙恬决一死战。
蒙恬闻讯,面色凝重,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传令三军,加强戒备,匈奴主力即将到来,此战关乎国运,我等身为大秦将士,当以死报国,决不退缩!”
将士们闻令而动,校场上铁甲寒光闪烁,刀枪剑戟相交发出清脆的响声!
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战火,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前所未有的惨烈,但他们也坚信,在上将军的带领下,他们必将战胜一切敌!
蒙恬站在高台上,俯瞰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心中豪情万丈。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将士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就是你们为国效力、为家争光的时候。”
将士们闻言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他们齐声高呼:“将军威武!大秦万岁!!!”
声音震天响、地动山摇。
蒙恬见状心中大慰、豪情更盛。
他拔出腰间佩剑,指向远方:“出发!”
一声令下、三军齐动、浩浩荡荡地向着战场进发……
……
原野之上,烽火再燃。
斥候疾驰而至,跪禀军情:“禀秦军侯,三军已依令而动,迎战匈奴主力在即,上将军有令,望秦军侯再接再厉,扼住匈奴右翼之敌,尤其要密切关注阿骨都动向,务必拖住其步伐,为大军决战赢得先机!”
秦池闻报,神色凝重地点头应允。
他转身望向案上摊开的舆图,那图乃是从匈奴行营中缴获的宝物,详尽标注了草原的地形地貌、水源河流,甚至匈奴零散行营的隐秘位置也无所遁形。
秦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已派出游骑,携带强弩,前去骚扰匈奴的侧翼,同时大军继续深入草原,誓要寻得阿骨都残部的踪迹,一举歼灭。
不过,此战虽胜,但秦池所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五千精锐之士,如今只剩下四千余人,陈藻部的河内诸军,更是伤亡惨重,仅余四五百勇士。
他们都是军中精锐,亦是跟随秦池最久的老兵,更是练兵、军演当中的佼佼者!
死了这么多,秦池还是非常心疼的。
羌军也折损不少,尚存六七百人。
虽说他们在军演时成绩不堪入目,但上了战场,都是勇猛之士,杀敌无数,让秦池十分惊喜。
唯有范晟所率的千余颍川短兵,还有屠川、王展所率的上党军、汉中军,保存得相对完好。
秦池心中清楚,这些勇士都是先前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众,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胜利的基石!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波澜。
此战过后,他的部曲将经历战争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如今虽然人员紧缺,但每一个士兵都是精兵强将,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
他环视帐内众将,沉声说道:“此战关乎前线主力的胜负,我等身为将士,当以死报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敌人的损失更为惨重!”
“阿骨都折损五六千人马,皆是精锐,已是元气大伤,我们必须趁此机会,一举将其残部歼灭,以绝后患。”
众将闻言士气高涨,齐声应诺。
秦池见状,心中大慰,他相信有了这些勇士的拼死奋战,必定能够打败匈奴主力,赢得最终的胜利。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斥候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禀秦军侯,前方发现匈奴行营踪迹,似是阿骨都残部所在!”
秦池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即逝,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命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匈奴行营,将其一网打尽!!”
随着秦池一声令下,三军将士精神振奋,士气如虹。
他们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生死之战,但每个人都毫无惧色,只有满腔的热血和斗志。
在秦池的带领下,大军迅速向匈奴行营的方向挺进。
草原上秋风凛冽,但将士们的内心却如火焰般炽热!
随着夜色渐浓,大战的序幕即将拉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上演。
……
草原之上,匈奴大帐内气氛凝重。
阿骨都端坐于虎皮榻上,面色铁青,眼中闪烁着愤恨与怒火。
一战之败,六千精锐尽失,对他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
毕竟,这些精锐被一朝全歼,此等损失,对他而言,犹如剜心之痛。
身为都尉,统领右翼偏师,麾下虽号称三万之众,然其中真正可称精锐者,不过七八千人耳。
而今一战,便折损大半,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
他心中痛惜不已,这些勇士都是跟随他多年,身经百战的部卒,他们的生死与共,早已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默契。
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倒在血泊之中,阿骨都心如刀绞,悲愤难平。
这场败仗,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威望的打击,更是对整个匈奴右翼偏师的沉重打击。
如此惨重的损失,让阿骨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